六、偏差行為(deviant behavior)[編輯]
一、前言
偏差行為指的是主流社會規範所無法接受的行為,那些被歸類為偏差行為者的社會行動者因為不符合社會期待而被貼上標籤。然而,根據研究顯示,偏差者其實接受主流價值,只是在制度內找不到手段達成目標時,才會採取偏差行為。他們接受別人對於他們是偏差者的視線,於是他們不斷重複外界對他們的想像,啟動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一方面,他們,形成部分偏差行為,形成一個次文化的價值觀;另一方面,這些價值觀卻仍接受部分主流價值觀,也就是在主流價值中衍生出相關但是另外一套的價值體系如:非裔美國人對於追求自由的堅持及結構的改變。這些偏差者追求主流價值,但是做不到,因此被視為偏差,於是自己做出符合偏差行為的預言,因此,一旦偏差者接受社會對偏差者的期待就很難被改變,因為他們的自我認同已經被建立在偏差行為者的社會角色上。
二、甚麼是偏差行為? 偏差行為是被視為完反一些社會共同享有的道德價值或規範的任何社會行為。而當某些規範明定於法律後,偏差行為就變成犯罪行為。
偏差行為有幾個基本觀念: 1.偏差行為的定義和文化價值有關 當一個社會的主流規範改變時,偏差行為的定義方式就隨著改變。因此偏差行為是相對的,將同一行為放在不同社會文化脈絡下的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2.偏差行為是經由社會定義的 沒有一種行為是天生偏差,而是被社會所建構,被社會成員所定義,因為要先有「主流」存在,所謂「偏差」才會被定義出來。 3.偏差行為是由一群人來定義另外的一群人 通常是擁有權力地位的團體來定義那些沒有權力地位的團體,或是文化上主流優勢的團體去定義文化上處於劣勢的團體,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牽涉到權力支配。不同群體的人犯的錯誤行為被視為是偏差或犯罪行為的情況也不同。 4.一個行為被視為偏差是一個長久持續的社會建構過程 行為被視為偏差是經過很長的社會互動才形成共識,偏差行為的定義常常會因為時空而有所變動,但是一個社會的核心理念是很難被動搖的。如放足在清朝會被認為是卑賤而低下的,然而隨著社會變遷,放足如今已經成為社會主流。 一個社會指認出偏差行為主要是為了維持社會穩定的運作,因此必須給予這些偏差者處分,讓他們不會再表現出這些破壞社會秩序的不恰當行為,或者讓他們進行再社會化(例如:將他們隔離在監獄或精神病院),期許他們恢復正常後,以正常人的身份回到這個社會。但我們也不能忘記當社會在維護秩序時,有可能忽略了是社會本身不平等的結構造就了偏差行為,是有權力的人刻意去定義、支配出來的。
偏差行為有幾個基本觀念: 1.偏差行為的定義和文化價值有關 當一個社會的主流規範改變時,偏差行為的定義方式就隨著改變。因此偏差行為是相對的,將同一行為放在不同社會文化脈絡下的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2.偏差行為是經由社會定義的 沒有一種行為是天生偏差,而是被社會所建構,被社會成員所定義,因為要先有「主流」存在,所謂「偏差」才會被定義出來。 3.偏差行為是由一群人來定義另外的一群人 通常是擁有權力地位的團體來定義那些沒有權力地位的團體,或是文化上主流優勢的團體去定義文化上處於劣勢的團體,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牽涉到權力支配。不同群體的人犯的錯誤行為被視為是偏差或犯罪行為的情況也不同。 4.一個行為被視為偏差是一個長久持續的社會建構過程 行為被視為偏差是經過很長的社會互動才形成共識,偏差行為的定義常常會因為時空而有所變動,但是一個社會的核心理念是很難被動搖的。如放足在清朝會被認為是卑賤而低下的,然而隨著社會變遷,放足如今已經成為社會主流。 一個社會指認出偏差行為主要是為了維持社會穩定的運作,因此必須給予這些偏差者處分,讓他們不會再表現出這些破壞社會秩序的不恰當行為,或者讓他們進行再社會化(例如:將他們隔離在監獄或精神病院),期許他們恢復正常後,以正常人的身份回到這個社會。但我們也不能忘記當社會在維護秩序時,有可能忽略了是社會本身不平等的結構造就了偏差行為,是有權力的人刻意去定義、支配出來的。
三、偏差行為的正面功能與負面功能
正面功能: 1.釐清社會規範:權力機構可以對偏差行為者執行法規,藉此告訴社會人民觸法的界線。 2.強化社會秩序:權力機構會擴大警察或是公權力的使用來加強維護社會秩序。 3.偏差行為認定:社會大眾可以藉由偏差行為在社會中的發生,更釐清並加強認同偏差行為的定義。 4.引發社會變遷:若某偏差行為因為受到外在環境或價值觀的變遷,而成為社會中普遍的行為,就會引發社會變遷。因此偏差行為成為一種常態,不再是偏差行為的一種。例如:女子纏足在中國的清朝是社會的常態,但在經過了許多社會價值觀的變遷與動盪之後,放足取代纏足成為新的普世價值。
負面影響:
1.破壞社會安定:一定程度使社會造成人心惶惶、動盪不安。(亦要視偏差行為的強度與影響而定) 2.影響社會秩序:破窗效應,可能會導致社會中潛在的偏差行為理念者出來行動。 3.衝擊現有的社會規範:偏差行為很明顯是違反國家法律的,因而衝擊法律規範。 4.造成社會解組:若當前社會中,偏差行為無法有效地被政府解決,而人民相續引發動亂的話,可能導致一整個的社會規範的瓦解。通常此狀況的發生是源於人民對政府長久以來所累積的不滿,因此加以爆發。例如:法國大革命的發生。
四、偏差行為理論
- 1.遺傳說(生物決定論)
認為偏差行為者的偏差行為是由基因缺陷所造成,因此偏差行為不能被矯正。
- 2.結構緊張論
由Merton所提出,其取用了源自Durkheim「迷亂」(anomie)的概念,偏差行為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個人的社會期望和文化目標與達成這些期望的機會不高或是達到文化目標的手段不明確或不存在。 (1)接受社會的期望也有能力利用社會可接受的手段達成目標:順從者(conformity),這類型的人幾乎不會有偏差行為出現。 (2)接受社會的期望但是沒有辦法用合理的手段達成目標:創新者(innovation),此個體仍認同原有目標,但透過原先合理的手段難以達成,因此此類型的人以偏差(社會主流較不能認同)的方式來適應、達到文化目標。例:大學生認為要有錢才是成功,因此休學參與直銷工作。 (3)不認可這個社會的預期目標但是依舊會遵照社會規範行動:儀式行為者(ritualism),此類型的人或許內心已經失去文化目標,但仍使用著追求先前目標的手段,例如:部分已「例行公事化」的公務員。 (4)不認可目標也不採取社會認可的手段:退縮者(retreatism),此類型的人放棄原先社會認可的手段和社會對成功目標的追求,退縮到社會的一角,讓自身在社會中被邊緣化,例如酗酒者、毒癮者。 (5)全面否定現有的文化目標以及其達成手段,重新定義目標與手段:革命者(rebellion),若此反叛成功,則能建立新的文化價值或社會結構。
影響選擇手段的因素:
(1)成本效益的理性考量(成功機率大而成本低)
(2)持續性無法達成目標的挫折(如相對剝奪感或挫折攻擊)
(3)若個人所屬的團體支持篇查行為的進行,那偏差行為就會發生(與差別結合論類似)
→對於偏差行為的解釋從偏差行為本身尋求答案是不足的,必須去分析整個社會結構(但是沒有去分析每個人在不同性別、階級獲得手段的機率不一致)
→結構緊張是預設矛盾衝突之後再回復到平衡穩定的狀態
→多數偏差者對於社會可接受的目標是認同的,只是沒有手段可以達成(沒有對應的工具)
- 3.衝突/權力控制論
偏差行為建立在社會權力分配不平等的基礎上,有權勢的人和沒有權勢的人是相互衝突的,制定規範的人為了維護個人的既有利益而定義出偏差行為,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因此基本上偏差行為者是那些屬於非主流價值,或是阻礙優勢團體利益者。一般認為,權力控制論是來自美國學者Robert M. O'Brien於1991年整合「性別比例論」(Sex Ratio Thesis)和「日常活動理論」(Routine Activity Theory),提出的「權力控制理論」(The Power-Control Theory),企圖解釋女性犯罪與被害現象。在這樣的架構下,我們可以認知偏差行為其實建立在這個社會上既有的不平等框架。
- 4.秩序迷亂論
偏差行為功能論的觀點,認為人是自私自利的且中心思想的動物,因此必須得依靠社會規範的制約,方可維護集體意識,用以達維護與整合社會穩定的目標。
- 5.社會鍵理論
由秩序迷亂論衍伸而成,又稱為社會控制論,同樣以功能論的觀點,提出影響個人順從社會的四個社會鍵(social bonding)包括:依附(attachment)、參與(involvement)、抱負(commitment)、信念(belief)。
(1)依附
當個體與團體產生連結,會因為情感上的因素,為了不要被排擠孤立等原因,而去服從社會規範,以符合社會期待。
(2)參與
一個社會行動者如果投注較多時間在一項活動上,將不會有多餘的時間或精力去從事偏差行為。
(3)抱負
抱負是指個人投資或努力於自己所設立的目標。一個人是否從事偏差行為將由其所評估從事此項活動可能產生的風險來決定。
(4)信念
信念是對於法律或是社會規範的遵守;當社會行動者對於社會規範沒有信念,將會產生偏差行為。
- 6.文化衝突論
又稱作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Theory of Lower Class Culture Conflict),由米勒提出,又稱為低階層次文化理論(Devince Subculture Theory)。此理論並不認為犯罪是心理異常或生理異常的一種結果,而是低階層文化對環境自然反應的結果。低階層文化本身即含有犯罪要素,犯罪行為也是低階層文化價值觀及態度的具體表現。與其他文化偏差理論之觀點相同,他認為這種文化價值觀和態度可以世代延續傳承下去。低階層文化中有許多「焦點關心」,使其易於犯罪。這些焦點關心並非是對中產階級的反抗,但卻逐漸發展出來以適應貧民區的特殊生活。
焦點關心的內容如下:
(1)惹麻煩:經常惹麻煩,又想要免去麻煩是低階層文化的特色之一。麻煩包括:打架、喝酒、不正常的性行為等。
(2)強悍:低階層男孩希望別人讚許他們身體上的強壯和精神上的強硬態度。他們拒絕軟弱,熱愛身體強壯、打架能力和運動技巧。
(3)小聰明:低階層文化並不崇拜象牙塔智慧,耍小聰明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求生技能,例如賭博、詐欺和鑽法律漏洞等。
(4)刺激:低階層文化的特性是尋找興奮和刺激,以活潑化枯燥的生活。對興奮的尋找可能導致賭博、打架、酒醉和性的追求等。
(5)宿命論:相信命運掌握在上帝的手中,認為幸運、財富和發財都遠離他們,無論如何努力也難以改變其命運。
(6)自主:低階層者喜好自由和自主,認為受制於權威(父母、師長、警察等)是一種軟弱,因此,經常和外在環境起衝突。
米勒認為低階層者若遵守這些文化焦點關心,便會經常冒犯法律,從事犯罪行為,例如:為了證明自己的強悍便不斷打架生事;為了耍耍小聰明,便去詐欺他人等。因此,犯罪是遵守低階層文化要求的結果,非對社會挫折或疏離的結果。
- 7.標籤理論
(1)背景與流變
[23]20世紀上半葉從美國社會學界開始討論,最早由譚能邦(Frank Tannenbaum)於1938年出版的《犯罪與社會》一書中提及;1951年,林默德(Edwin Lemert)於其書《社會病理學》(Social Pathology)中奠定該理論的雛型;後來由符號互動論者的貝克(Howard Becker)於1963年出版的《局外人》(The Outsides)中做系統性地闡述,標籤理論才受到矚目、開始被重視。(鄭世仁,1994)
(2)理論內容
針對偏差行為的成因進行探討,將偏差行為細分為初級偏差行為(primary deviance)與次級偏差行為(secondary deviance),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概念還包含角色吸納(rule engulfment)與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以下將分別為大家介紹:
貝克(1963)在《局外人》一書中如此寫道:「社會團體制定了規則,並把破壞規則之人界定為偏差行為者(deviant),然後再以標籤將他們標示為『局外人』」。
◎偏差行為的形成與循環
社會行動者開始做錯一件事(此時還未被認定為偏差)
→形成初級偏差: 人們依據主流價值觀認定該行為與道德或法律有違,是偏差的,並對他做出處分(道德上譴責、施以輿論壓力或異樣眼光等,不一定涉及法律責任)
→角色轉換過程: 社會行動者接受別人所貼上的標籤(認定他的行為屬於偏差行為),並將其他社會身分經由角色吸納的過程逐漸淡化,以新的偏差行為者身分做為自己的主要角色(master status)
→形成次級偏差: 認為社會期待他做出符合主要角色的行為,於是主動地不斷表現出偏差行為,此為自我實現的預言(自證預言)。
- 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為美國社會學家Rober King Merton所提出。人們有一個信念,不論是正面或負面、錯誤或正確,這個信念將影響著人們,而他們的行為最終會應證這個信念(預言)。舉例來說,小明其實智商一般,並無特別突出,但是現在跟小明周遭的人說他智商180,結果小明在之後的課業表現確實特別出色。在這其中,我們得了解自我形象(self image)常常是別人對自己人造成的,所以或許小明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周圍的人的讚賞,累積了自己很優秀的信念。關於此理論也有相關的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fect)。但是我們得注意是,之後的研究者其實難以重現自証預言的現象,而一個科學理論究竟可不可以再現(reproduce)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對於此類的理論也是有許多質疑,像是Wineberg特別寫了一篇論文The Self-Fulfillment of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1987)來攻擊Merton說會發現自證預言的現象是因為自己。所以這個效應究竟有沒有存在呢?其實在1970年代時,西方心理學經歷了一場「危機」,當時對於心理學研究有相當大的批判,認為心理學中其實有超過一半的現象是不存在的,而此現象在社會心理學中是最為嚴重的。其實在我們在一個臨床試驗中,若發現其方法對一半的人有效、另一半人沒效,為判定他的真實效果,科學家會為其做統合分析(meta-analysis),來討論這個效應是否存在。他們會將把這個方法帶來的效應平均下來,整體上看起來,假如不同的研究中,都在虛線上(無影響的標準)左右振盪的話,我們便能得知假如有正或負的結果可能只是統計上的誤差,並認爲此效應是不存在的。而在某些情況下,不是單純做左右震盪,也是有可能某個因素沒被控制到。研究者將此方法應用在社會心理學上,他們發現雖然自證預言有爭議,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見其存在。
◎初級偏差與次級偏差的差異
初級偏差是先有因才有果(社會對於偏差行為所給予的負面標籤或處分);次級偏差呈現行為者對於被貼上標籤的反應與態度,先有果才有因,為了符合社會給予的角色與期待,同時行動者也接受這樣的期待(可以用顧里鏡中自我的觀點來說明),因此不斷反覆表現出偏差行為。初級偏差和次級偏差兩者次序相反,但是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比較完整地說明偏差行為的發生。
◎次級偏差與自我實現的預言之關係
自我實現的預言,不一定要用在偏差行為,也不一定有初級偏差才會有自我實現的預言。 重點在次級偏差行為是因為自我實現的預言所產生,並且不斷循環的,又基於行動者本身對新的偏差行為者產生身分認同,因此偏差行為非常難以根除。
例證a.
標籤理論提供我們重新檢視偏差行為的觀點,從美國社會學家Chambliss對美國密蘇里州小鎮兩個高中生幫派的觀察中可以獲得印證:
聖徒幫(the Saints)來自中上階層的家庭,硬頸幫(the Roughnecks)則來自低下階層家庭,兩者皆從事偷竊、酗酒、飆車、損毀他人物品等行為,但聖徒幫兩年內幾乎沒有被警察逮捕過,硬頸幫則不斷被逮捕,且延續至成年。
Chambliss解釋居民認為中上階層的聖徒幫孩子只是正值叛逆期、一時做錯事,只要過了這段時期就會回到正軌,在學業與事業上做出好表現;低下階層的硬頸幫孩子則一無是處、家庭教育失敗導致他們惹事生非。
造成對兩者偏差行為的處分與態度有所差異的原因在於「社會對於不同身分背景的社會成員抱持不同程度的期待,因此對他們偏差行為就會產生不同的反應與解釋空間。」(不同身分背景的成員被貼上標籤的機會是不同的) 社會一旦產生期待,尤其是有影響力與公權力的社會團體、輿論或司法機關等在年齡、族群、地位有優勢的群體,社會成員就被貼上標籤,
從標籤論的觀點來看,法律或規範的破壞本身不是構成偏差或犯罪行為的充分條件,只有當這些客觀的動作被貼上偏差的標籤時,這才成為偏差行為。至於會不會被貼標籤,則是反應了社會一定的偏見,尤其是弱勢團體特別容易被貼標籤。(偏差行為講義,陳東升,2018)
例證b.
自我實現預言的表現樣態也依受汙名者與標籤的特性有所差異,以《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The development of deviant identities》此篇對厭食症與貪食症患者的論文研究為例(Mclorg & Taub ,1987):
◎家庭背景
根據此篇研究,厭食症或貪食症大多發生在青少年時期(14.5-18歲),以白人年輕女性為主。這些患者罹病前在家中通常被認為是「模範小孩」,對於他人寄予的期待有使命感。他們的父母強調服從與成就的重要、並且努力避免衝突發生,為維持「優良美國人」的家庭印象。患者與父母之間具有親近、明顯的情感連結,但此連結有時過於強烈以至於個人行為受到壓制、無法抽離家庭的影響。
◎主流價值觀的影響
主流群體利用「媒體」影響人們價值觀,例如:在報章雜誌、電視等傳媒中出現的模特兒一致性的纖瘦;產品包裝與標語利用傾向於纖瘦的價值觀營利;餐飲業的銷售也利用宣傳低熱量、不易胖等訴求吸引客群,並且強化「肥胖沒有吸引力」的觀念。
◎貪食症與厭食症狀出現的原因
基於當代社會利用媒體傳遞主流價值觀或者家庭等重要他人的因素影響,加上這些患者通常都是社會秩序規範的忠實服從者,他們將「追求纖瘦」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視其為目標並且有野心地追尋。 另一方面,相較於男人,女人更容易受影響,因為傳統社會很重視女人的外貌條件。要求纖瘦的規範與其伴隨之狹義的對於美的標準更加重了女性被物化的可能性,女人因此潛移默化地屈從於結構壓力之下,視自己為可被物化的個體,並且認為讓自己對於異性來說具有吸引力是身為女性的責任與義務,導致對於自己外貌的過度要求與嚴格控管。
◎標籤理論的適用
纖瘦的身材帶給行動者更多自信,同時伴隨一種相對於不成功的減重者的優越感,因而他們會追求不斷的瘦身。有些行動者認知到他們的家人期待他們繼續瘦身,因而更加努力的採取激烈手段減輕體重,並認為這是他們個人的自主選擇。
基於對原先身材的厭惡或自卑感,行動者在成功瘦身後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於自我掌握能力的提升,類似離家、被異性貶低時所會反制應對的機制,因此拒絕承認他們是厭食症或貪食症的受汙名角色。[初級偏差]
當行動者的家人或朋友發現貪食症者的催吐、厭食症者異常的節食等行為並非偶發而是經常發生時,對患者給予厭食症或貪食症標籤,而後不斷地指責,並要求他們改正這些行為,回到正常狀態。
這些患者藉由他人的反應逐漸認知到行為的異常性,慢慢接受他們患病的事實,並以貪食症或厭食症患者的身分作為他們的主要角色,即便身邊的人以異樣眼光對待他們,行動者仍然在知道他們是厭食症者或貪食症者的人面前充滿自信,因為他們相信其他人期望他們表現出厭食或貪食的行為。 [次級偏差↔自我實現的預言]
若周遭的人基於行動者飲食失調行為與他們有大量的互動,會更加強化行動者厭食與貪食的行為。行動者認為,被冠上厭食或貪食的污名比起被認為肥胖更好,但實際上,這些受汙名者與他人仍然無法自然進行正常互動。
行動者在感覺到自己遭受排擠後,會趨於尋求BANISH(專門為厭食者與貪食者創立之機構)的協助,在該機構獲得同伴的同情、支持理解與認同感,但這些飲食失調行為也會因為處於該機構的安定感而更加劇。
偏差行為者對於自身被賦予之新的主要角色很在意,對別人的異樣眼光特別敏感,同時藉由鏡中自我的解讀強化自身的主要角色。
- 8.犯罪文化次理論
屬結構論,強調一個人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影響他們的行為。主要用來解釋貧民窟等地區的偏差犯罪行為。 社會行動者在其所處的社會結構中所屬的團體形成的次文化會導致偏差行為的產生,而這個偏差行為的產生通常與大的社會結構下的規範不互相衝突。
- 9.中性化理論
通常用來解釋青少年的犯罪,屬於結構論;理論主要是在說當青少年學會如何透過辯解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也就是學會中性技術,將有可能產生偏差行為。包括:
(1)責任否定 (2)傷害否定 (3)被害者否定 (4)譴責譴責他們的人 (5)訴諸高度忠誠
- 10.例行行動論
當一項行為對一個社會行動者而言成為「例行」且不符合社會期待,將會產生偏差行為。
- 11.社會化理論
(1)心理分析論
超我的形成與否來解釋偏差行為的出現。
(2)社會學習論
偏差行為和正常行為的社會化過程都是一樣的,差別在於所學習對象的行為或社會化主導者的價值觀是什麼。
(3)差別結合論
偏差行為是學來的;偏差行為者和其他同類的偏差行為者構成緊密的社會連帶,進而強化他們的偏差行為規範與價值,形成偏差行為次文化:誰會進入那個團體屬於差別結合的過程。一個人會傾向選擇出現再自己已經從事過那個行為的團體,參加認同或是接受他行為的團體。
(a)偏差行為和正常行為都是學來的
(b)學習的過程中溝通與社會互動是非常關鍵的
(c)學習主要是透過人際間的互動(面對面實際互動)
(d)當他對於這個團體的聯繫緊密與認同感很高的時候,更傾向於從事團體所接受的行為
(e)行動者會不會從事偏差行為取決於他接觸到甚麼樣的團體
如:從事吸毒(偏差行為)要與某些團體有所連結。
主張差別結合論的人認為,將犯罪者關進監獄無法矯正其偏差行為,因為在監獄中無法與正向團體產生連結,反而是讓偏差行為者在隔離的環境中自成一個社群,互相影響且逐漸沉淪。
七、黑羊效應[編輯]
定義[編輯]
在社會群體當中,我們很常看到一群壞人欺負一個好人,但是沒有人跳出來幫忙那個被欺負的好人,這種群體霸凌事件稱為「黑羊效應」。
黑羊效應中的角色[編輯]
1.無助的黑羊:即為受害者,經常什麼事都沒做,就成為被攻擊的目標,被他人霸凌的對象。
2.持刀的屠夫:即為加害者,經常不太清楚實際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是覺得和大家一起對某個人做什麼事非常的有趣,和大家一起霸凌受害者。
3.冷漠的白羊:即為旁觀者,親眼看著受害者被欺負的部分或全部過程,卻什麼反應也沒做出,只是靜靜的在一旁觀看,不採取任何有效行動。
黑羊效應發生的背景[編輯]
「黑羊效應」形成的原因在於人們身處於一個焦慮的社會環境,在這個充滿焦慮氣氛的團體當中,每個人都汲汲營營想要讓自己優秀的特質展露出來,費盡心思創造自己優秀完美的形象。在這個緊張的狀態下,「黑羊」的存在讓「屠夫」覺得自己的地位備受威脅,屠夫有了心理壓力以後,覺得內心不太平衡,會想盡辦法找到「黑羊」的缺點來平復心態,在無形之中,屠夫便會在言行舉止當中下意識的展現敵意。當屠夫時有時無的展現出敵意時,「黑羊」通常會感受到,但內心也不確定,就會自行主動向「屠夫」示好、示出善意,然而「黑羊」這種示弱的行為反而會讓「屠夫」加重感受到內心的罪惡感,唯一能讓「屠夫」感到心理平復的只有繼續尋找「黑羊」的汙點,以證明對方的善意是「偽善」,來為自己的暴力行徑找藉口並且合理化。另外,在同時間,「屠夫」也會不斷向他人遊說,說服他人同意自己的觀點,如此「屠夫」才能逃過內心良心的譴責,「屠夫」需要把別人一起拖下水,使別人也掉入相同的心理陷阱當中,就像骨牌效應,這群人為了自救,還會在說服更多人認同自己的觀點,掉入相同的心理陷阱,如此一來,最終結果會是所有人都掉到相同的心理陷阱,一個群體便產生了。這個群體有了共同話題,也就是撻伐「黑羊」,彼此間的關係變的更加熟悉,開始了其他話題的交流,也就是開始發展良性關係,開始各自發展友誼,也不怕會不會被其他人討厭。
屠夫歷程[編輯]
1.認知行為失調理論: 我不會隨意輕易的罵人,所以被我罵的人就是壞蛋。
認知失調理論的基本定義是當個體面對新環境,需要表達自身的態度的時候,個體在心理上即將出現新的理解與舊的信念相互產生衝突的情況,為了消除這種因為不一致而造成緊張的不舒服感,個體在心理上會傾向採取兩種方式來進行自我調適,其中一種是否認新的認知,另一種方式是找尋更多新認知的資訊,以提高新認知的可信度,來徹底的取代舊的認知,從而獲得心理平衡。此理論在性質上是解釋個體內在動機的主要理論,因而被廣泛用以解釋個體態度改變的重要依據。認知被定義為認知結構中的「要素」,一個要素就是一個認知,是一個人意識到的所有,可以是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心理狀態或人格特徵的認識,亦可以是對於外部客觀事物之認識。總而言之,認知可以是事實、信仰、見解或別的一切事物。如果某種事實就算存在,不過個體卻沒有意識到的話,那就不能成為一個人的認知。 任何兩種認知可能是一致的,可能是不一致的,也可能是都不相關的。只有在兩者又相關又不一致的情況下,才會導致失調的現象。在個體的認知結構中,要素之間的一致或不一致完全都是由個體的心理意義決定的。也就是說,認知是否一致並非取決於是不是符合客觀的邏輯,而是取決於個體的心理邏輯。以個體來說,若是由一個認知可以推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那麼由此可知,兩個認知是不協調的。實際上,這兩個認知在邏輯上並非一定不一致,只是因為個體依照自己的心理邏輯才體驗到了兩種認知的差異,從而產生了失調。
2.集體意識與從眾行為
大家都這樣做,所以我這樣做不會錯
集體意識定義為成員對集體的認同態度是整個社會的成員平均所擁有的信仰和情感的總和。
在組織當中,集體意識有兩個層次,其中一個是組織內個別成員的集體意識,另一個是組織成員群體的集體意識。由發展過程來看,前者是後者形成的和發展的基礎,後者是前者進一步培養的結果。集體意識在現實生活當中,表現形式通常是集體無意識,對某些形為的認同接受與行為是經過長時間潛移默化的結果,最普遍的表現是自然而然、毫無反抗掙扎的遵從和無條件的接受。集體認同的概念來自於遠古時期人類集體生活的經驗,古時候惡劣的自然環境逼迫人們要集體行動和生活,如果離開群體就代表個體的死亡和滅亡。而這種生活經驗深根蒂固於人腦中,而演變成集體無意識,成為人腦潛意識的一部分,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集體意識的性質包括「普遍性和特定性」與「遺傳性」。「普遍性和特定性」,說明集體意識為社會全體成員在長久的日常社交活動當中,透過合作、溝通所形成的,集體意識一定要達到平均程度,變成社會成員平均具有的感情總和,還要內化到每個人的意識裡面,得到普遍化的認可。普遍性產生的根源是生存環境或整體環境的同質性,從另一方面來說,既然每個人都與相同的事物形成相同的聯結,那麼這些事物對個人意識也會產生相同的影響。當所有人的印象融合起來,即形成集體印象,如果集體印象有固定的形式和固定的對象,那麼集體意識就有了確切的特徵,而這就是集體意識的特定性。「集體意識的遺傳性」,集體意識雖然是特定社會歷史時期的產物,為對於某時期的個體意識之綜合,不過集體意識於發展歷程中有一定的歷史遺傳性。集體意識之所以可以產生此種力量,不僅因為它在這一代人的心目中是完全一致的,更在於它的絕大多數都是前幾代人的遺產,集體意識的形成和完善為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想形成一定的普遍化的行為模式與規範要經過幾代人的長期發展累積,同時要想破除這些行為模式和規範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社會成員的代際傳遞中,上一代一定會把他接受的或是他認為的集體力量傳承並灌輸給下一代,儘管當他們垂垂老矣的時候也可能因為集體意識的侄桔而對集體意識產生懷疑,但傳統社會中的習俗權威讓老者也不敢輕易地選擇變革,受制於年齡權威,下一代只能亦步亦趨地成為集體意識的繼承者。從眾行為,為一種社會、信念、態度跟隨社會群體規範的行為模式。其中,規範是內在、不明文規定,是由一般的個人所組成的群體所組成,規範和規範之間可以互相影響。從眾的趨勢是可以從小群體到整個社會的其他人甚至是所有人,有可能會產生自己都沒有發覺的微妙影響,也有可能是非常直接、顯而易見的社會壓力。
3.團體動力模式:
利益共享。根據Cartwright和Zander(1968)年對於團體動力歸納了三個定義,一種政治意識形態,著重於如何組織和操弄團體;一套技巧,著重於團體歷程的觀察與回饋、團體決策、各式各樣團體互動技巧;一種探討團體性質、如何發展之法則、還有團體和個人或和其他團體的交互關係之知識領域。團體動力有幾個特徵,強調理論價值的實徵研究、注重團體現象的動力和相互依存的關係、著重於科技整合研究,包含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經濟學、政治學許多跨領域研究、強調研究結果實際運用。團體動力有兩大要素,第一是社會互動或人際關係,在社會互動體系中,個人身處小團體的互動會受到個人因素和環境背景因素而交互影響,其中個人因素包含特質和人格、性格等;第二是環境因素,可以分成大環境因素,包含社會、國家,以及小環境因素,包含家庭、同儕,環境的特質會對個人的角色認定與角色扮演有所影響,個人會把此種認定的角色特質帶入團體當中,進而影響社會互動,再影響團體動力。
到底誰是受害者[編輯]
表面上看起來受害者只有莫名奇妙被霸凌的「黑羊」,但實際上效應的形成正是因為大家都處於一個極度焦慮的團體當中,在這麼焦慮的團體當中,大家都會覺得心裡有種非常壓抑的感覺,以實際狀況來描述,就是大加對彼此都十分客氣、有禮貌,但是卻都不交心,我們的每個舉動都需要經過再三思考,才不會讓人看不順眼,而這就是典型的團體動力病變,人和人處於這樣的團體當中時時都會有警戒之心,情感並沒有正常的宣洩管道,因此流言、臆測便會一直不斷出現,人群之間自然就會形成割據與對立。因此「黑羊」、「屠夫」、「白羊」都是受害者,因為大家內心都受到團體動力病變的壓迫。
什麼是團體動力病變[編輯]
1.溝通管道地下化:人和人之間的意見交換是以思下秘密流動的方式進行,並非完全透明公開,在表面上看起來都是一片和樂,互相恭維的,但實質上卻並非如此。
2.謠言有變多的趨勢:謠言的出現起源於對一件是憑空想像出的較合理的可能性解釋,因此遇到群眾有疑惑的狀況,而真相又無從得知時,謠言就會不斷浮出。
3.分組討論結黨營私:當一個團體當中統一的感覺瓦解時,每個小團體之間的訊息內容就不會公開透明化,開始出現結黨營私、製造小圈圈的狀況,在大團體當中尋找小團體的利益。
4.人和人之間過度討好:過度的禮貌其實是內心敵意的倒影。
黑羊如何自救[編輯]
1.要知道這種情況是特殊情況而並非常態,這個社會並非完全的不公不義,朋友也並非如此無情,置「黑羊」於死地卻見死不救,他們只是掉進了相同的心理陷阱,也就是難以脫身的「黑羊效應」當中。
2.造成「黑羊」心裡痛苦的原因就是集體意識,集體意識是無法反擊成功的噩夢,千萬不可有想要反擊的行為,因為不但無法戰勝,甚至會造成無謂的犧牲。
3.不需討好霸凌的人,因為任何討好只會為自己帶來更大的羞辱,而且群體中的人們會在此時變得非常冷酷無情,就算「黑羊」哭的楚楚可憐、難過到吃不下飯,大家還是會不為所動的繼續霸凌「黑羊」,因此不必自取其辱。
4.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產生黑羊效應的場所以外,找回自己的朋友、多陪伴家人、參與更多活動,將比較小的時間比例放在「黑羊場所」。但也不需要是否要離開「黑羊場所」,也不要和朋友討論「黑羊場所」,因為這樣的話,「黑羊」不會將朋友的溫暖帶入群體當中,反而是「黑羊」把「黑羊場所」帶出來。
5.黑羊在「黑羊場所」裡面保持低調的姿態,有可能會有機會結束自己成為「黑羊」的角色。例如:有新人出現,成為新的「黑羊」;緊急事件發生,例如是傳出有財務危機或有高層來訪;威脅事件的發生,就是可能威脅原有的這個團體的新團體或決策發生;組織變動,「黑羊場所」自行發生內鬥。
社會心理學與健康[編輯]
健康涉及了身體適應、心理以及行為功能,在許多方面,保持健康以及承受病痛是社會心理的過程,受到文化、信念和情感以及與他人的關係影響。健康與行為間的關聯包括疾病的認知因素、自我毀滅的行為模式,以及壓力的經驗。
疾病的認知因素[編輯]
健康和病痛都可能來自我們的思想,而疾病的出現與嚴重的程度和歸因以及個人控制有關。
歸因模式[編輯]
歸因每個事件存有許多不同的變數,有些個體發展的歸因模式都是屬於內在的,例如,解釋事件是穩定、一成不變的情況。
1.悲觀(pessimism)相信事情只會越來越糟糕,每況愈下。不論所見為何,都認為事件的本質是醜陋的、邪惡的。
悲觀的歸因模式(pessimistic attributional style)有內在的(歸因為自己的錯)、穩定的(歸因事前為無法改變的情況)、全面的(歸因事件會影響所有的事)等特色。而事件的悲觀模式較容易引發疾病
2.樂觀(optimism)這個詞源自拉丁語的optimum(意為最好的),它是一種精神態度,反映出的是擁有一種期待未來會向著最好的方向發展的信念。
樂觀的歸因模式(optimistic attributional style),樂觀的人會將疾病歸因為外在的、可改變的以及影響有限的。他們比較不容易生病,也比較容易康復。
不實際的樂觀主義(unrealistically optimistic),他們對自己的病情抱持著錯誤且不切實際的看法,認為自己是無法擊潰的,否定自己得病的可能,以至於無法及時診療。
控制[編輯]
對於影響自己的事件以及自己本身,具有不同的控制感覺。
1.控制場所 當人們知覺到內控(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表示他們相信自己能夠控制經驗和結果。這種內控者自己的努力會改變一切,使所有都變得截然不同,並為了自身利益而努力著。相反的,知覺到外在控制(ex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的人,相信因為外在力量,使得他們無法做任何改變,這些外控者習慣聽天由命。
2.習得的無助(learned helpless)希林格曼(Martin Seligman)研究出悲觀的歸因模式會導致習得的無助。由於過去挫敗的經驗無法抹去,而使得自身一蹶不振,拒絕做出因應困境的任何行為。例如一個受虐兒童相信自己因為做壞事而受到懲罰(內在歸因),她或她受懲都無法改變她受虐的情況(穩定的歸因),而且每個人都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她(全面的歸因)。最終會導致她學得無助,不逃避受虐的環境也不尋求他人協助。
3.自我效能(self-efficiency) 概念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1977年由心理學家Bandura所提出,在Bandura的社會認知理論中,提到個體的行為是由認知、行為與環境不斷地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個體行為不只受到環境的影響,也受到個體認知所影響,其中自我效能則是影響人類行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自我效能是個體認知的核心信念,是由行為發生前的認知歷程所觸發而來,包含效能期待(efficacy expectations)和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ncies)。 前者指個體可以成功地執行特定行為,並且產生特定結果的信念,屬於動機因素,而後者指個體認為特定行為會導致特定結果之評估和判斷,兩者並不存在因果關係,而是個別信念高低的綜合結果。Bandura也強調兩者之不同,當個人確信此行為會產生確定的結果時,並不代表一定會有自信與動機去從事這個行為。
一.測量評估
Bandura認為瞭解個體在面對事情的自我效能,並非只測量單一面向,而是應包含以下三個面向:
1.層級(magnitude) 指個體認為自己能達成任務的困難等級。當個體的自我效能越強時,而他就能感覺自己能完成的難度越高。
2.強度(strength) 指個體評斷自己在從事某特定情境或情境範圍時信心的程度。若其自我效能的強度越低,則他遇到較困難或較模糊的處境就越容易放棄;反之則較能堅持。
3.普遍性(generalizability) 指個體的效能適用於不同行為的程度。若其評估的普遍性越廣泛,則其自我效能能適應於其他情境的可能性越高。
二.影響因素 1.成就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個體憑藉著過去的經驗累積而形成自我效能感,成功的經驗能為個體建立較高的自我效能,反之則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個人的成就表現是影響自我效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當個體透過不斷的成功經驗可以強化其自我效能,在偶爾遇到失敗時也不會影響此效能之維持。
2.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人們並非把直接經驗當作唯一的自我效能來源,也可以透過替代性之學習而來,藉由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及其結果產生類推到己身的效果。主要的模仿對象為自己周遭的親朋好友,若模仿對象的行為能帶給個人正向的鼓勵,則個體的自我效能將得以提升,反之則可能會降低。一般而言,個體會尋找與自己情境相似的對象,並且觀察別人執行的方式與結果,藉此建立自己的信心。如果模仿對象的條件、背景及情境與自己越相近,其成功之經驗更能說服自己,進而增強自我效能。
3.言語勸說(Verbal Persuasion) 言語及口頭勸說是簡單且快速並為最常使用於影響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個體透過他人之正面或負面之評論,而對自我效能之高低產生增加或減少的效果,個體亦會依據對他人之信任程度來判定他人對自己意見的認同及能力肯定的看法。然而,由於言語勸說無法提供個體對於經驗之真實感受,因此經由此種方式所引發的自我效能與預期相對較微弱。
4.情緒/生理激勵(emotional/physiological arousal) 生理激勵與自我效能是負向的關係。個體會依賴他們的生理及心理狀態來評估其自信程度。當個體處於壓力的狀態,會容易引發生理或情緒的反應, 而這些反應會影響對效能的判斷。所以個體在焦慮、緊張、害怕等情緒下,自我效能會因此被減弱。反之,當生理與情緒狀態處於平穩的狀態下,自我效能感就會提升,也較能持續執行任務,最後達到成功的目標。
三.功能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調節和控制行為,並通過行為調控進而影響行為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影響個體對活動的選擇以及堅持性 自我效能高者傾向於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遇到困難仍堅持自己的行為,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而自我效能低者則相反。
2.影響個體面對困難的因應態度 自我效能高者勇於面對逆境,相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難;而自我效能水平低者在面對困難時容易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選擇逃避。
3.影響新行為的習得和已習得的行為的表現 自我效能高者在遇到困難時,會強化運用其已習得之技能,並且願意學習新的技能,以解決面前之問題;則自我效能低者反之。
4.影響活動時的情緒 自我效能水平高者信心十足,情緒飽滿;而自我效能低者充滿恐懼和焦慮。
5.影響個體的歸因方式 自我效能高者向於將行爲的失敗歸因於努力不夠;而自我效能低者傾向於將行爲的歸因於能力的缺乏。
自我毀滅[編輯]
許多疾病和健康問題都溯及其不健康的習慣,以及其生活方式。
上癮[編輯]
一般而言,對藥物或化學物質(含:菸、酒精等)形成上癮的症狀或特性包括:
- 耐藥性:指個體對於重複使用藥物慾達特定的藥效反映水準的劑量,會隨著重複使用藥物次數的增加而遞減,通常對特定藥物已上癮的個體都需要藉由增加每次使用的藥物劑量來感受到藥物對其個體形成的藥效反應。
- 依賴性:係指個體重複使用藥物後,會形成持續性的尋藥行為,因為個體的心理及生理層面已經有服用藥物的經驗,所以不得不依賴它(可參考下一點)。
- 戒斷症狀:指個體持續的依賴服用特定藥物一段時日後,若因某種因素無法維持服藥的習慣,即出現停止用藥的狀況時,這時候個體在心理和生理層面均會出現很不舒服的症狀,此即戒斷藥物所導致的一些「負面」症狀,可以說是與該藥物一開始被服用時所引發的「正面」藥效完全一體兩面的相反。由於這種戒斷的症狀會對個體的身心均有極大的不適感衝擊,所以個體經歷較長的服用藥物歷史後,其對藥物上癮行為可說是混合了依賴及戒斷兩個因素,因為該個體除了想要不斷地獲得藥物本身的「正面」藥校外,也要持續的用藥來避免因停藥所導致「負面」的戒斷症狀。
- 再發:指藥物上癮的個體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未再服用該藥(甚至經過醫療單位治療處理過),仍然會在特定的時空情境中,由於「癮」的感受再現而導致不當的服藥行為再發。這個現象也是具有心理和生理層面的因素,是目前藥癮治療最難以克服的特性。
以上這四項傳通的藥癮行為症狀,已經是很廣泛的被一般臨床治療單位菜用做診斷之依據,它的信度效度等客觀性的研究證據已經在一定的水準之上。
許多合法的物質上癮(如香菸、酒精、甚至是一般的食物)比濫用非法物質更難控制,因為這些合法物質不只易於取得,更有許多行銷手法來鼓吹。
1. 香菸
大多數人只要一抽菸,就會有菸癮,抽菸被認為是嬰兒早夭以及殘障的主因之一。由於抽菸者幾乎都是在年輕時就學會抽菸,所以禁菸應由學校兒童開始宣導抽菸行為受到個人態度、社會影響(如說服或同儕壓力)、自我呈現(希望在參考團體內更有吸引力)等影響。然而態度形成和社會影響理論,被運用來降低青少年抽菸的情況—糾正認知上的錯誤(像是抽菸是大人的表現)
2.酒精
酗酒是大學生健康問題的主要危機之一,也和家暴、犯罪、車禍、嬰兒殘障等有關。依賴酒精的人會將酗酒合理化—酒精是用來紓壓、克服焦慮和憂鬱等。而對酗酒在改善時所作的解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視酗酒為漸進的疾病,則她們就有藉口來推託;若是視酗酒是個自己所選擇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則酗酒者就能做出內在的、可控制的歸因,進而改善酗酒問題。
3.飲食過量
體重超重的人常常都會接受嘲笑,還得背負醜陋的刻板印象。他們必須承受的痛苦不只是低度的自尊,還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將食物和社會讚許做連結的想法(像是能吃便是福),就會使個體難以改善飲食過量等不良的飲食習慣。而研究顯示普遍的信念(如大多數人都吃的比所需還多)的影響力遠不及個體做決定時所依循的信念(如:我如果要變好看,就要認真貫徹減肥計畫)。
社會心理學與經濟[編輯]
人都是非常注重金錢的。自古以來,金錢一直在社會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不僅會影響人的情緒、思考甚至會促進或意指人的行為。根據Google搜尋的結果,在2012年金錢這兩個字北使用的比例非常高,甚至高過於快樂二字。
金錢的象徵權力[編輯]
有錢人與一般人的差別並不只是在是否擁有那白花花的鈔票,因為金錢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一個人。在一連串的實驗室研究當中,社會心理學家Kathleen Vohs(2006)發現當大學生只有在思考金錢的相關問題時,他們會變得更自我滿足(self-sufficient)、更自動自發(autonomous)、但是和其他個人的社會互動較少。在這些實驗中,研究者用不同的、隱晦的方式讓參與者想到錢,例如:讓他們閱讀關於金錢的文章、給他們看與金錢有關的短句子、給他們數一大疊大富翁遊戲的遊戲紙錢、或是讓他們坐在一台使用漂浮的鈔票作為銀幕保護程式的電腦螢幕前。結果發現,如果有受到金錢暗示的受測者,測試出來會顯得比較獨立自主。也就是說,在社會作為場景的情況下,這些受過金錢暗示的受測者比起團隊合作會比較喜歡單獨工作、他們會在自己和其他團隊成員之間預留更多的空間、當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他們也較不傾向向他人尋求協助。根據這些研究結果,Vohs認為金錢會非常核心、基本的改變一個人,擁有金錢讓人感到與他人的連結較少而更加自主。反之,擁有較少金錢則常常會需要依賴他人。
那麼如果金錢讓我們變得更自我足夠,金錢是不是也會減少我們對於肯定的渴望並且讓我們在受到拒絕時不會感到那麼的痛苦呢?如果會的話,我們在這樣的拒絕過後,我們對於金錢的連結與依賴會不會更強烈呢?在中國有一個實驗,Xinyue Zhou(2009)聚集了一大群大學生,讓他們彼此進行自我介紹與破冰的對話。之後,這些學生就被一一分開,並且請他們從剛剛團體當中選擇一個人來進行合作。接著,所有學生都被告知必須要從這個實驗離開,原因是隨機分配的,可能是因為每個人都選擇與他合作,也就是social acceptance的情形,也有可能是因為都沒有人選擇他一起合作,這是social rejection的狀況。最後,他們又請這些學生完成一些金錢相關的任務。例如,他們讓受測者用紙筆憑印象畫出一個中國銅板,歸納結果發現,剛剛在說明時被歸類為拒絕的人所畫的錢幣都比較大。這些人甚至說他們願意放棄未來所有的美好例如巧克力、日光、沙灘等,然後換取高達140萬元的金錢。可見一個人受到拒絕會增加他們主觀認為金錢的價值。
在Xinyue Zhou的一個接續的研究當中,同一群大學生被隨機分配,有些人要用手指計算80張白紙,有些人要計算80張百元大鈔。接著這些大學生要玩一個電腦的線上投球遊戲,並且有三個其他實驗同謀現場一起玩。這個遊戲是受到控制的,正常情況下,遊戲持續進行,沒有任何事件發生。但是也產生了另外一個拒絕的情況,實驗同謀會開始將受測者排除在外,不讓他丟球。最後詢問受測者對於該遊戲進行評價,結果一開始數白紙且受到拒絕加入遊戲的受試者比起一開始數紙鈔的人感到不愉悅。也就是說,金錢在這個情況下,就好像一個緩衝劑一樣,減少了受到排除對於一個人的衝擊。
根據在全球18個國家、165個研究的發現,金錢對於人有兩個主要的影響。首先,人們會變得比較不需要人際之間的鍵結羈絆、變的更不參與社會互動、變得更不在意或關心他人、變得更不需要依靠別人。其次,受到前的刺激的人往往會開始更加注意價格、交易、經濟環境等等,也會開始認同開放自由市場的價值。他們對於工作的熱情會被激發、投入更多心力於解決困難度很高的問題、相對的也更加容易成功。
社會因素對於股票市場的影響[編輯]
人們究竟是怎麼做出經濟決定的呢?股票市場常常高潮迭起,一下子大幅上漲,一下子又快速下跌,讓人措手不及。今日,這樣的現象可能與高頻率的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有關,透過電腦系統自動化的進行快速、大款項的投資。在股票市場賺大錢的機率可能比在吃餃子老虎的賭博機還高,但是事實上,選擇股票就是一種賭博。經濟學家Burton Malkiel(2007)就曾發現,一組由專家們經過長時間的分析討論才得出來的股票,其表現還不見得比一組雖機湊成的股票還要好。所以,在數年前的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中,專家就曾提到:「妳讓猴子隨機丟飛標社在股票的頁面上,他所選到的股票表現不見得比較差...,說不定反而更好!」可以看出來,其實俗稱的股票專家雖然好像看起來很有研究很專業,但是民眾往往對於他們的表現擁有過多的期待。
不只有單純的經濟學,社會心理學也會大幅度的影響股票的走勢。舉例來說,1987年十月,美國股票市場大崩盤,總共損失粗估有五千億美元之多,但是事情發生不久之後,諾貝爾經濟學得主Robert Shiller向一群非常投入於股票市場的民眾進行了一份問卷,向他們詢問究竟什麼是造成這次股票危機的決定性因素。根據那1000多位投資人的回覆,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關於股票市場的相關新聞,因為當天早上報導了一個非常強烈的下跌。也就是說,古聘價格的變動不只是受到客觀的經濟資訊的影響,還會受到其他在市場的價格變動。研究「社會比較」以及「服從」的學者提出,當人們無法清楚明確地感覺、量化自己的想法時,他們會向他人尋求建議獲支持。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往往投資人在市場不穩定時,比起穩定會受到股票新聞以及投資建議的影響這麼大。
Stanley Schachter (1987)進行了一個實驗,他給一群大學生看最緊三週的股票價格記錄,看究竟是上漲、維持穩定、還是下跌。雖然傳統的經濟學原則是,在低點買進、在高點賣出,但是調查結果發現,學生們傾向購買「正在漲價上升中的股票」並且賣出「正在下跌中的股票」,即便是頗有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學生,做出來的研究結果也是相同。
但是真的永遠都是如此嗎?也不一定,Paul Anderson(1987)人們的行為決定和得知新聞的來源有非常正向的關係。Anderson說,如果他們覺得現在市場上經濟改變已經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解釋可以運用的話,結果可能不同。Anderson創造並且使用了一個假設的模型,他在電腦上模擬了一個股票市場,他發現如果沒有相關的新聞故事可以解釋市場的動盪,受測人員通常會預測價格會受到原先的趨勢影響。也就是說,他們會在低點買入,並且在高點賣出。但是,其他一群有接受到華爾街相關資訊,為當下的經濟情況進行解釋的話,他們會反而傾向選擇利益較少的行為模式。他們會選擇購買「正在漲價上升中的股票」並且賣出「正在下跌中的股票」。因為他們認為上漲中的股票就會順著這個趨勢繼續上漲,而下跌中的也是同樣的概念。
即便是尚未發表的謠言也會有這樣的現像。Nicholas DiFonozo和Prashant Bordia 從事了一個寡票市場的模擬,讓有些受測者接受到一些許關於特定商業公司的假消息。有趣的是,參與者都說,他們覺得消息來源不可靠,有可能是造假的,所以覺得自己不願意去相信謠言,也不會因為謠言而改變自己的行為選擇。但是最後他們在模擬股票市場的行動結果顯示,他們將這些假消息視為是真的而在不知不覺下改變了自己的選擇。
不難發現,心理、感情上的因素有時候可以讓我們偏離正軌。與理性經濟選擇相反,研究發現人們常常受到擁有效應(endowment effect)的影響。擁有效應(endowment effect)指人們常常將自己所擁有東西、物品、勞務的價值更加無限放大,因為我們已經擁有它了。曾經有一個研究發現,人們對於一個曾經給予過他們的咖啡杯,會用更高的價值去看待,也認為應該用更高的錢才能買到該物品。但是相似品質相似外型的同樣東西,他們卻不見得認為這麼有價值。另外還有第二個研究,研究者觀察在澳洲的股票市場上,投資人是如何進行經濟投資,長期結果發現,銷售的那一方認為自己的股票市場價值比起購買的那一方還要高,不論現在市場的價值是多少。
作為一個投資人,一直被認為是會受到disposition effect的影響,也就是說,人們會傾向於售出太早漲價的股票,並且守著已經下跌太久的股票。(Shefrin與Statman, 1985)研究也證實了這個概念。人們會更加重視一樣東西如果他曾經花費更多金錢、心力在那上面,總而言之,人們對於一樣東西的重視和他曾經付出的量有密切的相關。因此,拿我們購買的價格當作基準點,我們更容易冒風險來規避可能的損失,而不是想盡辦法獲得最大的利益。
不只有單純的經濟學,社會心理學也會大幅度的影響股票的走勢。舉例來說,1987年十月,美國股票市場大崩盤,總共損失粗估有五千億美元之多,但是事情發生不久之後,諾貝爾經濟學得主Robert Shiller向一群非常投入於股票市場的民眾進行了一份問卷,向他們詢問究竟什麼是造成這次股票危機的決定性因素。根據那1000多位投資人的回覆,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關於股票市場的相關新聞,因為當天早上報導了一個非常強烈的下跌。也就是說,古聘價格的變動不只是受到客觀的經濟資訊的影響,還會受到其他在市場的價格變動。研究「社會比較」以及「服從」的學者提出,當人們無法清楚明確地感覺、量化自己的想法時,他們會向他人尋求建議獲支持。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往往投資人在市場不穩定時,比起穩定會受到股票新聞以及投資建議的影響這麼大。
Stanley Schachter (1987)進行了一個實驗,他給一群大學生看最緊三週的股票價格記錄,看究竟是上漲、維持穩定、還是下跌。雖然傳統的經濟學原則是,在低點買進、在高點賣出,但是調查結果發現,學生們傾向購買「正在漲價上升中的股票」並且賣出「正在下跌中的股票」,即便是頗有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學生,做出來的研究結果也是相同。
但是真的永遠都是如此嗎?也不一定,Paul Anderson(1987)人們的行為決定和得知新聞的來源有非常正向的關係。Anderson說,如果他們覺得現在市場上經濟改變已經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解釋可以運用的話,結果可能不同。Anderson創造並且使用了一個假設的模型,他在電腦上模擬了一個股票市場,他發現如果沒有相關的新聞故事可以解釋市場的動盪,受測人員通常會預測價格會受到原先的趨勢影響。也就是說,他們會在低點買入,並且在高點賣出。但是,其他一群有接受到華爾街相關資訊,為當下的經濟情況進行解釋的話,他們會反而傾向選擇利益較少的行為模式。他們會選擇購買「正在漲價上升中的股票」並且賣出「正在下跌中的股票」。因為他們認為上漲中的股票就會順著這個趨勢繼續上漲,而下跌中的也是同樣的概念。
即便是尚未發表的謠言也會有這樣的現像。Nicholas DiFonozo和Prashant Bordia 從事了一個寡票市場的模擬,讓有些受測者接受到一些許關於特定商業公司的假消息。有趣的是,參與者都說,他們覺得消息來源不可靠,有可能是造假的,所以覺得自己不願意去相信謠言,也不會因為謠言而改變自己的行為選擇。但是最後他們在模擬股票市場的行動結果顯示,他們將這些假消息視為是真的而在不知不覺下改變了自己的選擇。
不難發現,心理、感情上的因素有時候可以讓我們偏離正軌。與理性經濟選擇相反,研究發現人們常常受到擁有效應(endowment effect)的影響。擁有效應(endowment effect)指人們常常將自己所擁有東西、物品、勞務的價值更加無限放大,因為我們已經擁有它了。曾經有一個研究發現,人們對於一個曾經給予過他們的咖啡杯,會用更高的價值去看待,也認為應該用更高的錢才能買到該物品。但是相似品質相似外型的同樣東西,他們卻不見得認為這麼有價值。另外還有第二個研究,研究者觀察在澳洲的股票市場上,投資人是如何進行經濟投資,長期結果發現,銷售的那一方認為自己的股票市場價值比起購買的那一方還要高,不論現在市場的價值是多少。
作為一個投資人,一直被認為是會受到disposition effect的影響,也就是說,人們會傾向於售出太早漲價的股票,並且守著已經下跌太久的股票。(Shefrin與Statman, 1985)研究也證實了這個概念。人們會更加重視一樣東西如果他曾經花費更多金錢、心力在那上面,總而言之,人們對於一樣東西的重視和他曾經付出的量有密切的相關。因此,拿我們購買的價格當作基準點,我們更容易冒風險來規避可能的損失,而不是想盡辦法獲得最大的利益。
- 參考書目:暢銷小說Michael Lewis's (2015) Flash Boys,Shiller(2009)Animal Spirits: How Human Psychology Drives the Economy, and Why It Matters for Global Capitalism
承諾、局限、提升(commitment, entrapment, escalation)[編輯]
股票市場,就如同任何個人、團體、集團所做的決定一樣,會受到其他的社會因素的影響而改變並變得複雜。根據前面的敘述,我們發現人們往往無法等到股票賺錢之前就將它賣掉,又常常在股票已經下跌很久時卻還是一直守著那個股票不肯放棄。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據社會心理學家Shefrin(2006)所說,這個現象被稱為Get-Evenitis。在一本書「曾經投入太多了以至於無法放棄(Too Much Invested to Quit)」作者Alan Teger(1980)描述了一個情境。想像你現在正在一個拍賣會場,有一個拍賣人告訴你一張一塊錢的紙鈔即將要被售出。根據最典型的拍賣的辦法,最高的出價人會得到這個標,也就是會買到這一張一元美金紙鈔。但是這個情況不一樣,他假設第二高的出價者也必須要出他所喊出的價錢,然而,他不會獲得任何東西當作回饋。你和其他參與者被規定無法進行溝通,而最低的起標價是五毛錢。在實驗室的實驗當中,兩個參與者參與了這個拍賣。他們被給予了少量的金錢,而且他們也可以決定不要參與競標,直接離開。但是另外一個組鱉,卻進入了一個嚴重的價格上漲的輪迴。根據Teget的觀察,人們的喊價以五美金的價值一直上漲著,比起當初研究員所提供的金錢價值還要高。在一個情境下,甚至飆到了美金25元,就只為了買一張美金一元的鈔票。
我們可以發現,人們感到過分的投入了。個人和群體都被自己最初的承諾所限制,所以他們想要想盡辦法完成自己的承諾,以減少認知上的落差。因此,當我們在一個情境下,看到一個合理又有機會贏的狀況時,比起我們已經投入的,我們所需要投入的額外花費沒有那麼多時,我們往往會選擇繼續。
為什麼一個上司在推薦某一個員工之後被公司錄用時,那個上司很有可能過度正向的評價那個員工在職場的表現?為什麼NBA的籃球隊持續選擇被大家很看好的球員,即便根據他們過去的表現歡察而來好像沒有那麼的好?一個可以拿來說明的理論是上升理論(escalation effect)。這個理論告訴我們,人們會持續接受失敗的投資以規避損失,但是卻事實上累積了更多的損失。
我們可以發現,人們感到過分的投入了。個人和群體都被自己最初的承諾所限制,所以他們想要想盡辦法完成自己的承諾,以減少認知上的落差。因此,當我們在一個情境下,看到一個合理又有機會贏的狀況時,比起我們已經投入的,我們所需要投入的額外花費沒有那麼多時,我們往往會選擇繼續。
為什麼一個上司在推薦某一個員工之後被公司錄用時,那個上司很有可能過度正向的評價那個員工在職場的表現?為什麼NBA的籃球隊持續選擇被大家很看好的球員,即便根據他們過去的表現歡察而來好像沒有那麼的好?一個可以拿來說明的理論是上升理論(escalation effect)。這個理論告訴我們,人們會持續接受失敗的投資以規避損失,但是卻事實上累積了更多的損失。
社會心理學研究設計[編輯]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採用發展良好的一組方法來回答社會行為的問題。這種方法可以分為三準類型:觀察法、相關法、實驗法。每一種方法都可以用來探討具體的研究問題,但是其方法都各有優、缺點。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創造力部分來自選擇正確方法,盡力提高其優點,減少其缺點。
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描述社會行為。[編輯]
想要成為敏銳的人類行為觀察者,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如果目標是描述一群人或抹一類行為,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非常有效用。這種技術讓研究者可以觀察和記錄行為指標或印象。則觀察法的形式有非常多種,取決於研究者所尋求的內容、是否涉入或跳出所觀察者,以及他們是否將結果量化。
實例
- 民族誌(ethnography)。研究者嘗試從內部觀察某一團體或文化,而不施加任何既有概念。民族誌是文化人類學著主要方法,也就是探討人類文化和社會的研究,當社會心理學家將焦點拓展到不同文化的社會行為,可運用民族誌來描述不同文化,以及產生有關心理原則的假說。採用民族誌的關鍵在於避免強加自己自己既有的觀念於團體,而嘗試了解被研究對象的觀點,研究者有時想要運用觀察法來驗證特定假說,但是在這樣的研究裡,建立評分者間信度(interjudge reliability)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由兩個人以上獨立進行觀察和編碼資料所得到的一致性,當兩位以上獨立評分者得到相同的觀察結果,研究者就可以確保觀察並非某個人的主觀、扭曲印象。
- 檔案分析(archival analysis)。觀察法形式之一,研究者檢驗某一文化當中已經累積的文件或檔案(例如:日記、小說、雜誌、新聞),能讓研究者描述該文化當中的檔案內容。例如,有一位研究者探討報攤和一般書店販賣之成人版平裝小說的色情內容(Smith,1976)。另一位研究者分析網頁上張貼的照片(Mehta,2001)。研究顯示許多色情書刊參雜男性使用暴力(肢體、心理或黑函),強迫女性從事不情願的性行為。對女性的攻擊是部分(並非全部)色情書刊的主題。以檔案分析為主的觀察研究能夠讓我們了解社會大眾心理的價值觀和信念。
觀察法的限制[編輯]
觀察法存在某些限制。某些行為難以進行觀察,因為他們很少發生或者在私底下才會發生。例如,Latané和Darley如果選擇採用觀察法來探討旁觀者人數對於助人意願的影響,可能仍沒有答案,因為緊急事件很少發生,預測它們何時發生又很困難。相反地,Latané和Darley可能運用檔案分析——例如檢驗犯罪案件的新聞報導,計算旁觀者人數及幫助受害者的人數。然而研究者很快就會遇見新的問題:每位新聞記者都提到在場的旁觀者人數嗎?數目是否正確?新聞報導是否涵蓋所有幫助的形式?由此可見,資料非常雜亂,研究者在進行檔案分析時,需要仰賴原始素材編輯者的善意,但是新聞記者撰寫報導的目的與研究者不同,可能並未包含研究者需要的所有訊息。或許更重要的是,社會心理學家不僅想要描述行為,也想要預測和解釋其行為。
相關法(correlational method):預測社會行為。[編輯]
相關法意旨有系統地測量兩個變項,並且評估他們之間的關係——如何從抹一變項預測另一變項。研究者計算相關係數(correlational coefficient)以檢視變相之間的關係,這種統計係數可以評估從某一變項預測另一變項的程度——例如根據人們體重是否可預測身高。正相關表示某一項數值增加,則另一個變項數值也增加。身高和體重之間存在著正相關。負相關表示某一變項的數值增加,則另一個數值減少。兩個變項之間也可能完全無關,所以研究者無法從某一遍相中來預測另一變項。
實例
- 調查(survey)。相關法通常運用於調查(survey),也就是研究者要求代表性樣本當中的個人(通常匿名)回答有關其態度或行為之問題的研究。調查是測量態度的簡便方式;例如,人們可以經由電話回答他們最近選舉當中支持的候選人,或者回答對各種社會議題的感受。研究者通常將相關法運用於調查結果,根據人們回答某些問題的答案來預測其他反應,心理學家通常運用調查來了解社會行為及態度。調查的另一項優點是能夠取得母群的代表性樣本,調查結果應能反映出一般人的反應才是有用的,而不是實際參與調查者〔稱為樣本(sample)〕的反應。調查研究者不遺餘力確保參與者具有代表性。他們選擇的樣本在研究問題的重要特徵(如年齡、教育背景、宗教、性別、收入程度)上可以代表母群。研究者也使用了隨機抽樣(random selection),由母群中選擇參與者,這是確保樣本可以代表母群的方法,母群當中每個人被選擇成為樣本的機率相等,只要經由隨機抽樣來選擇樣本,就可以確保其反應大致符合全體母群。
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回答因果關係。[編輯]
實驗法為唯一可以確定因果關係的實驗方法。研究者有系統地安排事件,讓人們產生特定的經驗(例如與其他目擊者一起或單獨目睹意外事件)。實驗法式社會心理學研究最常使用的方法,因為它能讓實驗者作出因果關係的推論。實驗法必然包含研究者直接介入,研究者謹慎地改變情境的某一層面(例如團體大小),檢視此一層面是不是待探討行為(例如人們在緊急事件時的助人行為)的原因。
實例
- 自變項與依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dependent variable)。目擊緊急事件的人數是Latané和Darley(1968)研究當中的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由研究者改變,以檢視對其他變相之效果的變項。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是研究者所測量,用以檢視是否受到自變項所影響的變項。研究者假定依變項缺覺於自變向的成度高低,換言之,依變項缺覺於自變項。Latane和Darley發現,自變項(旁觀者人數)確實對依變項(旁觀者是否助人)造成影響。當其他參與者相信其他四人發病時,只有31%提供協助;當參與者相信只又另外一人知道有人發病,助人行為提高到62%;當參與者相信自己是唯一聽到發病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會提供協助(85%)。這些結果顯示,旁觀者人數強烈地影響助人比例,然而,這並不表示團體人數是影響人們助人決定的唯一因素。畢竟,己屎有四位旁觀者,仍有三分之一參與者提供協助;相反地,當參與者認為只有自己是目擊者,仍有某些人未提供協助。顯然,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助人行為——旁觀者性格、先前目擊緊急經驗世間的經驗。但是 Latané和Darley仍成功地找出影響助人行為的重要因素:人們認為在場的旁觀者人數。
- 實驗的內效度(internal validity)。除了自變項之外維持其他的實驗條件相同,稱為「內效度(internal validity)」。Latané和Darley謹慎地維持很高的的內效度,確保每個人目擊相同的緊急事件,他們預先錄製其他參與者與受害者的談話,然後經由對講機播放錄音帶。在實驗裡,除了旁觀者人數之外,還有一項關鍵差異:各組的參與者並非同一群人,或許助人行為的差異出自於參與者特徵,而非自變項。屬於唯一目擊者狀況的人可能跟其他組別參與者有所差別,因此他們較可能助人。如果任何一項可能性為真,我們就難以下結論說,旁觀者的人數導致助人行為的差異,而非參與者的背景變項。所幸,有一種技術能夠讓實驗者縮小參與者之間的差異避免影響結果:隨機分派(random assignment to condition),讓所有參與者參與任何實驗組別的機率皆相等;經由隨機分派,研究者可以確認,參與者的性格或背景變相平均地分布於不同組別。進行資料分析時必須考慮機率水準(probability level,p-value),也就是根據統計技術所計算出,實驗結果純粹出於機率,而非自變項的可能性小於5%,則表示結果達到顯著水準(值得信任)。綜合來說,良好實驗的關鍵在於維持很高的內效度(internal validity),其定義為確保自變項影響依變項,且為唯一影響之因素。如果內效度很高,表示實驗者可以判定自變項是否影響依變項。
- 實驗的外效度(external validity)
實驗法雖然有這些優點,但也有一些缺點。為了控制情境而將人們隨機分派,以及排除外在變項的效果,使得實驗情境多少有些人為做作,不符合真實生活之處。例如,有人可能認為Latané和Darley根本偏離原本的研究靈感來源,也就是Kitty Genovese謀殺案。在大學建築裡參與實驗研究時目擊有人發病,跟都會人口密集社區裡的殘忍謀殺案有何關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跟其他人透過對講機討論嗎?參與者知道自己參加心理學實驗,這一點是否影響他們的行為?這些重要問題跟外效度(external validity)有關,也就是研究結果可以類推到其他情境和其他人的程度。請注意我們所討論的是兩種可類推性,我們可以從實驗者建構的情境類推到真實生活情境的程度(跨越情境的可類推性),以及我們可以從參與實驗者類推到一般人的程度(跨越人群的可類推性)。針對跨越情境的可類推性,社會心理學研究有時被批評在人為情境當中進行,無法類推到真實生活——例如,大學裡的心理實驗。社會心理學家相當重視這個問題嘗試要提高結果的可類推性,因此盡可能讓研究具有真實性。然而人們在日常生活裡較少處於實驗室情境,就像Latané和Darley經由對講機進行私人問題的團體討論。相反地,心理學家希望擴大研究的心理真實性(psychology realism),也就是實驗引發的心理歷程類似於日常生活之心理歷程的程度(Aronson, Wilson, & Brewer, 1998)。如果人們涉入真實事件,可以強化實驗的心理真實性。為達到此一目的,實驗者通常告訴參與者表面故事(cover story)——經過掩飾的研究目標。例如,Latané和Darley告訴人們:他們所參與的是大學生個人問題的討論,然後演出一場緊急事件。如果告訴人們下列說法其實更容易:「瞧,我們所感興趣的是人們對緊急事件的反應,所以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會演出一場意外,然後看看你的如何反應。」你一定會同意,上述程序的心理真實性很低。在真實生活裡,我們從不知道緊急事件何時發生,也沒有時間規劃自己的反應。如果參與者知道緊急事件即將發生,所引發的心理歷程跟真實緊急事件必然極為不同,因此降低心理真實性。為確保實驗結果代表一般母群的唯一方式,是從母群隨機抽樣。理想上,實驗的樣本應該得自隨機抽樣,就像調查一樣。社會心理學家逐漸採用多元母群和文化的對象進行研究,有些來自網際網路(例如Lane, Banaji, & Nosek, 2007)。
- 實地研究
增加外效度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進行實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s)。在實地實驗裡,研究者在實驗室以外的自然情境裡探討行為。如同實驗室實驗一樣,研究者控制自變項的發生(例如團體大小),以檢視它對依變項(例如助人行為)的效果,而且將參與者隨機分派至不同狀況,故實地實驗的設計與實驗室實驗相同,不同的只是在真實生活情境進行,而不是實驗室的人為情境。此外,實地實驗的參與者並不知道自己所遭遇的事件其實是實驗。上述實驗的外效度很高,因為它發生在真實世界,以真實人群為對象,通常比大學生樣本更加多元化。
- 重複驗證及後設分析(replications & meta-analysis)
重複驗證(replications)是實驗外效度的最終驗證。只有藉由不同情境﹑不同母群進行研究,才能夠決定結果的可類推性。針對同一問題進行多次研究。結果通常有些變化。例如,有些研究可能發現旁觀者對助人行為有所影響,有些研究則否。我們如何理解此一現象?旁觀者人數究竟是否有效果?所幸,後設分析(meta-analysis)的統計技術可以計算兩個以上研究的平均結果,以檢視自變項的效果是否可靠。
- 基礎研究vs.應用研究(basic research vs. applied research)
基礎研究(basic research)的目的在於找到人們行為動機的最佳解答,且純粹出於求知好奇的理由。研究者並不想解決特定的社會或心理學問題。相對地,應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的動力在於解決特定社會問題。此時,建立行為理論只是次要目標,它主要是為了解決特定問題,像是緩和種族歧視﹑減少性暴力,或者阻止愛滋病蔓延。
參考資料: 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 著,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李茂興 譯(2015). 社會心理學 原書第八版。 臺北市: 揚智出版社.
最新研究[編輯]
本章以下節次將透過社會心理學期刊的最新研究來探討個人的社會認知與其對行為的影響。
一、人際關係——幽默感與社交[編輯]
幽默以及她帶來的笑聲在我們每日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而大部分的幽默產生於人際互動 中。2013年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一篇〈I. 探索幽默的應用在最初的人際互動中產生的人際 關係影響〉,便是探討幽默感與社交情境的關係。 幽默感能促進社交,增加好感,這是當然之理。然而,研究者發現其實幽默感與好感是交互 作用的,除了幽默感能增進好感以外,與有好感之人相處也會讓人更加幽默。 為了研究幽默感與社交的關係,設計了以下實驗:實驗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雙方(不 認識、初次見面的)受試者被要求向對方完成自我揭露的任務,之後為對方評分,而其中包 含幽默度。第二部分是在兩個異性受試者一同參與任務,而任務分為幽默或不幽默的情境作 為對照。 兩個結果均證實,幽默感與人際互動具正相關,因為對方幽默感的表現會使自己得到被喜 愛、肯定的訊號,而享受彼此間的互動,因而有雙方互動上正面的影響。幽默感也會使得原 先不熟識的人之間較容易產生親近感,而這些結果在性別間並無差異,顯示幽默感的這個效 應與異性互相吸引的效應無關。 I. Stanislav1 Treger,Susan Sprecher,Ralph Erber(2013).Laughing and liking: Exploring the interpersonal effects of humor use in initial social interac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Oct2013, Vol. 43 Issue 6, p532-543. 12p. 2 Diagrams, 3 Charts.
二、社會影響[編輯]
社會提供多種環境刺激,會影響人們的心理與行為,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揭露人們如何感知 這些社會刺激並做出反應。 根據《英國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於2016年3月的〈II.壞人更少受社會痛苦所苦:道德狀態影響 他人對社會痛苦的判斷〉一文,人們在社會環境中時常會目睹他人遭受社會性或生理性的痛 苦,而對此採取行動的第一步便是偵測他人受苦的程度深淺。目前已知觀察者及受苦者的多 種特性,諸如種族、性別及政治觀點等,都會影響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而其研究旨在探討 被觀察者之道德狀態如何影響人們對其痛苦的判斷,進行了四項實驗,並指出觀察者的若干 特點會影響人們對他人痛苦的同理心。 有鑒於道德之於社會判斷所扮演的關鍵重要角色,此項研究調查了人們對他人的社會及生理 上痛苦感受的判斷,是否如函數般隨著道德狀態而改變。 研究一中,實驗控制了未知第三人的道德特質,並發現受試者對於那些被描述為缺乏道德狀 態的第三人,較少呈現社會性痛苦。 研究二中,增加了一項控制變因,在沒有提供被觀察者道德品質資訊的情況下,結果顯示出 道德對判斷社會痛苦的影響,大大的受到被觀察者缺乏道德特質的描述影響。 研究三揭露道德的具體角色,當作為另一個評量面向(如能力)的資訊時,其對痛苦的判斷沒有 影響。 研究四則顯示被感知為缺乏道德品質的社會目標,相較於被感知為高道德者;因為他們被觀 察者感知到較少的人性,所以被視為經歷較少社會痛苦。 結果顯示,對於(被認為是)道德狀態較低落者,人們對於他們感受到的社會性痛苦,也就 是人們對他們的同理心,是較少的。 II. Paolo Riva, Marco Brambilla,Jeroen Vaes(2016).Bad guys suffer less (social pain): Moral status influences judgements of others' social sufferingBritish.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 March 2016, 55(1):88-108
社會規範(social norms)[編輯]
1.社會規範是一種常見的社會影響,指的是社會要求人們在某種特定的場合下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的規則,包含法律、道德、習俗等等,例如:當我們在教室的時候,往往會盡量壓低說話的聲音,這個就是社會要求我們在某個特定的場合(教室)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不該大聲聊天)的規則。
2.人們通常是透過學習來了解社會規範,例如:我們之所以不會在教室裡大聲講話,很可能是因為在我們小時候就經常被老師或是父母告誡不能在教室裡做的事,我們便從父母和師長學習到了教室裡的社會規範,或是當我們搭捷運時,看到了捷運車廂內的宣導影片,知道原來捷運站和車廂內不能飲食或嚼食口香糖,我們就是從影片中學習到了搭捷運的社會規範。我們透過學習來熟悉社會規範可以想像成我們透過各種媒介學習到社會文化對於某件事的價值觀,就如同我們對人事物的信念、價值觀是運用學習的方式獲得一樣,我們也需要藉由他人的教導和自身的觀察來習得社會對於不同情境下對於我們的期待和價值觀,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社會化的過程習得社會規範。
3.社會規範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實際規範,另一個為禁令規範,實際規範(descriptive norms)指的是大多數人在某個情況下會做的事,例如:當大部分的人在同學生日的時候會祝福對方生日快樂時,就會形成一個社會規範,要求人們在同學生日的這個情境下應該要恭喜她,這可能是因為當大部分人都會在特定情境做特定行為時,人們往往會形成一個認知基模,當多數人都具有這個認知基模時,不只是這些人會遵循自己的基模而做這些事,其他不服從的人也會因為和大部分人的基模不同而受到負面的影響,以剛剛的例子來說便像是被質疑為甚麼不幫他人慶生,是不是個不重視朋友的人等等,而為了避免這些負面的影響,人們只好遵守共同規則,所以就有更多人會在特定的情境下做某種特定的事,進而讓更多人們學習到更深刻的認知基模,而其他人們就更不敢違背這個規則,不斷循環,最終形成社會規範。而禁令規範(injunctinve norms)則是指有被明確指出來的的社會規範,法律便是一例,還有像是當你幾個要好的朋友們都跟你說上課應該要認真,這時候就可能會對你造成一種壓力讓你乖乖學習,這種類型之所以能成為社會規範應該是因為禁令規範往往會給人帶來明確的壓力甚至是法律的制裁,上述的例子中,朋友可能就會因為你上課睡覺而認為你和他差異太大而不和你做朋友(詳見人際關係段落有關相似性的介紹),因此令人們會遵守這些規則,而我們於實際規範中介紹的原因也是可能的理由之一。
4.一個明顯的社會規範就是回饋(reciprocity),指當一個人受到他人正面的對待時,往往會正面的回應對方,例如當店員在帳單上附贈一顆糖果,他平均會獲得更多的小費,這個現象在各個文化當中都很常見,或許是因為無論在哪種文化之下,當受到正面回應時以正面的態度回饋對方都有助於建立起友善的關係,而這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因此社會會認為回饋具有較高的價值,使的回饋便成很重要的社會規範,而人們便透過學習習得了這個基模,另一種解釋可能是當我們對某人比較好時,他的心情便會比較開心,因此對我們的態度就會比較好,於是有較為正面的回應(態度會受到情緒和周遭環境的影響,詳見態度段落)。
5.不同文化下的往往會具有不同的社會規範,因為不同的文化會具有不一樣的信念、價值觀和態度,自然會發展出不一樣的規範,例如華人可能有清明節要掃墓的習慣,但西方國家的人不一定有,而信奉基督教人口較多的國家可能會過聖誕節,但可能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地區就不那麼重視。
6.因為社會規範經常是人們處裡社會資訊的基模,加上社會規範具有強制力使遵守的人很多,使的這個基模準確率非常高,因為大部分人都會遵循,這使得社會規範具有分析和預測的效果,進而發揮穩定社會的功能,例如:當你走在路上或是在上課時,由於人們可以預測在我周遭的人不會傷害我,因此才能放心的散步和聽講。
7.當一個人對某個團體的歸屬感十分強烈時,就被稱作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這時這個人會強烈的遵守這個團體自身所訂定的社會規範,例如當一位學生他的好朋友們全部翹課時,他就很可能會一起逃課,因為這位學生比起受到違反一般社會規範(要專心上課)的處罰(可能被老師責罵),更不願意承擔違反自己所在意的朋友圈的社會規範(一起翹課)的後果(被討厭等等),這個例子便顯示了當人們處於去個人化的狀態下,可能會因為受到該團體的社會規範影響而做出違反其他規範的行為,像是當全班都在特別霸凌某位同學時,你可能也會覺得沒差,甚至一起欺負他,而且當一個人越不容易被認出時,這種現象會越明顯,或許和這會使人們更容易規避責任或是更沒有自覺自己的獨立性導致去個人化更加嚴重,例如在匿名的網路世界,言語霸凌可能會更嚴重。
社會神經科學[編輯]
社會心理學關心人的想法、感受和行為如何受到真實或想像他人所影響,大多數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範疇只有想法、感受和行為。然而,人類是有機生物,社會心力學家逐漸對生物歷程和社會行為的關聯產生興趣,其中包括賀爾蒙與行為、免疫系統、人類腦部之神經歷程的研究。為了探討腦以及它與行為的關聯,心理學使用精緻複雜的技術,包括腦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將電極貼在頭皮上用以測量腦波的活動;功能性核磁共振顯影(fu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將人們置於掃瞄器內,測量腦部血流變化。社會心理學家要求參與者思考和處理社會訊息,同時進行測量,找出腦部不同種類活動跟社會訊息r處理之間的關聯。這類研究開啟了腦與行為的鹹恩探索領域。(Chiao et al.,2010;Harmon-Jones & Winkielman,2007;Lieberman,2007)。
資料來源: Elliot Aronson,Timothy D. Wilson,Robin M. Akert(2015)。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李茂興 譯。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 8th ed.,台北市:揚智出版社。
四、如何減少自我中心主義[編輯]
自我中心主義(egocentrism)在現代社會非常常見,人們常以為自己於他人眼中很特別。有關 自我中心主義的研究有許多,例如有關注其原因者,認為其肇因於失敗的定錨(anchoring)與自我調整。儘管深知現實世界跟自己眼中的世界不同,人們仍然失敗於自我調整,以第一人稱視角看世界,因此造就自我中心主義。 然而,關於如何減少自我中心主義的研究並不多。2015年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一篇〈IV.觀察中的自我:透過專注冥想減緩自我中心主義〉,指出透過以第三人稱視角來看自己,能夠減緩自我中心主義,而專注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又譯正念冥想或內觀冥想,然而原文用心感知、專注於某件事物,故翻專注冥想)能幫助人轉換視角(vantage-point shift),以第三人稱視角看自己,故為有效方法。實驗比較三組人冥想、專注冥想(告訴他要專注於呼吸,盡量不要有別的念頭)、不冥想後,看見特定衣服所見的想像(有些人看見鏡中穿該衣服的自己、有些人以自己眼睛視角故其實看不到穿該衣服的自己、有些人看見他人穿著該衣服),來觀察受試者視角的變化。結 果顯示,經過專注冥想的人確實比較能夠以第三人稱視角看自己,對減緩自我中心主義有幫助。
除了減少自我中心主義以外,專注冥想還有其他好處。有研究指出專注冥想能幫助認知與行 為表現,而且能減緩如憂鬱、焦慮等等問題。所以靜下心來專注冥想是有益身心的活動。
IV. Marius Golubickis,Lucy B.G. Tan,Johanna K. Falben, C. Neil macrae(2015).The observing self: Diminishing egocentrism through brief mindfulness medit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June 2016, Vol. 46 Issue 4, p521, 7 p.
六、暴露在性別歧視下可以降低固有的性別刻板印象與偏見[編輯]
「性別」,是現今鬧得沸沸揚揚的議題,而「性別刻板印象」,在當今仍舊影響著社會。根據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於2015年9月的一篇〈VI. 暴露在性別歧視下可以降低固有的性別刻板印象與偏見〉中揭示:原來,個人對性別角色的看法,不只受到生長環境的左右,更與生理性別相關。
實驗一表示,無論是暴露在1親善型或2敵意型性別歧視)下,女性都會表現出較弱的性別刻板印象(相對於暴露在無性別歧視環境者)。但對男性則無影響。
實驗二的設計概念為:性別歧視環境如何減少女性固有的性別刻板印象,透過強化女性和能力的關係,或弱化女性與溫暖事物的連結(如:玩偶),抑或兩者皆是。結果指出: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的女性對女性化的名字、能力反應較快;反之,沒有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的女性則對男性化的名字、能力反應較快,但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的女性對於同時含女性化、男性化的名詞反應一樣快。因此,結論為兩者皆是。
整個研究的結論如下:
- 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並不會增加對刻板印象的聯想,反而會增加3準確性定向控制過程(accuracy-oriented control process),並改變女性反應的傾向
- 若最近無暴露在性別歧視環境下,女性較不會對抗性別刻板印象;若長期遭受性別歧視,女性則會更有動力的駁斥性別刻板印象
- 女性利用改變當其被視為次等(能力差)而不是優勢(溫柔、溫暖)的反應,來減少固有刻板印象,這也會影響女性在工作上的表現(將女性放在好的位置來反對性別刻板印象)
- 男性對性別歧視反應不明顯的原因:通常為優勢族群的他們,常常被視為是有偏見的,因此他們逐漸學會控制在各種情境下對偏見的反應
- 人們很難反抗親善型性別歧視(相對於敵意型性別歧視)
- 暴露在親善型性別歧視下仍然會減少女性的自信心,也可能損害女性在工作上的表現,因此女性也可能會積極地爭論善意的性別歧視。
VI. Miguel R.Ramos,Manuela Barreto,Naomi Ellemers,Miguel Moya,Lúcia Ferreira,Jimmy
Calanchini(2016).Exposure to sexism can decrease implicit gender stereotype bia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June 2016, Vol. 46 Issue 4, p455, 12 p.
註1:親善型性別歧視則傾向於幫助女性,在主觀上對女性抱持正面情感,但仍是以性別刻板印象及固定角色來看待女性,表面上看起來是愛護女性,但其根源卻是男 性主導的傳統信念,其結果對女性也會構成傷害。
註2:敵意型性別歧視與偏見之概念雷同,它是一組貶抑女性的信念、態度或刻板印象,同時伴隨敵意的情緒,即女性若違反傳統性別角色,則抨擊且懲罰之。
註3:即面對負面事物時有正向的思考,也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
七、社會認同促進生活福利因為他們滿足全面性心理的需求[編輯]
出自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於2016年4月的<VII. 社會認同促進生活福利因為他們滿足全面性心理的需求>VII. Katharine H. Greenaway,Tegan Cruwys,S. Alexander Haslam,Jolanda Jetten(2016).Social identities promote well-being because they satisfy global psychological need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Apr2016, Vol. 46 Issue 3, p294-307. 14p. 實驗一: 測試我們對就讀心理系最後一年且正在寫畢業論文學生的4縱向比較假設,當他們正在壓力最 大的一年,也正是學生最容易出現憂鬱症狀的時期。我們調查了在學期初的學生和寫了七個 月的畢業論文的學生,若社會認同作為給予滿足需求的來源,那麼獲得這種資源的人某種程 度上應該會有正向的幸福結果出現。 結果:實驗結果支持我們對社會認同的獲得滿足全面性心理需求的假設,並且這個過程與降低 沮喪感相關,這些影響不僅僅侷限在一個特定的需求。更特別的是,我們發現隨著人們獲得 一個重要的社會認同,全面性心理需求的滿足也跟著增加,並且這樣的需要滿足更調解了獲 得認同在減低沮喪感的影響。 實驗二: 用兩種方式評估認同的獲得和失去,第一個是藉由引進框架操作讓參與者思考關於認同感移 轉的觀念,從獲得一個新認同或失去一個舊有認同的概念來轉移;第二個則是使用一些比較 分離性的方法去評估獲得認同與失去認同。這些方法讓我們可以評估這些需求滿足與生活福 利在架構上獨立的影響。結果:實驗結果提供了一些證據支持認同感的獲得與失去對全面性心理需求有著相反影響的假 設,並且也影響著沮喪感。 結論: 社會認同會促進生活福利的原因可能是他們滿足基本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在歸屬感、自尊 心、控制欲、有意義的存在上。一個5縱貫性研究顯示,認同感強度的獲得與需求滿足的增加 相關;另一個6橫斷面研究顯示,社會認同的獲得與失去預測了個別對需求滿足的增加與減 少;最後,一個實驗表示,與控制因素相對,社會認同的獲得增加了需求滿足,而社會認同 感的失去則減少它。 註4:縱向比較即時間上的比較,就是比較同一事物在不同時期的型態,從而認識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 註5:縱貫性研究是指對一群研究對象進行長時間觀察或蒐集資料的研究方式,主要為探討研究對象在不同時期的演變,目前已越來越普遍用於測量變化及解釋因果等 研究。可以觀察事件發生時間的順序,探討隨時間變化的變項,有助於掌握社會變化。 註6:橫斷面研究指在同一段時間內,觀察或實驗比較同一個年齡層或不同年齡層的受試者之心理或生理發展狀況,能夠較快速且全面地瞭解特定事件或群體的特徵、 現象與各層面的狀況,亦能進行比較。
八、越好的家庭認同---非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連結---成就越好的健康[編輯]
有非常多來自各學門的研究證明,參加並參與社群團體(如家庭、部落、運動團體)對於人類的 經驗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社群團體在近乎所有人的生活中佔了中心的角色,隨著多數研究員 著重於社會取向的存在所提供的關鍵性演化效益,這樣社交上的獲益開始在每天生活中被看 見。許多與心理學、精神病學、藥學上的研究現在提出,有統整的社會性生活提供無數與健 康相關的好處,比如更能抵抗病毒或是不容易憂鬱。 實驗: 在the University of Valencia尋找了200個大一的學生和6個大三的學生(Mage = 21.02 years,SD = 2.09, range = 18–25),完成調查問卷兩次,分別是九月中(T1)和隔年的五月中(T2),中間間隔八 個月。家庭認同是使用four-item Group Identification Scale來評估(比如:我感受到家庭的羈絆, 1=我完全不認同,7=我完全認同)。家庭聯繫則是由三個問題來評估,第一個問題是家庭成員 中平均有幾個人是每天都會面對面談話,第二個問題是家庭成員中平均有幾個人是每天都會 電話談話,第三個問題則是平均一個月與家庭相關活動(如晚餐、旅遊)的數量。 結論: 團體是人生存在的中心,人們一出生就是特定團體的成員,並且在一生中持續屬於這些團 體。研究顯示主觀的團體認同是致那個團體相互吸引和相互支持的前提。此研究證明,家庭 認同在健康上有正向的影響,並且這樣的影響並不會因為與其他家庭成員人際關係的交流而 減少,因此,我們相信,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去了解社會存在與健康的相互關係。
九、團體成員間最恰當的溝通頻率[編輯]
團體(group)v.s.團隊(team)
團體與團隊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存在綜效(positive synergy),意即一群人聚在一起,是否有發揮1+1大於2的效果。一群聚在一起無所事事的人只能被稱為團體而不能被稱為團隊。如何才能使團體發揮綜效,成為一個團隊?
- 訊息交換的頻率要適當
Ethan Bernstein, Jesse Shore and David Lazer 在2018年發布了一個實驗研究的結果。他們使用旅行推銷員問題(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作為團體要出的任務,這種問題是要找到推銷員在各個城市之間推銷所要走的最短、最佳路徑。他們將參與實驗者分成三種型態進行這樣的任務,並進行17個解題回合。1)一個團體(三個人組成)中的個人獨立工作,團體成員間無任何訊息交流,彼此間沒有鏈結(No ties,NT組);2)團體中的成員(三個人組成)在每個解任務的階段就提出自己的進展,讓其他人參考,團體成員間頻繁溝通,鏈結緊密(Constant ties,CT組);3)團體成員(三個人組成)只是間歇性(Intermittent ties,IT組)的(在第4、7、10、13、16回合)取得其他團體成員有關這個任務的想法和成果。研究結果顯示,團體成員單獨工作(NT)相較於密切合作(CT)的方式(2 的方式)比較常找到最佳路線安排的解方(100 個出任務的團體中 44.1% vs 33.3%),但是平均的表現是比較差的。第三種團體合作方式,也就是間歇性的溝通(IT)是表現最好的,他們找到最佳解的次數和單獨作業的方式一樣(48.3%),但是平均表現最佳。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團體成員有機會聽到不同的意見、不同的做法,促使他們可以思考改善他們自己方案的方向,看見自己的限制,即便其他成員提出的建議是不好的或不成熟的意見都是有幫助的。作者認為在團體合作時,積極密切互動、公開透過所有資訊並不是最好的。應該先讓每個人個別發揮自己的才華,有時間自己想清楚問題,然後有一些機會間歇性討論,了解自己的優點和限制,才能夠產生集體最大智慧。實驗連結:http://www.pnas.org/content/115/35/8734
十、情緒商數對工作績效的影響[編輯]
一份研究發現策略與決策管理任務中表現最好的學生更可能會在過程中透過管理自己的情緒。[24]另一份相似的研究發現越能夠分辨、理解他人的情緒者,越能夠做出有效益的投資。[25]還有一份有趣的研究,分析了11位美國總統,發現情緒商數相關的能力是使他們表現得較成功或較失敗的關鍵。[26]
然而,在我們知道情緒商數和工作績效之間的關聯之後,想必很多人會產生疑問:那就是我們究竟該如何提升我們的情緒商數呢?而Daniel.Goleman先生(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將情緒智力分為五個層面,而五個層面分別為「自我察覺」、「自我規範」、「動機」、「社交技巧」和「同理心」。由於這五個層面在職場上分別有著自己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所以領導發展公司的創辦人—Marcel.Schwantes先生,針對其中四個層面(除了動機以外的四個),提出它們之所以值得學習和精進的原因,以協助人們在職場上的發展和進步。
a.自我察覺: 換句話說就是了解自我的情緒狀態。根據Daniel.Goleman在《EQ》一書裡面提出的看法和他的理論,自我察覺是一個人建構自身情緒智力金字塔的第一項條件,我們應該要了解自身情緒之所以生成的原因,知道自己所能夠承受的極限、能夠意識到自我的需求,這兩項都是在職場上很重要的事項。 許多人在職場上常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盡量避免表達自身真實的負面想法,然而,過度的壓抑負面情緒可能會產生無法預期的負面結果,因此在遇到無法負荷或超出自身極限的不合理命令時,懂得如何適時且理性的捍衛自己的權利,是每個人在職場上的一個重要課題。
b.自我規範: 換句話說就是保持自我的理性,不被負面情緒所控制。Marcel.Schwantes先生認為:正常情況下,情緒管理以及自我規範可以減少同伴、合作者之間多餘的紛爭,讓團隊維持正常的運作並繼續理性的溝通、合作。然而,有的人提出不同的觀點,認為其影響只局限於讓會議或是工作維持持續的運作,並保持團隊中溝通的流暢性,並不表示團隊中的成員或整個團隊能夠藉由此方式來獲得更好的主意或想法。 然而,根據情緒智力金字塔的顯示,具有高度情緒管理和自我規範能力者,較容易創造並維持友善且公平的工作環境,而且能夠降低發生無法預期的變化之可能性,使得不論整個團隊或個人的生產力皆於無形之中提升,間接地影響其他工作夥伴,甚至擴及整個工作團隊,因此有助整體發展,並確實可以為團隊帶來正面的效果。
c.社會技巧 簡單來說就是在遇到無法預期的變化時,如何處變不驚,並讓情緒保持彈性。理所當然的,在職場上總是充滿許多未知且無法預期的變化,而為了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我們必須要具備能迅速地調整狀態和情緒的能力,讓自己能夠適應職場上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以及不可預測性,而這種能力正是情緒智力金字塔中關於社會技巧的展現。 具備高度社會技巧者,他們不但懂得如何改變自身的外在行為,使自己能夠應付突如其來的轉變,更可以適當的調適自己的心境、情緒,具有面對變化的高強度彈性與適應力。 而在調適心境方面,具備高度社會技巧者更可以著眼於當下,能夠盡己所能、決定好優先順序、處理此時此刻發生的變化,而且較不容易被過去曾經發生的失敗所束縛,反而能夠以此經驗作為借鑒,學習並警惕,避免自己重蹈覆轍,較有能力消除妨礙自己前進的問題、阻礙。
d.同理心 換句話說就是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的能力。由於同理心可增加團隊中人與人情感的連結和交流,進而使團隊合作更加緊密且穩定,因此具有同理心的人,較具有維持良好工作關係的能力,由此進而較能維持團隊穩定的運作,而根據研究顯示,同理心正是讓組織表現能力提高的最重要因素。 富有同理心之人也更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理解對方所遭遇到的情況或挑戰。如此一來,當對方受到挫折時,富有同理心之人較能夠理解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和擁有的情緒,而這些能力讓富有同理心之人比較有機會協助遭遇困難之人提出更精闢到位的見解或想法,不但可以藉由此行為來提升個人間和團隊整體的氛圍及默契,除此之外,也能夠間接地促使工作團隊更有效率地朝目標前進。
十、復仇行為[編輯]
關於復仇行為的解釋與理論分為兩個假說,分別是comparative suffering hypothesis和understanding hypothesis。前者認為,只要加害者有受到懲罰,不論那樣的懲罰是否真的是復仇,即便是命運天意(fate)只要加害者有痛苦到就能滿足受害者的復仇心。後者認為,受害者需要讓加害者知道這樣的痛苦是肇因於之前他對受害者的不好而導致,這樣受害者才能有復仇的感覺。本篇論文就在研究哪個理論是正確的。
實驗設計如下:受試者會和一名電腦上的實驗同謀一起進行遊戲,最終他們都會拿到10歐元的獎勵。接著他們會各自說明自己想要分配獎金的方法,研究者會留下願意5/5分帳的受試者,但實驗同謀會選擇9/1分帳,因此最終受試者大致就只能拿到2.5歐元(1/4的總額)。接著實驗者會詢問受試者要不要進行復仇,並依此分為non-revenge組和revenge組。同時,要求受試者填寫一份LDT測驗,其中分為三項文字:aggression-related words / nonaggression-related words / not a word,測試受試者的三個分項反應時間。而後,開放原本無法溝通的受試者與實驗同謀進行雲端電腦連繫,此時會隨機分派出兩組,一組為non-understanding組,一組為understanding組。到目前就有12組不同的組別。non-understanding組會收到實驗同謀的訊息說明「他們還要額外無償的進行30分鐘的噁心實驗,天知道為什麼他們這麼可悲要做這種奇怪的實驗」;understanding組會收到實驗同謀的訊息說明「他們還要額外無償的進行30分鐘的噁心實驗,一定是我剛剛對你太差了,這是一種現世報」。也就是說,understanding組會知道加害者(實驗同謀)有知道這樣的悲劇事件產生是因為之前做錯事。之後再次進行一次LDT測驗。
研究發現:整個研究只有在第二次LDT測驗, understanding的情況下revenge組跟fate組的interaction有統計上顯著差異的組別。其他的interaction或main effect在統計上都沒有顯著差異。這說明了:代表相對fate時有revenge而且對方understand的時候會有效果,而這也就支持understanding hypothesis。
參考文獻 Mario Gollwitzer, Markus Denzler (2008). What makes revenge sweet: Seeing the offender suffer or delivering a messa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十一、社交孤立與健康的關係[編輯]
社會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缺乏積極的社會關係是廣泛發病和死亡的重要風險因素。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與工業化國家的慢性病相關的醫療保健成本的增加,這些社會關係的性質以及這種關聯背後的機制越來越受到關注。個體在社交世界中感到孤立的程度若增加,會增強對社會威脅的敏感性,並促進了社會關係的更新,但也可能對睡眠、身心健康有不良影響,甚至改變其遺傳(表關遺傳)。
美國研究中,調查了大於50歲的成年人的樣本,同時透過許多數據分析的方式過濾其他因子的影響,發現孤獨感與6年內死亡風險增加有關,且這種關聯不能由客觀社會關係特徵(如婚姻狀況)或健康行為所解釋的。另外孤獨感也和抑鬱症狀、自評健康及身體功能限制有關。孤獨感也被發現是許多生理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血管阻力和血壓升高、代謝綜合症、片段化睡眠、腎上腺皮質活動增加、改變基因表達、發炎控制的降低和糖皮質激素不敏感性增加、免疫力下降、對衝動的控制減少。
演化相關的研究認為對於孤獨的厭惡感和生理不適有其演化背景。身為一個社群物種,在演化早期(甚至一直到現在都是)我們需要和其他個體建立社會互動關係,彼此合作。因此處在社會邊緣是危險的,因此大腦需要判斷並對這種危險信息做出反應的機制。這種危險信息會帶給我們厭惡感,就像身體疼痛作為吸引註意力和對身體的威脅或損害做出反應的信號一樣。孤獨感可以作為一種形象信號來吸引註意力並激發對一個人社會身體的威脅或損害的反應。厭惡的孤獨感促使我們重新建立起所需的關係,以確保生存,促進社會信任,凝聚力和集體行動。演化的看法可以解釋部分孤獨造成的生理問題。例如孤獨代表夜晚缺乏人群保護,因此保持大腦警醒以防備野獸入侵,然而這樣無意識的機制會導致個體淺眠、易醒、與睡眠破碎與睡眠障礙。許多症狀也是身體處在壓力之下會有的反應,顯示孤獨與生存壓力是緊密相連的。
事實上這樣的現象不僅在人類身上可以看得到,許多動物,特別是社群性動物,遭受孤立時也表現出較差的生理狀態、對疾病較差的抵抗力和復原率。社會隔離已被證明可以減少果蠅的壽命、促進老鼠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的發展、降低老鼠對誘發之心肌梗塞或水腫的修復率和存活率、降低跑步對大鼠成年神經發生的積極影響、增加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對大鼠急性應激反應的激活、降低豬的減少野外活動,增加基礎皮質醇濃度,並減少豬的淋巴細胞增殖等等。
研究結論:社交孤立的感覺激活神經生物機制,引發人體壓力反應,長期壓力導致血管阻力增加、壓力激素濃度上升、睡眠不穩定等等,這是大腦對社會威脅的過度警覺的後果。其可能在短期內促進自我保護,但長期對健康和福祉造成損害。
參考文獻:John T. Cacioppo and Stephanie Cacioppo (2014).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The Toxic Effects of 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 Soc Personal Psychol Compass. 2014 Feb 1; 8(2): 58–72. Published online 2014 Feb 4. doi: 10.1111/spc3.12087
十二、中/西「信任」差異[編輯]
在最新一期的《本土心理學研究》中,南京大學陳雲龍教授拋出了「關係信任」的概念,來試圖釐清傳統中/西不同的人際信任實踐邏輯;首先,他採用翟學偉的關係分類框架,這樣的框架以時間/空間兩個維度將社會關係去文化化,進而發展出四向度的關係面貌:約定關係、固定關係、鬆散關係與友愛關係,由此出發,陳雲龍將關係套換成信任,使用兩個軸線(時間/選擇)形成:保證信任、放心信任、高險信任與可靠信任四類。首先,以放心信任為依歸的社會會造成『很多涉及個人誠信(比如偷盜)和法律原則的嚴重問題,就會被存在於固定關係中的「情—面—權」機制不斷模糊化、柔軟化,因而很快會(至少在表面上)被替換、原諒和化解』(p.186);可靠信任則是一可寬可窄的信任地帶,蘊含著一種「關係或關聯化」的思維,在這樣的信任之下,可靠信任係一種「介乎前反思和反思之間的信任狀態。它需要個人不時根據已有的信息和經驗加以理性判斷,並做出下一步的信任決策。」(p.190);保證信任則是短期、低選擇性的信任關係,陳雲龍指出,保證信任與「中國人的職業開展、公共生活以及各類抽象主體 (群體、組織、制度、民族、國家、文化等)的常規運行愈來愈全面地相關聯」(p.193);最後,在高險信任中,關係是複雜化的,首先關係的邊界與對陌生人的警戒存在於心中,但關係邊界的伸縮卻也使得普遍信任成為可能,但是這樣建立的信任卻是高險的,極易再次潰散。總的來說,陳雲龍認為「關係信任」建築了中國人的行為心理與社會秩序的維持,是一套內嵌的共同文化心理。
十三、互助的道德關發展歷程[編輯]
一群瑞士的社會科學家[27]設計了關於分糖果的實驗,用於探討三歲至八歲的小朋友對於互惠觀的認知與發展。
在這個實驗中分成三個階段:
順從社會規範
在這個遊戲中,小朋友必須面臨的抉擇是﹝1﹞自己與他人都可以個拿到一個糖果﹝1,0﹞還是﹝2﹞自己可以拿到一個糖果,而另一個人沒有﹝1,0﹞。在這個遊戲中,自己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就可以獲得一顆糖果,所以是要檢驗小朋友願不願意考慮他人的福祉,實驗者假定選擇﹝1,1﹞的小朋友比較順從社會規範,會考慮到他人的利益,正是一種強互惠的展現。
忌妒遊戲
這個遊戲之中,小朋友可以決定要讓自己與他人都各有一顆糖果﹝1,2﹞還是自己有一顆糖果但是另一個人有兩顆糖﹝1,2﹞。在這個情境中,小朋友一樣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就可以獲得一顆糖,但是選擇﹝1,1﹞的人雖然平等,卻不希望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更好;至於選擇﹝1,2﹞的小朋友對於替別人追求福祉有更積極的態度,展現更強的強互惠。
分享遊戲
最後一個階段裡,小朋友面對的兩個不同情境是:自己跟他人各得一顆糖果﹝1,1﹞還是自己可以獨享兩顆而另一個人無法得到糖果﹝2,0﹞。在這個階段中,可以看出選擇﹝1,1﹞的小朋友即使犧牲自己的權益﹝兩顆糖果﹞也願意去保障他人的利益,在明白維護他人權益自己有可能付出一定代價的前提下還願意去保障他人,這裡展現了最強的強互惠。
根據研究顯示,三到四歲的小朋友最為自私,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選擇平等或是利他分配的比例會越來越高。
跨文化研究[編輯]
此部分資料來源為大學學報或期刊,提供了我們從自身社群出發、有別於西方研究的主題和觀點。研究有三,首先是臺灣青少年的親子關係探討,主要分析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與父母的關係的變遷,再進一步檢視親子關係對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實驗結果也回應了臺灣社會長期的迷思。第二個研究是關於臺灣的性別議題,探討了性別角色與成就動機、專業選擇的關係與影響性別角色之發展因素。最後,我們亦引用了香港的研究,從更大的範圍來檢視,主題是華人社會的人際關係認知。
在文化心理學的研究亦指出,在不同文化社群中的人們,會有不同的文化基膜,因為不同社群文化中所共享或認同的邊界(boundary)、範疇不同。此外,各文化社群乘載的歷史記憶、族群認同和價值觀也有所不同,因此會形不同的文化基膜。舉例來說,人類學家愛德華・哈爾(Edward T . Hall)在其著作《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中提出高情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情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的概念,在高情境文化中,人際關係是重要的,很多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資訊留待互動情境脈絡做解釋;反之,在低情境文化中,是較為個人主義的,人與人在交流表達上會比較直接。一般認為屬於高情境文化的國家有美國、歐洲或澳洲等西方國家,而大多數亞洲國家多半為低情境文化國家,也呼應了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東亞的「差序格局」人際關係導向。除此之外,在其他文化心理學研究中,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比較是重要的研究典範和傳統,例如「罪惡感(guilt)/羞恥感(shame)」、「普遍規則/特殊規範」等因為不同社群文化所衍生出的差異。
然而,對於文化心理學的一種批評是「WEIRD」產物,即西方的(western)、受過教育的(educated)、工業化的( industrialized)、富有的(rich)、民主的(Democratic)。
一、青少年親子關係[編輯]
常聽到有人說:「這個世界病了」、「人都生病了」,究竟什麼是「病了」?精神上的疾病,應該是誰的責任嗎?「那些人長大後變這樣,就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大人沒有教!」所以行為舉止不符合社會期待就是一種罪?這些「病人」造就的後果,究竟是「沒有教他們的大人」還是「他自己」該負責呢?接下來我們將透過台灣本土研究,了解這些做出「駭俗行為」之人,究竟跟他身邊的大人有沒有關係。 從出生開始,我們經歷學習模仿,接著進入社會化的過程。青少年時期,我們開始發展出自己的特質,體驗人生經歷。而成年後的個性通常是青少年的延續,並不會有過多的改變。所以我們由青少年時期與親子關係的融洽程度,推測出對於成年之後的影響。研究青少年至成年初期親子關係的變化及其影響。研究目的根據以下理論
- 家庭生命階段發展論(Bengtson & Allen, 1993; Elder, 1984): 家庭成員間存在相互依賴性,且家人互動形式會隨著生命階段而呈現連續性與變化性。
- 家庭發展雙動態模型(dual dynamic of family development, Elder 1984): 家人關係會因應家庭成員個人發展狀態而改變,同時,變動的家人互動形式也會型塑個人的生命經驗。 隨著個人成長,親子關係可能出現連續性與不連續性。
- 社會化理論: 強調先前經驗的延續性,故著重親子關係的連續性
- 父母期望論(Parental expectancies theory, Collins & Russell, 1991; Collins, 1992)與青少年個體化理論(adolescent individuation theory, Grotevant & Cooper, 1986): 解釋親子關係的不連續性。探討台灣青少年至成年初期的親子關係特色,分辨階段親子關係的變遷類型以及影響變遷的原因,再進一步檢測親子關係類型對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
研究方法 樣本為台灣青少年,計畫始於2000年(青少年此時是國三),第一階段到2009,共蒐集九波資 料,2011年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成年時期的後續資料。主要變項之測量有:親子關係、心理健 康、個人與家庭因素、成長生命經驗。 研究結果 親子關係及心理健康之變化趨勢
(1) 支持隨著成長時期增加,衝突則是呈現波動,高中>國中、大學>成年初期。
(2) 國中、大學時期憂鬱程度高於高中,成年初期的憂鬱程度最低。
親子關係之類型與變遷類型
(1) 原先類型[編輯]
a. 矛盾型:支持與衝突皆高 b. 支持型:支持高,低衝突 c. 衝突型:低支持,衝突高 d. 疏遠型:低支持,低衝突
(2) 變遷類型[編輯]
a. 長期矛盾型:穩定地支持和衝突皆高 b. 穩定支持型:穩定地支持高,低衝突 c. 持續衝突型:穩定地低支持,衝突高 d. 疏遠轉衝突型:低支持與低衝突轉往低支持,衝突高
親子關係變遷類型與影響因素 持續衝突型比其他三類型遭遇到較多的生活事件。 長期矛盾型或穩定支持型,與持續衝突型相比,前二者擁有較高的家庭凝聚 力。 穩定支持型比持續衝突型的受訪者,前者父母有偶者明顯較多。 長期矛盾型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明顯高於持續衝突型。 性別、父母年齡、家庭收入、手足數等變項,影響並不顯著。 親子關係變遷類型對心理健康之影響 研究結論 「長期矛盾型」: 長期親子關係相當一致具連續性,親子關係持續不佳。 「穩定支持型」: 長期親子關係相當一致具連續性,親子關係保持穩定良 好。 「持續衝突型」: 原本或矛盾或疏遠的親子關係,進入成年後大部份轉為衝 突, 意味青少年期間若無法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進入成年初期就可能每下 愈況,難以期待 親子關係轉佳。 「疏遠轉衝突型」: 原本或矛盾或疏遠的親子關係,進入成年後大部份轉為 衝突, 意味青少年期間若無法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進入成年初期就可能每 下愈況,難以期待 親子關係轉佳。 憂鬱隨時期呈線性下降,自尊隨時期既呈線性上升亦呈倒U形曲線變化。 以上結果證實,親子間互動關係的長期變遷類型影響台灣青少年至成年初期的長期心理健 康。 所以當下次別人再說「那些人長大後變這樣,就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大人沒有教!」的時 候,你會用這份研究怎麼跟對方解釋呢?
周玉慧(2013)。青少年至成年初期親子關係的變化及其影響。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五次 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另外,關於羞恥感與罪惡感教化的分別無疑是青少年與家庭之間廣為討論的一重要課題。羞恥感教化一直是東方社會慣用的一種手法。本研究透過實地的觀察與探訪將羞恥事件的輪廓描繪得更加細緻,讓東方家庭教育的模式有更清晰地呈現。研究表示,家長們以多元化的口語及非口語之溝通管道,企圖讓幼兒對自己的行為覺得羞愧、不好意思。同時研究者觀察到這些羞恥事件絕大多數是因為幼兒現場犯錯而引起的(原型),而也不乏家長透過在外人面前覆述孩子過去的犯錯行為而產生的複型羞恥事件。 對於兒童的成長而言,任何一種管教方式實難有可證偽的效果,即使是同樣的教化方式與生長環境也能有個性截然不同的養成。然而羞恥事件無疑在東方世界扮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與「知恥近乎勇」的想法交織,羞恥事件更像是從「不知羞恥」到「明白事理」的管教過程。 作者在結尾處為這樣的教養方式下了註解,他認為家長的策略是以羞(disgrace-shame)教恥(discretion-shame),透過這樣的模式培養幼兒良好的自省能力,因此穩固了知恥—自省—改過的文化意涵。而無論這樣的管教方式是否妥當,仍然在華人世界廣為應用。
馮涵棣、陳倩慧(2002)。《情緒、文化與道德社教化:以羞恥感為例的探討》。
二、青少年與師長間的關係[編輯]
此乃透過教師的指導態度與行為特質所進行的劃分: 1.民主型 師生間以平等開放的態度來互享理解與交流,在這種關係中教師打破傳統師生間的權力結構,視自己為學生群體中的一部分,透過與學生共同討論來提供自己的意見,並使學生勇於表達自我,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參與地相當活躍,並附有自信與創造力。 2.慈愛型 師生關係以真摯和親密為主。在此種關係中,教師具有極高的責任心並對學生表達出大量的體諒與包容,這使得學生更易親近老師,並投入自己的情感,經常向老師吐露心聲與煩惱。 3.管理型 管理型的師生關係即是以紀律和規範做為鋼要,在此種關係中,教師自我表現出認真負責的態度,並嚴格要求學生的外在表現須要服從規範,這樣的管理手段較為簡單明確,教師也透過協議的方式,來使雙方有妥協的餘地。 4.專制型 在這裡教師如同管理型般的重視紀律和服從,但教師本人將自己視為學生的領導者,因此通常行事上較為專斷,同時也不易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和指教,雖然教師本人具有極高的責任心,但常因此對學生個體的真實情況不甚了解。 5.放任型 在這類型的師生關係中,教師並不具有太大的責任感,也不會參與學生的各項集體活動,面對學生的需求與問題時,有時會充耳不聞,但其對學生本身也無要求,一切順其自然。 6.冷漠型 冷漠型的教師不同於放任型,他通常是嚴肅起說教的,在這種關係中,教師極度重視尊師重道,在講堂上單方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下課後便認為工作完成,並且迅速離去。
高明書(1999):教師心理學。第151-153頁 周國韜(1998):教師心理學。第45-49頁
三、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編輯]
1. Sex&Gender的差異[編輯]
Sex[編輯]
即生理性別(biological sex)生物性狀態,指生理上的性別特徵,受染色體、基因型態與表現、性激素、環境荷爾蒙等等因素的影響,可分為女性、男性、雙性人等。
Gender[編輯]
社會運用某些非生物性特徵,譬如:穿著、儀態、言行、興趣、嗜好、工作、人格特質、在家庭中的角色等等,將人們清楚明確地劃分成男性、女性等,並且規範了這各種性別應有的模樣。 根據Webster字典的定義,gender: the behavioral, cultural, or psychological trait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one sex,亦說明gender是心理上或社會上的區別。
Gender Identity[編輯]
性別認同,又稱心理性別,指在心理上如何認定、察覺自己的性別並表現出符合自己性的動機、價值和行為的一致性之發展歷程,及性別形成的歷程。也就是說個體心理上覺得自己是男或是女,認定自己是屬於那種性別,而展現出該有的舉止及態度。性別認同可能與生理性別相同、也可能不同,其形成同時受到生物性與社會性因素的影響。綜合過去心理學者的研究,性別認同的發展可粗略可分為四個階段:
- 第一性別認同期(basic gender identity): Thompson的研究發現,二歲左右的孩子,可根據髮型、衣服來判定圖片人物的性別,也對自己的性別還不太確定。要等到二歲半、三歲時,才能正確地說出自己的生理性別,不過仍不清楚生理性別固定而不能改變。
- 第二性別穩定期(gender stability):四歲左右大部分的孩子就具備有性別穩定的理解,知道小男孩以後會變成男人、小女孩變女人。但此時通常還是認為可經由改變外在來改變性別。
- 第三性別恆定期(gender constancy):六、七歲左右,孩子的性別認同才算完全。他們知道生理性別不會因外型或穿著或活動,而變成另一個性別。
- 第四性別有生殖器基礎: 七歲以後的幼兒會因為生理結構之差異認知道和異性在性別上有所差別,同時對生殖器相同的同性產生性別認同,並影響與性別有關的行為。
Gender Role[編輯]
性別角色,又稱社會性別。指社會對於不同特定性別所賦予的社會角色與行為準則,規範何謂可接受的、合適的及被期望的行徑與形象。性別角色的存在可能出於部分先天性的生理差異,再透過社會文化的構築而強化與定型,也因此在不同文化當中,不同性別所被賦予的意涵與責任也不盡相同。現今人類社會多數的主流文化將性別角色區分為「男性」和「女性」,但部分少數族群的社會中具備三種甚至以上不同的性別角色。
在行為科學領域中,有三種以社會化觀點為基礎所衍生的理論:
- 佛洛伊德 心理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認為性別角色的形成是透過孩子認同(identify)同性父母而形成的。 佛洛依德(Freud)認為,小男孩有所謂的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因為愛戀自己的母親而擔心父親懲罰他、有被閹割的恐懼,所以必須藉由認同父親來解決問題;而小女孩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認為母親和自己競爭父親的愛,因此同樣需要經由認同母親來解決。與小男孩不同的是,小女孩因為沒有被閹割的恐懼,所以性別認同的壓力較小、性別分化情形較晚才完成。Freud以性慾作為驅力的基礎,將同性的父親或母親之一方面的人格特徵(包括性別角色的認知過程)融合進他的理論中。
- 班都拉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此派學者認為孩子的性別角色是經由直接獎賞和懲罰,以及觀察和模仿等二個過程,而學習到的。
- 直接獎賞、懲罰:Fagot觀察24個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互動,發現父母會讚賞子女玩適性的活動,例如:女兒玩娃娃、兒子玩卡車,玩不適性的活動也會懲罰。父母甚至也會提供孩子符合其性別社會期待的玩具和訓練,例如:買刀、槍給男孩,買娃娃給女孩、要求女兒幫母親料理家內事務。在學校裡,老師也鼓勵男孩子從事運動、數學、科學等方面的活動、鼓勵女孩子發展語文或體操方面的能力。
- 觀察、模仿:Bandura認為孩子會經由觀察和模仿同樣性別的人,來學到很多性別特性。在家裡,女孩模仿母親,男孩模仿父親;在學校,女孩模仿家事老師,男孩模仿體育老師,而同學們也互相模仿應該玩甚麼遊戲、買甚麼玩具、穿甚麼衣服。大眾媒體同時間也提供許多的楷模讓孩子模仿。孩子會模仿同性他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被鼓勵、獎賞去模仿。因此社會學習論者,認為孩子們經由模仿與獎懲二個過程的交互作用而學到性別角色。
- 高爾伯 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Kohlberg認為孩子的性別認同是一種對自我的認知判斷,因此性別概念的形成受到認知發展程度的影響。 二歲的孩子利用外表來對人做粗略分類,因此如果一個女生穿長褲、留短髮,孩子就會認為他已經變成男生了,即使利用獎賞也很難改變他們的信念。而當小孩六、七歲時,就會知道(生理)性別是不變的,穿長褲留短髮的女人,她仍然是女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當小孩發展到性別恆定階段,即小孩知道自己永遠是男生或女生後,就會主動地表現出符合性別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獎賞!當然,他們也會尋找同性楷模來模仿他們的舉止,以學到適性的行為模式。所以,小孩是先有性別認同,而後自然獲得性別角色。
這三種理論都是來解釋社會因素如何塑造我們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的感覺。心理分析理論重視性慾取向,認為基本的機制在於「認同」。社會學習理論重視性別角色,認為是模仿與自己同性的雙親而成。認知發展理論重視性別認同對社會化的影響,認為「認同」的發生,是在孩子已經習得「性別認同」之後,才有可能。[28]
即使到現在,男人與女人普遍還是在關注著性別角色是如何塑造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許多人把從男女個體間所觀察到的差異,粗淺地對於男女性別角色進行簡單的二分;在這樣的分類下,男性一般被描述成是理性、自信、決策果斷,相對地女性則被描述成是感性、容易害怕、易受外界之干擾。在心理上,男性也被認為求新、求異,行為上敢於冒險,富有主見;女性則表現於求美、時髦、炫耀、求貪小便宜,在行為上比較趨於保守,易受他人所左右。這種傳統上對性別分類是粗糙的,容易導致性別偏見或性別歧視。而性別刻板印象(sex-role-stereotype)的可能原因,大多來自父母、師長、同儕及大眾媒體。當孩子一出生後,父母即因其性別不同給予不同的穿著打扮、玩具及管教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於性別角色認同即產生了刻板印象;加上與同儕相處或身處的環境,同儕的認同或環境的影響,而使自己對於自身的性別角色不自覺地有了性別刻板印象。
其實,歐洲的心理學家Carl Jung(1875-1961)早就認為,不管男性化的男人多麼不願意承認,他的內心深處都有女性的那一面,這是女性原始意象(anima);同樣地,每個女性化的婦女,在內心深處都有男性化的那一面,這是男性原始意象(animus)。在人的原始意象中,無論男女,都有反性別的一面。因此,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各自的生理性別之外,他們在社會化過程中終將形成各自的(性別)角色,並自動地按照適合自己(性別)角色的行為方式來認識、思考與行動。
到底什麼是性別角色,這是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一套與自己性別相適應的行為模式。Gilbert (Gilbert IA,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A Comment on Caddy, Glass and Amkoff. J Consulting Pyschol, 1985, 32,163-6) 認為性別角色是指存在於特定歷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對兩性分工的規範性期望和社會互動中與性別相關的規則。
早期的性別角色觀念認為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徵是位於性別角色行為光譜上的兩端;男性特徵和女性特徵認為是對立的,個體愈趨向於某一端,也就會更遠離另一端。19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Sandra Lipsitz Bem (Bem Sex-Role Inventory. Bem, Sandra L. US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81) 是首先提出了雙性化Androgyny概念的人。她反對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是同處於一個連續光譜的對立面,認為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是相對獨立的特質,適應最好的人是同時具備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的人。並稱之為雙性化。Bem認為人類天生具備男、女兩種特質,因此應該根據情境,有彈性地表現工作特質及情緒特質。 雙性化人格強調:彈性(flexibility)與整合性(integration);剛柔並濟,該表現男性特質的時候即表現之,該表現女性特質時則不避諱。 許多的研究證據顯示,具有雙性化性格的人其心理較為健康,對壓力有較大的承受力;比較有能力形成及維持親密關係,在婚姻中有較大的滿足;而且較易感覺到別人對他們的關心與愛意。
對雙性化概念研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讓人們發現男性優越只是一種迷思,雙性化的人在很多情況下是適應最好的。Bem認為雙性化的人具有高適應性,是因為他們沒有性別基模(gender aschematic),因此可以從性別限制中解放出來,發揮個人最大的潛力。此種論點顯示,去除了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每個人都可以不再畫地自限,而能有最大的自由來表現。[29]
Sex/Gender[編輯]
有論者認為sex與gender的概念在社會心理學的範疇難以區分討論,應予以「連用」。楊佳羚(2018)亦主張在文化人類學或性別社會學當中,sex與gender乃至於性傾向的理解都是鑲嵌在特定的歷史文化脈絡當中,即使是光譜的認知也難以建構我們對於一個人性別認同的理解。
2. 台灣地區之性別議題研究[編輯]
七零年代以前的台灣性別研究,因傳統因素而主張個人的性別角色與生理性別須相符合,兩者的吻合與否會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這種研究側重「男性化性格」與「女性化性格」的二元差異,認為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的分布位於連續性光譜的兩端。國內出現較多的性別角色研究,是從李美枝女士於1981年依據國外學者Bem(1974)的性別角色量表(BSRI)編定性別特質量表後,陸續才有更多研究者投入性別角色這項領域。
目前國內對於性別角色的分類或測量方式大概有三種。
(1)平衡模式(balance model):以同一受試者的男性化分數和女性化分數的差異大小與方向決定受試者的性別角色,又稱t考驗法。
(2)相加模式(additive model):Spence主張四種性別角色(兩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類型的認定,是由此人的男、女特質在統計中數上的位置判定,譬如:兩性化者代表此人的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都在統計中數之上。自Spence提出相加模式後,多數性別角色研究都用此模式處理性別分類的問題。
(3)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此項模式的出現,源於相加模式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因為它會讓採取不同量表統計的研究成果難以互相比較。為了避免相加模式的缺點,交互模式改採用多元迴歸的方式進行研究。以男性化分數、女性化分數、及男性化X女性化分數為預測變相、其他行為特徵為效標變項作迴歸分析,研究性別角色與行為變相的關聯。國內性別與性別角色研究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四種性別角色類型在各種研究者感興趣或設想得到的變相上差異比較」為大宗,主要受美國研究方向影響。
(1)平衡模式(balance model):以同一受試者的男性化分數和女性化分數的差異大小與方向決定受試者的性別角色,又稱t考驗法。
(2)相加模式(additive model):Spence主張四種性別角色(兩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類型的認定,是由此人的男、女特質在統計中數上的位置判定,譬如:兩性化者代表此人的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都在統計中數之上。自Spence提出相加模式後,多數性別角色研究都用此模式處理性別分類的問題。
(3)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此項模式的出現,源於相加模式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因為它會讓採取不同量表統計的研究成果難以互相比較。為了避免相加模式的缺點,交互模式改採用多元迴歸的方式進行研究。以男性化分數、女性化分數、及男性化X女性化分數為預測變相、其他行為特徵為效標變項作迴歸分析,研究性別角色與行為變相的關聯。國內性別與性別角色研究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四種性別角色類型在各種研究者感興趣或設想得到的變相上差異比較」為大宗,主要受美國研究方向影響。
3.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的研究[編輯]
研究人們對於男性/女性特質的想像(譬如:男兒有淚不輕彈、女生就該溫柔賢慧等),並且探究這些想像是如何影響男性/女性角色在社會中的行為模式。研究方法為列舉數個特質,請受試者判斷哪些形容詞較符合心中「成年男性」或「成年女性」的標準。實驗結果中,被判斷為符合男性特質的形容詞多與完成工作相關,而被判斷為符合女性特質的描述則多為善與人和平相處。前者被稱為工具性特質,後者被稱為情感表達性特質。國外研究指出上述的性別刻板印象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除此之外,李美枝針在「男女大學生對吸引異性的特質」的研究中發現,大學生對於哪些特質能吸引異性的看法,是依循著性別刻板印象而來。(認為具工具性特質的男性較受女性歡迎,具情感性特質的女性則較受男性歡迎)不過,國內對於廣告的研究則指出,男女的刻板印象雖然還是存在,但有隨著教育普及、生活水準提升、或社會觀念的開放等等而開始有所鬆動。譬如:高社經人士所閱讀的雜誌廣告較不具性別刻板印象、廣告中出現女性的專業工作形象,或是女性的衣著從保守變成性感暴露。
4. 性別角色發展的因素及探討[編輯]
家庭[編輯]
子女的性別角色形成會受同性別之家長影響,而對於男生的影響又遠不及女生來的大。母親若為職業婦女,子女在性別觀念的發展上會較為平等,除此之外,女兒也較有可能發展出與傳統相異的性別角色。而家庭更是一個人形塑其性別角色概念的第一個場所,任何人都是由家庭來產生對於性別角色的第一個概念,輔以所謂的初始效應(Primary effect),對於一個概念的最初認識較容易被大腦納入長期記憶,並且成為後續參考的標準與圭臬,因此,於家庭中學習到的性別角色認識對於一個人的概念是相當重要的,當出生的家庭概念較為傳統且保守,由這個家庭中長大的小孩便容易形塑出較為傳統的性別角色概念;反之,若其出生的家庭概念較為開放多元,此人往往會具有較為自由開放的性別角色認同。
同儕[編輯]
於青少年時期影響最為顯著。男孩被社會期望表現成就、追求生涯目標、以及發展心智能力。女孩則處在追求成就以及既定性別角色的衝突中,不被鼓勵心智與生理潛能的發揮。這種現象也是造成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形塑的一大來源。同時也因為在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尚未發展成熟經常會抓不準人際相處中的界線在哪,所以會以不恰當的行為表現去壓迫到他人。再加上在青春期大多數人都會希望與他人一樣,不要當異類,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多數人便會服從於既有的規則,造就傳統中一些不合理的性別刻板印象一直被留下來。
學校教育[編輯]
學校高階行政人員中長期的比例懸殊間接加深學生對於男性決策者權威的印象。教科書內容、團體生活中也存在性別差異。但在學者對男女分校的研究中指出,學生的性別角色與成就動機的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學校環境並非單一變因。此外在實務面上也經可以看到強調傳統所謂男性特質的職位,像是教官、學務主任大多也是由男性擔任居多。
關於學校環境,在臺灣,採取同一性別之學校基本上是認為「同一性別學生在一起能互相進取」、「減少異性交流帶來的感情干擾」,除了眾所週知的軍校之外,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各個不同教育階段,皆有許多學校至今仍採取單性別教育模式(gender-isolated education),單一性別的教育對於學生在性別角色的學習有其影響,且根據2005年的Systemic Review,Single-Sex Versus Coeducational Schooling: A Systematic Review中也提到除了性別認同外,其他單性別教育模式的影響,例如學業表現等。
此外有研究顯示一名女性學生在女校所能取得的學業成就、人格發展會叫一個在混校就學的女學生來得好。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在混校中女性大多還是會受到他人期望其呈現一個女性應有的特質,但在女校當中因為男性是少數,也因此既有的權力結構被破壞、女性便能在相較至下限制較少的環境中發展自我,而不會受到社會規範的約束。這或許也是為何在女校中出櫃的比例會較男女合校、男校來得高的原因之一。
5. 性別角色的態度形成與變遷[編輯]
本研究試圖探討這一代的青少年的性別意識的發展軌跡,探討原生家庭的社會化、成長過程的學校教育、以及生活社區處境對其性別意識發展的影響。同時,亦將青少年步入成年的生命歷程中,原生家庭的社會化背景是否仍持續影響其性別角色態度(以下簡稱GRA,Gender-Role Attitudes)的變遷納入討論。 =
(1)影響因素[編輯]
- 1. 家庭社會化的影響
- 根據社會化理論,本研究預期父母親的GRA、原生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包括父母親的職業地位及家庭收入)、父母的宗教信仰、婚姻狀態、家務分工以及家庭的文化資本會影響青少年的GRA。
- 2. 生活處境的影響
- 研究中將生活處境的影響區分為「學校及社區」以及「成人階段生活經驗的影響」。
- 3. 學校及社區
- 本研究預期學校環境可能影響青少年的GRA。因此透過分析在校成績表現、班級男女比例、教育分流(高中、高職)等對GRA的影響來探討。
- 4. 成人階段生活經驗的影響
- 本研究預期個人生命歷程的經驗會影響GRA的變遷。因此透過檢視青少年接受學校教育的時間長短(學歷到高中?大學?或更後續的深造)、就業經驗、宗教信仰以及婚姻、成為父母等角色改變帶來的影響,來探討生命歷程對GRA的影響。
- 5. 家庭社會化因素的持續影響
- 象徵互動理論的學者指出兒童在原生家庭的社會化過程中,父母及家人的特質及其互動所表達出性別的意涵,會被概念化為一種潛在的性別展演符碼 (gender markers)(Goffman 1977; West and Zimmerman1987; Greenstein 1996),對於個人的性別展現(包括性別化、性別意識、GRA)有長遠的影響。本研究將利用縱貫資料及成長曲線分析模型探究在青少年進入成人的生命歷程中,父母親(譬如GRA、角色分工、宗教信仰)以及原生家庭背景(譬如社經地位、文化資本等)以及所處環境脈絡對於其GRA影響力的持續性。
(2)研究架構及方法[編輯]
建構青少年於國三(15歲)到成年初期(26歲)的GRA發展及變遷之成長模型。第一階段的調查實施期間自2000年至2009年,蒐集了九波資料,第二階段於2011年開始進入成年階段的後續追蹤。整體計畫重點在了解臺灣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並試圖由家庭、學校和社區等三個重要社會制度的交互影響切入,探討青少年不同的成長歷程以及影響不同成長模式的可能因素。
(3)結論[編輯]
本研究的分析結果發現青少年早期的家庭背景、學校生活及成人後的生活經驗都可以相當程度解釋青少年在生命成長歷程的GRA的形成及變遷,即社會化理論及處境論皆獲得一定程度的支持。除此之外,將研究結果整理後,會發現家庭背景、學校、社區等生命歷程因素對於青少年GRA的形成及變遷有性別差異。以初始期的態度而言,影響女性GRA的有父母本身的GRA、母親就業及家庭文化資本,影響男性的包括父母GRA、父母婚姻狀態及父母家務分工。可以說影響青少年男女初始期態度的因素都是父母的角色示範相關的因素,且女性的初始態度還受到家庭文化價值的影響。以家庭社會化對於成長階段的GRA的持續影響而言,影響GRA變遷的因素主要是文化價值的因素(就業方面,因為調查只做到26歲,所以可能還沒有那麼明顯);女性包括家庭文化資本及個人的基督教信仰,男性則包括母親教育及家庭所接觸的階層文化(社經地位)。
(4)其他途徑:做性別(doing gender)[編輯]
Candace West與Don Zimmerman提出了「做性別(doing gender)」這樣的概念,透過詮釋標籤的意義,人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去「做」出符合這樣標籤意義的行為,進而強化了性別不平等,人在這樣的過程中似乎 有著能動性的可能,卻仍常常會在前台服膺於性別展演。例如,結構論認為性別不平等可以藉由翻轉男、女結構條件之差異加以改善,但在實務面來看,許多「成功」的女性仍然擔負相當重的再生產勞動,這就是一種做性別——社會仍然認為生理女性有擔負家務的必要。
6. 國外與台灣的相關性別研究比較[編輯]
國外對於性別角色發展的因素,已有發展完整的七套理論。分別是生物學理論、精神分析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知發展理論、性別基模理論、社會角色理論、自我表現理論。除精神分析理論外,皆有實際研究支持。台灣對此議題大多採取「抓變項相關」的方式,利用相關研究法,而非實驗方式進行研究。台灣在性別相關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上也產生了一些缺失,主要有五項:分別為人云亦云、拾人牙穗、工具導向、方便取向、具歷史斷層等。其中台灣因仿效美國研究方式而導致研究結果本土色彩淡薄,甚為可惜。
資料來源: 1. 李美枝, & 鐘秋玉. (1996). 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 本土心理學研究, (6), 260-299 2.呂玉瑕, & 周玉慧. (2015). 二十一世紀臺灣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之形成與變遷. 臺灣社會學刊, (58), 95-155.
生活應用[編輯]
社會心理學是一種科學研究,探討人類的思考、感覺行為如何受其他真實或想像之人的影響,此部分介紹了社會心理學的六個子項目,分別為愛情心理、犯罪心理、運動心理、工業心理、感情心理、行為心理,旨在讓讀者更加了解社會心理學在生活上的應用。在這個段落,我們會嘗試理解愛情這種情緒是如何發生的、人為什麼會犯罪、運動者的心理歷程與行為、以及經濟活動裡的人類行為。
愛情心理學 Psychology of Love[編輯]
愛情是人們生活中常煩惱的課題之一,常常我們都認為愛是瘋狂沒有邏輯,即使如此許多的心理學家還是想要理解這種情緒是為什麼以及如何發生的。
一、喜歡vs.愛 like vs. love[編輯]
心理學家海德認為愛是強烈的喜歡,喜歡與愛是量的差別而非質的差別,另外,心理學家魯賓仔細分析喜歡與愛的內涵,發現喜歡應該包含「讚賞」、「尊敬」和「與自己相似」。而愛則包含「關懷」、「依附」與「親密」。所以,喜歡跟愛應該是不一樣的,你可以喜歡一個人而不愛他,也可以愛他而不喜歡他,當然如果要發展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那能既愛他又喜歡他會是最好的選擇。
1. Zick Rubin的愛情量表(Rubin's Love Scale)[編輯]
喜歡還是愛許多人常常分不清楚,心理學家們也提出了許多理論來解釋喜歡和愛的不同,通常喜歡偏向友情,彼此雖然互相吸引,樂於分享,但不會有強烈的依附關係註[15],Rubin認為喜歡與愛兩者是不同的情感,他認為愛的成分有3種註[1]:關懷(caring):把別人的需求和感受看得跟自己的一樣重要依附(attachment):希望可以被關心、被認同和與他人實際接觸親密(intimacy):互相分享感受與想法。
喜歡的成分也有3種:
- 對對方有正面的評價(admiration)
- 尊敬(respect)
- 對方與自己的相似度(similarity)
根據以上這些成分,Rubin設計了愛情量表,想測試自己對某人的情感如何嗎?根據自己的狀況來回答吧!(點連結做測試)
2. 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編輯]
由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J. Sternberg所提出,認為愛情是由三種成分所組成分別是:
- 激情(Passion):對性的激情和慾望(動機層次)。在愛情關係中導致浪漫(romance)、身體吸引(physical attraction)、性結合(sexual consummation)等等的驅力主要是性的需求也包括其他需求:尋求自尊、和別人發生關聯、支配他人、臣屬他人,以及自我實現。
- 親密(Intimacy):坦誠以對和了解(情緒層次)。屬於愛情關係中的親近感(close feeling)、關係感(connected feeling)、以及一體感(bonded feeling),以及在愛情關係中創造出一種溫暖的經驗。
- 承諾(Commitment):忠誠和犧牲以及長期維持關係(認知層次)。包含短期和長期兩個部分:短期:決定自己愛上某個人;長期:承諾維持愛情關係。通常決定會先於承諾,但兩者並不一定會一起出現。
這三種元素彼此間互相配合產生了7種愛的模式
- 只有親密=喜愛(liking)指的是類似人際關係上單純的朋友或熟人之間的喜歡
- 只有承諾=空洞之愛(empty love)僅僅是理性上「決定」愛(或是陪伴)上一個人
- 只有激情=迷戀(infatuation)例如一見鍾情,尚未發展出親密或承諾便喜歡上對方
- 親密+承諾=伴侶之愛(Companionate love)比較平和的愛,彼此很在意對方的感受、想法和幸福
- 親密+激情=浪漫之愛(Romantic love)和學者柏喜德(Berschied, 1988; Berschied & Walster, 1978)與哈菲德(Hatfield, 1988; Hatfield & Rapson,1993)提出的熱情愛較為類似
- 承諾+激情=愚昧之愛(Fatuous love)在發展出緊密的親密關係前的愛,例如:閃婚,交往不久就決定結婚的人們
- 三元素兼具=全愛(Consummate love)這個理論中最全面最完整的愛情,被認為能夠帶給人們最多的滿足和幸福
Sternberg認為當愛情三角的面積越大時愛情會越豐富,且只有具備三元素的全愛才能算是真正的愛情,但是就跟完全競爭市場一樣,全愛是個非常理想的狀態。而且每個人對愛的要求不一樣,sternberg認為當愛的三元素比例和每個人理想的愛情故事越接近時,愛情關係便會越穩定。
愛情元素含量隨時間改變:
三個愛情元素的存在比例會因為認識的時間與關係的進階而有所改變,關係初期激情會迅速提升到高點,並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降回相對低點;而親密與承諾則相反,關係初期比例較低,隨著時間會經類似sigma曲線的變換提升並維持在相對高點。
三個愛情元素的存在比例會因為認識的時間與關係的進階而有所改變,關係初期激情會迅速提升到高點,並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降回相對低點;而親密與承諾則相反,關係初期比例較低,隨著時間會經類似sigma曲線的變換提升並維持在相對高點。
二、為什麼會被吸引?[編輯]
1. 影響吸引力的因素[編輯]
歸納學術與研究的結果,可以發現以下六種影響吸引力的因素。可參考上方章節[[3.8.1 一、人際吸引]]
2. 曝光效應(Mere-exposure effect)[編輯]
人們對於自己越熟悉的事物往往越容易產生好感,心理學家Robert Zajonc曾經試過讓受試者看一本畢業紀念冊(受試者並不認識上面的人),然後再讓他們看一些人的照片,這些照片出現的次數不一,之後請他們評價對照片的看法,結果發現出現次數越多的人,受試者對他們的好感度越高,而那些次數少的相對地不太受到青睞,這就是曝光效應,當一個人事物越常出現在面前,越有可能喜歡上他(它)註[5]。從演化觀點來看,生物的存活困難重重,因此必需要小心謹慎選擇交流的對象。所以當重複接觸同一對向後,會產生熟悉感後,較容易放下警戒心,才能因此產生正向評價。
限制條件:[編輯]
首先,若該重複曝光之物品,對受試者而言一開始就反感的話,無法產生曝光效應,討厭的人事物看多了,只會增加厭惡感 再者,亦有實驗研究指出,曝光效應並非曝光越久或越多次就會有越正面的影響。曝光時間太長或太頻繁,可能會有反效果。 有許多實驗在研究曝光效應帶來的效用,例如Kail&Frccmen(1973)的研究之中,就有發現次數在1~9次之間,曝光效應呈現遞增,反之在9~243次之間,呈現遞減。 而Zajonc等人(1972)的研究中,則表示在0~10次之間呈現遞增,10次以後達到高原期,不會衰退。 而時間的長度,Bornstein(1989)的實驗中,也指出曝光時間的增加,曝光效應會有減弱的現象。 最後,初始效應對曝光效應影響很大,如果第一印象不好的話,曝光效應反而會增強負面印象。
3. MIT宿舍安排研究(MIT housing study)[編輯]
人們容易和常常遇見的人成為朋友。Festinger, Schachter, and Back在1950年在每棟十戶 的宿舍中,隨機將MIT學生分配住進其中十七棟公寓。一段時間之後,請被分配的學生們列出個別 最要好的三位朋友。結果發現,有60%的住戶提到的朋友是住在同一棟的人,有41%的住戶提到的 朋友是隔壁鄰居,22%提到的是同一層但是隔兩、三家的鄰居,還有10%提到的對象是住在兩端的 住戶。歸納發現,住在樓梯口以及郵筒附近的住戶,比起同樓層的其他住戶,擁有更多其他樓層的 朋友。 不過從實驗中也可發現接近因素的效果不只受到物理距離的影響,心理距離以及功能距離同樣 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4. 吊橋效應[編輯]
看來,在感情認知上,走在吊橋上,因恐懼引起的生理興奮會與性興奮混在一起。 詳見動機與情緒章節
三、戀愛中的生理反應[編輯]
1. 腦區運動[編輯]
人類學家Helen Fisher曾做過研究。他找了32名民眾來做研究,17人是處於熱戀中狀態, 15人是剛剛被另一半給拒絕 (失戀狀態)。Helen Fisher對這32個人進行腦部MRI掃描,在進行 掃描時,她會給受試者看戀人的照片,中間穿插一些分散注意力的小活動,用來觀察腦袋高 度運轉和休息時的一些差異註[6]。
她發現17個熱戀中的人的腦部有個小地方在活動,該處叫做腹側蓋區(VTA),VTA區是腦 部回饋系統的一部分,位於大腦較深層的位置,跟慾望、動機、專注與渴望相關,那裡有可 以分泌多巴胺(dopamine)的細胞,並且將它輸送到許多腦區,有趣的是,這個區域在古柯鹼毒 癮發作時,也會有一樣的反應,當我們談戀愛時往往會無法自拔、喪失自我,強烈地渴望能 夠和對方在一起註[6]。
而在另外15名失戀中的人的腦袋裡有3個腦區活動,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個腦區居然就 是VTA區,證明雖然處於失戀之中,我們非但不會放棄反而陷得更深,這個回饋系統,在我 們無法如願時反而更加活躍,促使我們盡全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註[6]。
第二個腦區是計算得失的區域,失戀中的人會無法控制地想著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失 去了什麼?得到了什麼?當我們願意冒很大的險去得到巨大的報償或損失時,這個腦區也會 運作註[6]。
第三個腦區與對他人的深度依戀有關,當我們遭到拒絕時,還是會對對方產生深度的依 戀,而這個腦區的回饋系統會讓人積極且專注地用盡一切手段,去得到他所想要的註[6]。
Helen Fisher認為愛是種來自本能的需求,愛與性慾不同,愛讓我們可以專注在一個人身 上,愛跟成癮其實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我們會無法克制地去想著一個人,不斷地想跟他親 近,就算以為戒掉了,哪天突然想起時,這份情感又會再次復發註[7]。
但是愛情不是光靠本能就能夠持久,等到剛開始的熱戀期過去,無論是皮質醇或是睪固 酮等化學物質的分泌都會回復正常,此時大腦皮質會介入,開始認真的評斷這個人是不是適 合一起繁衍後代的對象註[9]。
2. 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編輯]
常常有人形容分手的感覺心痛如刀割,這可能不只是誇飾修辭法,而是真的罹患了心碎症後群。
心碎症後群的正式名稱為壓力心肌症,又稱章魚壺心肌症,由日本的心臟科醫師發現並命名,原因是當病發時患者的左心室會像個抓章魚用的壺註[17],當人們遭受突如其來的壓力或打擊時,可能使原本康的人出現類似心臟病的症狀註[14],左心室會不正常的收縮,一般認為女性發生的機率較高,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認為可能跟男性的心臟細胞比女性有更多腎上腺素受體有關,代表男性比較擅長處理壓力。註[18]。
當人處於緊張或情緒激動時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的分泌會增加,這兩種激素也是壓力荷爾蒙之一,「心碎症候群的病患體內的壓力荷爾蒙濃度是其他心肌梗塞病患的七到三十四倍而體內壓力荷爾蒙過高時,對心臟產生毒性,而會造成傷害。」[1]值得慶幸的是這種疾病並不常見,當情緒的平復之後,心臟的功能會恢復正常,且不容易復發。註[18]。
四、戀愛關係中的依附理論[編輯]
愛情是童年依附行為的再現[編輯]
1985年英國精神病學家Bowlby提出了依附理論,說明嬰兒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過程中,嬰兒會透過訊號行為(signaling behavior)以及親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來推動與依附對象的互動,透過不斷互動的調整與校正、形成自己的依附型態。早期與依附對象的互動經驗,形成個人內在的依附運作模式,而當個體逐漸成熟脫離主要照護者,依附運作的對象便會漸漸轉向身旁的朋友,或是親密關係中的伴侶。於是我們稱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需求連結為「依附行為」(attachment behavior),而個體對朋友或伴侶追求親近接觸的人格特質傾向則曾為「依附風格」 (attachment style) 或「依附型態」。因此依附理論除了可應用於探討成長後的人際關係,也可以運用於解釋戀愛關係中的角色困境。
1987年,社會心理學家Hazan和Shaver首次將依附理論延伸應用於成人時期的親密關係,戀愛關係中雙方給予彼此支持與信賴並互相需要,就如同嬰兒學習信賴、需要照顧者的過程,於是我們可以將戀愛視為一種「特殊的依附過程」。依附風格影響從嬰兒時期開始發展的人際親密傾向,因此嬰兒時期所發展出的依附行為,在個體成年後發展親密關係時,因戀愛關係的建立與嬰兒時期的依附現象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引發類似的依附風格產生,內在的依附運作模式影響了個體在戀愛關係中的角色。對於各種價值的解讀,對於自己與伴侶的角色期望、認知價值、歸因理解方式因而產生豐富的個體差異,這也與嬰兒與照顧者間無數種的依附關係類似。於是我們將依附理論應用於戀愛關係,提供愛情困境的一些解方。
戀愛關係中的依附動態歷程[編輯]
成人時期的戀愛關係雖與傳統的依附現象可遙相呼應,然而終究與嬰兒時期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有所不同,最簡單的不同點即是兩者的互動基礎。嬰兒與其照顧者的關係是單向的需求基礎,嬰兒需要照顧者的支持與關愛,照顧者/依附對象卻不需要嬰兒提供相同的回饋與支持。反之,在戀愛關係中的互動基礎則是雙向的,兩人學習照顧支持彼此、也都產生安全感的需求。
在戀愛關係中,雙向依附的互動基礎造成依附行為會更容易趨向循環動態。對方的行為會造成個體內在依附運作模式啟動,而個體的反應也會因而影響了對方的依附系統。因而在戀愛關係中,依附的行為模式產生一動態歷程,解讀預測對方的反應所轉譯出的自我意義,對於個體如何回應對方並促成依附關係上的異動是很重要的一環。也因此,透過認知行為的些微改變,可能改善伴侶間因依附型態不同所造成的溝通困難,也就帶給了人們一絲愛情可透過心理學獲得幫助的曙光。
成人戀愛關係中的三種依附風格[編輯]
成人戀愛關係中的依附風格基本上可分為三種類型: 1. 安全型依附風格(secure style) 2. 逃避型依附風格(avoidant style) 3. 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anxious∕ambivalent style) 而逃避型依附風格與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又可統稱為「不安全型依附風格」。
1987年,Hazan和Shaver的研究中顯示,這三種不同戀愛關係的依附風格在成人中的比例約為:安全型依附風格56%,逃避型依附風格25%,而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19%。其中以安全型依附風格最多,以往認為安全型依附風格應佔有50%以上的人口,然而近期在亞洲國家的研究則指出,亞洲地區的安全型依附風格人數不到50%,擁有更多的不安全型依附人口,這可能與當代社會中人與人關係疏離,再加上3C產品的盛行以及雙薪家庭變多,導致兒童時期父母提供給小孩的照顧不再像以往充足,也因此導致到安全型依附風格的人數下降。
1. 安全型依附風格(secure style)[編輯]
安全依附風格的人在幼兒時期,通常與父母的關係和諧、對於自身的處境感到安全、無後顧之憂,相信家人為永遠的避風港,因而能勇敢的向前。安全型依附風格的人,對於人際關係持有較正面的看法,在關係中感到安全感、滿意程度高,因此疑神疑鬼的情況比較少,願意信任對方、支持對方,通常和這種安全依附風格的人相處,壓力會比較小,可以得到較多精神支持,也可以感受到足夠的愛和信任感,相處起來很舒服。以下列舉安全型依附風格的人在關係中常見的狀態與表現:
1. 對親密關係有較多的信任,相信對方是可以依靠的,也相信自己是被愛的、不會被突然拋棄。
2. 認為彼此有深刻的連結但各自獨立,保有彼此自由發展與追夢的權力。
3. 認為浪漫關係是快樂的、友善的,無須對親密感到恐懼。
4. 在關係中,願意自我揭露,也願意接受伴侶的自我揭露,對於坦誠的溝通感到舒服,讓關係傾向彈性的、互相的、同理的傾聽與溝通。
5. 願意給予對方承諾,也相信對方的承諾。
6. 較能接納伴侶、並在其焦慮時給予支持。
7. 能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關係中的衝突,願意理性溝通合作。
8. 願意對伴侶表達關愛的情感。
2. 逃避型依附風格(avoidant style)[編輯]
逃避型依附風格的人在幼兒時期,通常遭到父母長期的忽視,孩童向照顧者尋求關心與支持,卻可能一再被忽略,由於一直「得不到關愛」,於是孩童心中產生了「不要去依附、就不會受傷害」的觀念。然而,逃避型依附風格人格也可能因為父母的「過度掌控/保護」,因長期活在父母監控與懲罰的陰影下,因而恐懼親密關係。逃避型依附風格的人對於關係持有較負面的看法,不善表達情感並且害怕親密,在關係中感到不安全感、低滿意。以下列舉逃避型依附風格的人在關係中常見的狀態與表現:
1. 喜歡自己一個人勝過與他人相處。
2. 無法相信他人、難以讓自己依賴他人。
3. 習慣將自己的情緒抽離,即使在很情緒化的場面也依舊異常冷靜。
4. 不善於自我揭露,也不善接納他人的自我揭露,常覺得很緊張也不舒服。
5. 追求獨立,但並非不想追求親密關係,而是對後者的恐懼使其退卻。
6. 對伴侶的關愛表現少、甚至呈現漫不在乎、無所謂的態度。
7. 習於否定愛人的重要性,彷彿可以抽離感情。
8. 不敢與所愛之人太過親近,認為保持距離才可保護彼此。
9. 當關係中的把逃避型的人抓得越緊,他反而逃得越快。
10. 不願意給出承諾,對關係看法悲觀,認為愛只是短暫的,不會持續。
11. 藉由逃避與他人親近同時也保護自己免於失望。
3. 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anxious∕ambivalent style)[編輯]
焦慮依附風格的人童年可能因父母的婚姻關係或情緒不穩定、對孩子態度忽冷忽熱,或者父母控制欲太強,養成這群孩子極端善於察言觀色,容易隱藏真實的自我,並以討好父母為自己的首要任務。於是焦慮型依附人格,出自於自我的不安全感,以及長期察言觀色的習慣,及擅長在關係中關懷對方、願意付出所有心血和時間來保全雙方關係的穩定,這樣的積極且掏心掏肺的付出,通常過度,甚至到達一種情感綁架的地步,且會造成對方極大的壓力,非但不能獲取對方更多的愛、回饋更大的信任感,反而使對方感到不自由與受控制,因而逃離;焦慮型依附人格會因此再度受傷,變本加厲產生更強的不安全感,使得在關係中跌跌撞撞,滿身是傷,當這時候的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進入到下一段關係,會更加使盡全力的付出自己的所有,希望可以保全這一段新的感情,但只會變成惡性循環,除非遇到可以接受與包容這種依附型人格的人,否則具有依附型人格特性的人,只會不斷在感情中跌倒,且因為一次又一次加劇依附,而使人不敢靠近。最糟糕的情況,便是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的人可能會進入憂鬱狀態,長期無法自拔,造成嚴重的精神疾病,因此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幫助。除此之外,為了留下伴侶,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的人會採取的手段通常會比一般人更為激烈,例如:使用情緒勒索等方式,來確保關係的完整性,而且手段會一次比一次更嚴重,我們可以把這類行為解釋為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的自我防禦,為了不讓悲劇重演,讓自己世界崩塌,所採用的一種無所不用其極的防衛手法。但由於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的人,傷口來自於小時候的創傷,後天幾乎很難以透過什麼彌補方式去協助其減緩其焦慮/矛盾型依附的行為,他們的焦慮/矛盾型依附就像是無底洞,讓伴侶怎麼填都填不完,達到無解與無奈的程度,離去會再次發生,傷害會再次造成,這也是為什麼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的人很難以從自己的焦慮/矛盾型依附需求中解脫。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兒童在幼年生活時,對於愛、關懷、穩定⋯⋯的需求是很大的,否則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以下列舉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的人在關係中常見的狀態與表現:
1. 總是願意付出愛,卻擔心對方沒有相應的愛自己。
2. 沒有信心、沒有安全感,經常擔心對方會突然拋棄自己。
3. 不相信承諾,認為承諾會破滅,但其實是要求對方再三保證以舒緩自己的不安全感。
4. 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因此不信任關係。
5. 即使對方表達了關愛,卻經常出現情緒空洞,認為還是不夠,總是渴求更多保障與愛、並期望對方能「拯救/完整」自己。
6. 極度渴望佔有對方。
六、科技時代下的愛情[編輯]
現在科技發達,網路改變了很多愛情發展的模式。例如:接近性、相似性;網路改變了距離,接近性法則仍然適用嗎? Lindsay Taylor等人做了一個實驗,研究了在交友網站上被主動傳訊息的人。他們發現,越是受異性歡迎的使用者,越有可能和同樣受歡迎的異性接觸。結論是,人就算在網路上也會選擇和自己吸引力程度差不多的人。所以,相似性在網路上仍然是適用的! 根據Finkel等人在2012所做的調查,高達37%的單身網路使用者,透過網路在約會;2007至2009年間,網路交友是結識約會對象比例最高的管的。 但網路交友能夠修成正果的比例還有待觀察。 根據Catalina Toma和Jeffery Hancock的研究,他們對八十四位有在用線上交友網站的人訪問,並提供自己的資料。但81%的受訪者提供的資料和自己在交友網站上提供的資料不同,而且不管男女都有在約會網站上謊報資料的,最常被謊報的就是體重。他們也分析了受訪者在約會網站上提供的照片,和他們受訪時所提供的照片有32%會被認為是欺騙或誤導。尤其女生的照片更容易有這個現象。
七、愛情心理學小結[編輯]
以上的理論和實驗讓我們能夠更加理解愛情心理學的運作,但有關愛情心理學的研究目前所列只是冰山一角,礙於篇幅只能介紹到這裡。愛是種本能,每個人戀愛的方式也不同,恐怕很難找出普世皆可套用的公式,不過有疑問的時候,依然可以參考相關研究,協助理解愛情在人類心理學的運作。
紀登斯的理論預測與台灣社會[編輯]
紀登斯的理論框架幾乎是和台灣社會吻合的。首先,以〈性經驗與大學生親密關係相關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為例,有性經驗和親密關係能力呈現正相關。在紀登斯的論述中,性革命作為浪漫愛導向匯流愛的驅力,因此性開放觀念對於品質良好的親密關係是有助益的,和本研究相符。 再者,〈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也和紀登斯書中第六章〈共生依附的社會學意義〉有其相似處,在紀登斯的脈絡中,「共依附」有著負面的意涵,他認為是一種上癮的愛,是不良好的親密關係(或有別於純粹關係),在其書中特別探討的是花花公子和某些女性的「拯救情節」。其論述和該研究的吻合處在於,兩者都認為共依附關係傾向高會導致情緒表達能力低,進而使親密關係品質低落,而女性普遍擁有更強的親密關係建立能力,紀登斯以此觀點認為女性是親密關係在現代轉變的主導者。 另外,〈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章談及親密關係,作者在書中即引用《親密關係的轉變》中的概念,此外對於性暴力的研究,也和紀登斯所認為「多數的親密關係暴力來自男性」相同。而〈悖愛:從兩性暢銷書看親密關係的轉變〉裡,台灣社會第三個時期的女性婚姻腳本和策略,如同紀登斯「民主化的親密關係」,是要靠高度反身性的溝通來達成。 最後,〈從「同性婚姻」到「多元家庭」-朝向親密關係民主化的立法運動〉即是親密關係重新被「政治化」的案例,同性戀現身(coming out)在公領域,打破舊有親密關係的異性戀想像,也是具有民主化的意涵。除了心理學的觀點外,Giddens作為社會學大家提供了對於親密關係(或說愛情)的新的理解取徑,亦可以作為誇文化比較研究的參照。
謊言心理學[編輯]
一、為何人們要說謊[編輯]
謊言的種類五花八門,有善意的謊言、惡意的謊言,也有介於兩者之間,雖無益但也不致於有害的謊言。而一般來說「謊言」這個詞帶給人們的第一印象總是不好的,但即使是沒什麼毛病的普通人也不免有說謊的行為出現,為了探討人們說謊背後的心理因素,首先需要了解了何謂病態的謊言症。
病態的謊言症[編輯]
一開口就說謊,不管有沒有必要。像明明買雞蛋,問他買什麼,他偏告訴你他去了買醬油。世界上的確有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是一種病態,叫做「執性撒謊」(CompulsiveLyingSymptom),簡稱CL。
得到病態的謊言症的人,即使知道不會得到任何好處,依然滔滔不絕的說著自己編造的謊言,這點即是得到謊言症的人和一般人最大的不同點。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他們的想像力其實並不豐富,雖然不是完全沒有,但比起一般人來說要差得多。
一般來說,病態說謊者,從小時候就開始習慣性的說謊,這些人兒時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也就是與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的情感連結往往充滿波折,使得他們的自尊與自信無法穩固的形成,對外在世界的看法過度在意,害怕被他人看穿自己,於是他們靠著說謊來包裝自己,藉此得到安全感。隨著年紀漸長,習慣性說謊便像寫小說一樣,越來越偏離真實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過度依賴說謊的便利性之外,也養成了說謊的習慣。因此,病態說謊者的說謊行為成為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份,為了使自己編造出來的故事不被揭穿,他們會習慣性地以隱藏自我,否則便會缺乏安全感。
有趣的是,病態說謊者從小時候開始說謊編造出了一個自我來偽裝真實的自己,因此似乎比較無法分辨小說與電影中捏造的情節,一般人看小說的時候,可以很明顯的察覺小說內容可能是作者編寫出來的虛幻故事,然而病態說謊者比較容易信以為真,這可能跟他們長年編造的自我當成現實有關。
然而病態說謊者並未達妄想程度,一旦謊言被揭穿,他們也會承認造假,而不是像妄想症患者一樣,依然堅信不移。有些失智症患者或酒癮患者,因為記性缺損,會有虛談行為(confabulation),也就是信誓旦旦講些不存在的人事物,用來填補記憶空缺,但病態說謊並非記錯亂講,而是有意識地說謊。病態說謊者的謊話內容,如果局限於健康與疾病,可能出現偽病症(factious disorder),也就是把自己裝成重病患者,其實身體無恙。
病態說謊者的同理能力通常比較薄弱,體會不到別人被唬弄的感覺。病態說謊比較像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性格特質,要改變並不容易。這裡騙完換那裡,今天被揭穿明天就小心一點,還是會有人相信他們的瞞天大謊。
1.說謊和想像力之間的關係:[編輯]
研究顯示,當隨便訂定一個主題,然後讓人們根據該主題來編造謊言時,一般人比那些有病態的謊言症的的人們更能發揮想像力,編造出一套荒唐奇怪的謊言來,尤其實在超越現實的主題上(例如:對銀河系另一端的世界的想像)。但這也不代表有病態的謊言症的人完全不具有想像力,而是他們的想像力全部展現在極為現實的事物上,並且以極為現實的樣子出現。他們想像的是我們生活周遭的日常瑣事,只在這些事上發揮他們的想像力。有病態的謊言症的人的特徵是,在他們現實的遐想範圍中,他們會親自登場,將自己幻想為完美的主角。另一個特徵是他們對這些事情不光是想想罷了,更會把他們幻想的事當作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手段。例如:一旦幻想自己是大富豪的私生子,就可能會以此為藉口騙別人和他結婚。一般人如果讀了太多小說,可能也會產生諸如此類的幻想,但並不會把這樣的幻想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病態的謊言症說謊的原因:[編輯]
- 「愈好玩愈好」是最主要的動機。他們總是表現出和藹可親、容易親近的樣子,但是他們這些和藹的態度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希望別人留下好印象。至於對較親近的親屬方面,反而是愛理不理、強悍的態度。和別人在一起時,他們縱是設法想出一些有趣、可笑的話來自娛娛人。他們在人際關係上相當敏感,當與人相處時出現冷場,或是沒有講話的機會而被迫處於沈默的狀態,是他們無法忍受的情境,會讓他們感到受壓迫。此時他們會非常想要打破這樣的局面,因而脫口而出一大堆他們編造的謊言,企圖引起他人的興趣,藉此熱絡場面。一般人和他們的不同處在於:一般人面對冷場的情況時,雖然可能也會感到無法忍受,但不會想到要用編造謊言來熱絡場面。
- 「喝采願望」則是另一個使病態謊言症的人們說謊的原因。喝采願望指的是,當他們和別人說話時,如果對方只表現出認真傾聽的模樣,對他們來說是不夠的,他們真正希望能得到的是對方的喝采。其實無論是誰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願望,只是病態的謊言症的人表現得更加明顯。他們編出一串有趣的話題,無論是真是假,只要能讓對方感興趣,並產生對自己的佩服敢和尊敬,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事了。此外他們所表現出和藹可親的樣子則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親和力。
二、謊言的種類[編輯]
夢中的謊言[編輯]
1.佛洛伊德學說[編輯]
我們即使在夢中也會說謊。人們無法滿足的慾望、多被抑制在潛意識裡;在我們熟睡的時候,因為意識活動都停止,所以壓制慾望的力量也減弱了,者時候慾望就會在夢中被滿足。這必須是在沒有意識時才會出現的結果,佛洛伊德(1856-1939)也說過:只有夢境才能讓人體驗無意識的狀態。但是無意識的時候所想的事情和平常意識型態下所想的事不盡然相同,因而慾望可能無法以原有的型態被滿足。佛洛伊德也曾經就此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即使是在熟睡狀態下,也不能使抑制力完全消失,因此慾望便以另一種型態出現,以便加以滿足。 夢境乍看之下似乎很荒唐,但一旦理解了上述理由,將能發現其實夢境和現實有很多相通之處。但是在夢境裡,像「桌子就是桌子,不代表任何其他意義」這類的定理並不適用。通常桌子在夢裡已經改成用別種型態來取代,每種東西幾乎都以另一種型態出現在夢境裡。佛洛伊德學派的一位學者分析了一名女士的夢境——她在夢中勒死了一隻小狗。殺狗這樣的是,是她平時想都不敢想的事。有時她為了要做菜而親手殺死鴿子或雞這樣的經驗曾有過,但是對她來說當時的感覺都很不好,所以她總是盡可能提早完成那些事。這位心理學者聽到這裡便突然想到:會不會夢境中殺狗的行為,代表的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殺雞的行為?
2.夢境中的「轉移」[編輯]
接著,在詢問那名女士各種問題的過程中,她坦承說出她非常憎恨她的弟媳。原來她的弟媳介入了她和丈夫之間,「就像一隻惱人的鴿子一樣」。就在她做這個夢的前幾天,兩人才發生過激烈的爭吵。她還追著她弟媳跑到室外:「你給我出去,最好手給狗咬掉算了,永遠不要給我回來」。這位學者此時推測,她憎恨她的弟媳,並且希望她弟媳死了算了,這個慾望可能就是她做這場夢的原因,而那位女士把狗、弟媳、和鴿子全都給混在一起了。特別是她弟媳矮矮的、皮膚白,剛好是夢裡的小狗給人的印象。另外,她還進一步坦白指出了她的想法:「她竟然像隻被寵壞的鴿子一樣,傲慢無禮的擠進來。」如此一來,心理學者便確定了他的想法:她不知不覺中希望她的弟媳可以死去。當然這並不意味她想殺了她弟媳,而是隱藏在她內心深處有詛咒她弟媳的願望。他自己尚未察覺,因為潛意識告訴自己:這是違背道德的想法,所以她就盡量抑制這想法。但無論如何她心中都有這樣的想法,因此這樣的夢境才會出現。她並不是夢到自己直接殺了弟媳,而是夢到自己勒死是之為弟媳的小狗,可見在道德規範下,她等於說了「無意識的謊言」。再有意識的世界裡,弟媳這個字不能代表其他的事物,但在夢境中,弟媳和小狗可以是同一種意思。在這個例子中,女士將對弟媳的怨恨轉移到了小狗身上,這就是所謂的「轉移」。
3.「膠著」現象[編輯]
將不同的「影像」加以連結,使其合而為一的現象,稱為「膠著現象」。例如:有個人夢到了一位朋友,而那位朋友在夢中竟然變成了黑白混血兒,而身體長得像隻猴子。醒來後仔細想了想,想起昨天看見了一位混血兒,以及前幾天看見孩子一時興起模仿猴子的動作這兩件事,而在夢境中她便把這兩個影像合而為一了。
4.外聯合和迷信[編輯]
藉由某些意念的轉換,使事物之間發生關聯,這種現象稱為「外聯合」,在夢境中常常能發現這樣的現象。「外聯合」在現今時代,甚至以迷信這種姿態出現在你我的日常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常有人認為「四和死發音很像,十分不吉利」,因此即使是現代的大醫院裡或者許多飯店中都沒有四樓或四號病房的存在。在無意識的世界裡,所有的想法和這種「外聯合」的事情,都是以感情加以聯繫,夢中兩種不同的想法,會因為類似感情這樣的理由加以結合,產生微妙的關係,並造成視為同一物這種不可思議的結果。
5.抽象觀念的具體化[編輯]
將抽象觀念用具體的方式來呈現,是無意識世界的一大特徵。在無意識的世界中,並沒有「抽象觀念」這樣的名詞存在。比如說在現實生活中「親切」這個抽象的概念,在夢中可能會是以被自己視為親切的友人摸摸頭來代表親切的意思。另一個例子:有一名年輕男子正為該和心愛的女子結婚還是聽從身為牧師的父親的意見成為一個牧師而煩惱,在他的夢境中出現了兩條分歧的道路,一條是聽從父親的意見應選擇的道路,另一條則是愛人似乎在不遠處召喚他的道路。夢中就只出現這個景象,後來他才想起夢中的地點正是他以前曾和女孩去過的地方。
向自己說謊[編輯]
1.暗示的功用[編輯]
當一個人想把觀點傳達給他人,使人受到其影響的時候,通常會先加以暗示。法國心理學家傑尼(1859-1947)曾說過:「暗示能將觀念轉移。」美國心理學家馬克德卡魯(1871-1938)則為暗示下了一個定義:「並非邏輯性的訂定一個目標,而是將某個想法讓人相信並接受它。」對於身體有病痛的患者來說,適當的暗示是有必要的,雖然不能使症狀消失,但可以健全患者的心理狀態,讓他有和病魔對抗的信心,將患者從自怨自艾的深淵中拔出。稍微製造一點假象,對病患的心理狀態來說是利大於弊,一旦患者相信了這些善意製造出來的假象,將會確信自己的病已經痊癒了,又將擁有生龍活虎般的健康身體,進入這樣的遐想狀態中。而當幻想與理智衝突時,幻想通常會取得優勢。
2.販賣和暗示[編輯]
簡而言之,所謂的「暗示」其實就是種自欺欺人的謊言。推銷員在推銷商品時,會先使自己陷入假象當中,使自己確信自家產品相當優良,不買的話將有所損失,經由這樣的自我暗示之後,將使自己對自己賣的商品充滿信心,而且對顧客產生一種迫力,一旦以這種迫力來進行說服工作時,將逐漸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並使對方也陷入此假象中。
歇斯底里和謊言[編輯]
1.歇斯底里性格[編輯]
歇斯底里這個字總給人相當不好的感覺。一提到歇斯底里,常讓人聯想到那種對一些小事特別容易發怒,而且忌妒心強的女性,或是一些崩潰的叫聲、爆裂性的行為,其實這是人們對歇斯底里症很大的誤解。事實上,不只女性會有這種傾向,男性也有很多人有此傾向;並且不能將歇斯底里這個用詞完全解釋成不好的意味,因為歇斯底里的症狀或許跟我們想的有些差距,或者說,我們對歇斯底里的症狀認識還過於片面。具有歇斯底里症狀的人,通常具有下列幾項特徵:
- 虛榮心極強,往往十分高明地以另一面目出現。
- 好勝剛強,自我中心。
- 善於製造假像。
- 像個孩子似的。
- 意志薄弱。
此種性格的人表面上對流行十分敏感、相當熱情,但實際上卻可能冷漠無情,他們只是表面上裝成很熱情的樣子來掩飾他們真實的性格。而因為他們善於製造假象,因此容易支配群眾的心理,但如果出現了另一位革命性的人物,他們通常會變得相當盲從。以上所寫似乎都是比較負面的特徵,其實如果換個角度來看,這些特徵卻也使他們在工作表現上十分優秀。其實無論是誰,或多或少都有歇斯底里的幾項特徵。人們通常是後天形成了這些性格上的特徵,乃是因為現實生活中,需要依賴這些特徵才能在殘酷的現實中活下去。而有些人的這幾項特徵特別的明顯,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有「歇斯底里症狀」的人。一般而言,具有歇斯底里症狀的人可說是處於慾望無法獲得滿足、感到不快的狀態下,因此以一些無意識的謊言來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紓解,總歸,他們的行為並不是故意諂媚或是傷害別人,也不是刻意的欺騙行為。
2.無意識的謊言[編輯]
歇斯底里性格的人其實相當聰明機靈,他們能把樣樣稍通,但卻都不精通的技能妥善發揮,原本只有兩、三分實力,卻能讓人產生有五、六分實力的錯覺。此外,他們的依賴心也很強,常會利用技巧操弄人,及對上司和有權的人進行奉承。一般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他們為了達成其所遐想的願望所使出的伎倆,但其實這並非他們故意使出的手段。換句話說,他們的所作所為其實不是另有企圖,他們幾乎是在無意識中說出這些謊言。因為他們意志的不安定,以及過於強烈的喝采願望,促使他們有如此的行為。
三、謊言的效用[編輯]
善意的謊言與必要的謊言[編輯]
不能一概而論將說謊的人都認為是喜歡說謊的人。謊言這個字其實涵蓋的意義相當廣,其中也包含了恭維、奉承的話,以及善意與必要的謊言等等。有時候即使我們知道事情的真相,卻故意隱瞞事實或矇騙對方,是因為處在一些特別的情況下,那些善意的謊言反而對事情的發展比較有幫助。比如美國的一位作家歐亨利(O. Henry,1862-1910)著名作品『最後一片常春藤葉』(The Last Leaf)中有著這樣的故事:有位病患每天看著病房窗外的落葉,因寒風的吹襲,一片片掉落下來的景象,心情就變得越來越不好,病情也每況愈下,他猜想自己大概將在樹葉全部落盡時離開人世吧!同情這位患者的老畫家,便在樹後的磚牆上為他畫上了最後一片永遠不會掉下來的葉子,那位患者看到葉子經過大風大雨依然沒有掉下,心情便慢慢的改變了,最後也慢慢痊癒。這便是一種善意的謊言。
1.教師的謊言[編輯]
老師也會有需要說謊的時候。因為小孩子有時候會無精打采、提不起興趣上課,這時為了要讓孩子們提起精神,最好能找些名目加以誇獎一番等等,使上課的氣氛更加熱絡。另外若是對那些畫圖、音樂等方面十分不在行的孩子加以讚揚、鼓勵一番,說不定能使那些孩子對這些事情燃起興趣,也對自已更有自信,說不定未來也能在這些方面有所成就。這類的謊言也是屬於善意的謊言,由於是善意的,對事情的發展又有幫助,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他是謊言就一味的加以指責或批評,相反的,有時我們也需要肯定這種謊言的價值。
2.謙讓的謊言、反語式的謊言[編輯]
謙讓的美德也發展出了一種謊言,有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人到別人家裡拜訪的時候都會帶著禮物前往,然後往往又客氣地說:「這只是一點小東西」,表達謙虛之意。反語式的謊言則是例如在親密的友人之間,有些可能會用「白癡」這樣的字眼,表達彼此之間親愛的友情。
3.必須要說謊的時候[編輯]
比如說戰爭中被敵方所俘虜,並被問及有關本國的軍事機密時,為了不能使我方陷入不利的狀態,就必須要扯一些謊。此外,外交官也有同樣的情形,即使彼此兩國正處於和平、無戰事的狀態,兩國外交官還是必須運用外交手腕,靠一些謊言來拓展外交關係。而國家重臣對新聞記者所發表的言論,可能也只是一些外交辭令,對一些重要的問題並不能據實回答,只能用一些謊言掩蓋過去。
儘管了解到善意的謊言和必要的謊言有很多種類,但是一般人還是很容易拘泥於謊言負面的意思,所以通常會下意識地拒絕思索善意的謊言或必要的謊言背後的種種。其實仔細想想,每個人多少都有在必要的時候撒點小謊的經驗,這樣想就會覺得,其實謊言也不是完全不好,謊言也是有其必要的一面的。
四、謊言的生理[編輯]
身體不能說謊[編輯]
1.假裝若無其事的說謊[編輯]
有些人說,說謊的時候可以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但其實我們並沒有辦法到這一點。即使能從嘴裡說出一套天花亂墜的謊言,在生理方面卻必然會露出蛛絲馬跡。就算刻意掩飾,眼神的飄移,嘴角的浮動,雙手插口袋等等容易被發現的緊張的行為都是自然反應。除此之外我們的手掌、腳底、腋下等處遍布著汗腺細胞,一旦情感有變化時就會激烈反應。這個刺激是源於大腦皮層中掌管運動細胞的區域以及間腦的下視丘,透過交感神經傳遞到汗腺細胞而做出這些反應。當我們受到一些突發事件的驚嚇,全身肌肉會發生收縮,完成行為的準備狀態,此時若稍加留意即可發現自己的手掌和腳底在流汗;同樣的,在感情上發生急遽改變時,也會有一些冷汗流出,以上情形只有當事人會知道,外人通常看不太出來,因此旁觀者才會認為他們可以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2.GSR現象(galvanic skin response)[編輯]
然而,這種微妙的變化還是有方法可以捕捉的,此方法是利用GSR(galvanic skin response,膚電反應)現象來測試。首先在手掌及手腕安裝一個電容器板,其中有差不多三福特的直流電流,在電路中間裝一個安培計,然後再電路中加入更大的電流,從二安培到一百安培,受試者不會感受到電流通過。接下來,利用一些突然的聲響、給予痛覺、或趁他不注意時採取的行動,這些令受試者情緒發生改變的行為,會使安培計的讀數發生顫動。比如在受試者面前提到他戀人的名字,此時他可能會有一些情緒反應,此時安培計的讀數也會發生變動,這就是GSR方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在讓皮膚通過電流的時候,皮膚內會有電阻,這個電阻會受到皮膚潮濕度等因素影響,當受試者受到刺激、情緒發生改變時,汗腺細胞也會被激發導致皮膚濕度改變,進而影響電阻值(更潮溼而電阻下降),安培計測得的電流直因此會有激增的現象。
3.測謊器[編輯]
應用GSR的方法,就有了所謂「測謊器」的出現。一個簡單的使用GSR測謊的實驗就是:將五張撲克牌排在桌子上,請受試者從中隨機挑選一張,然後將那張撲克牌的點數寫在紙片上、裝入信封。當然所選的點數只有受試者知道而實驗者不知道。接著請受智者閉上眼睛,並且告訴他不管聽到什麼都回答「不是」。實驗者接著根據原本桌上五張撲克牌的花色與點數一一詢問受試者剛剛選的是不是那一張,一旦問到他剛剛選的那張撲克牌的花色時便便可以發現電流計的讀數有改變。雖然可能肉眼上根本看不出來他有什麼改變,但是GSR方法可以用細微的生理反應察覺謊言的所在。此實驗若能在裝備完善的實驗室裡進行,準確率能高達百分之九十八。 好的問題設計可以有效提高測謊的準確率。編題設計技術是為了有效達到偵側謊言的目的,而必須妥適編製測試問卷的一種學問,以下介紹測謊該使用到的問題類型及意義: 【1】 主要相關問題(Primary relevant question) 主要相關問題有以下幾點特徵: A.陳述主要案情問題 B.測試是否有直接涉案 C.在問題中只使用一個最主要的具體行為,不會讓受測者誤解的動詞。(如: 你有拿刀「刺」…、你有「偷」…、你有和她「性交」…等等) D.問題措辭要求否定的回答 【2】 次要相關問題(Secondary relevant question) 次要相關問題是涉及次要案情的問題,但措辭不需要直接問涉案與否,但須觸及到主要問題。編製時的以下特徵和情況: A.證據的關聯問題,如物證的位置(如:你知道那把兇刀在哪裡嗎?…) B.犯罪感問題,如知道歹徒是誰 C.歹徒可能的犯罪動機 D.案情事實及其他情況證據(如:你有協助、參與計畫、或幫助任何人等等…) E. 測試非直接的參與行為(如:你有看到、你確實知道…) 【3】 犧牲相關問題(Sacrifice relevant question) A.是用來吸收第一次問道相關問題時的心理衝擊。可以降低無辜者對其它相關問題的反應 B.制式問題架構。(例如:你會老實回答我有關本案的每個問題嗎?) C.讓受測人肯定回答。 【4】 徵兆問題(Symptomatic question) A.瞭解是否有案外問題干擾。 B.明白受測人與施測者彼此之信賴關係程度。 C.制式問題架構與回答。(例如:你會不會擔心我問你沒有討論過的問題?、我已經告訴你,不會問你沒有討論過的問題,你會相信嗎?) 【5】 無關問題(Irrelevant question) A.測謊測試中第一個被問及的問題。 B.其設計係在於提醒受測人測試已經開始,要求受測人專心聆聽接下來測試之每個問題。 C.中性問題。(例如:你姓徐嗎?、你現在坐著嗎?、你家住臺北嗎?…等等)
為了達到最佳的測謊效果,根據測謊學,以上問題的將會以下列順序出現:
1.無關問題 2.犧牲問題 3.徵兆問題 4.控制問題 5.相關問題 6.控制問題 7.相關問題 8.徵兆問題 9.控制問題 10.相關問題
TAT(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主題統覺測驗)[編輯]
從謊言判斷性格[編輯]
如果說測謊是找出人類謊言的裝置,那麼TAT(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主題統覺測驗)則可以說是能從人類的謊言中,知道其個性的試驗。根據羅莎測驗可以大致分析出受試者的性格,但具體的願望、恐懼和情緒等等的內容,則沒辦法做出詳細的分析評斷。而讓受試者觀看一些圖片,並要求他們根據圖片編造一則故事,則能從他們編造的故事內容中具體分析出他們的性格傾向,此即是所謂的TAT,主題統覺測驗。將TAT和羅莎測驗互相輔助,就可以更清楚的了解人們的個性,對解析人類相當有幫助。
將幾幅畫加以搭配組合,讓受試者從中挑選幾幅出來,然後讓他們隨性創造出有關過去、現在、未來的故事。受試者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通常也會出現在他們創造出的故事情節中,所以通常可以說故事中的主角其實就是受試者的寫照。受試者的想法和情感通常會投射在主角身上,而在日常生活中壓抑的恐懼和慾望,都能在故事中得到紓解。因此我們能藉由分析受試者創造出的故事內容,更深入的觀察受試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狀態。
不過也不一定受試者和他所創造出的故事中的主角一定是同一個人,而受試者的慾望和情感也不見得一定會出現在她的創作中。他們也常借用一些外來的題材,例如讀過的書或看過的電影情節,或者是朋友曾經說過的故事等等,都是他們創作時可能使用的參考資料,另外也有將自己過去的一些體驗畫作其中部分情節的情形。當然對那些想像力極為豐富的人來說,更多時候是根據自己對圖畫所自然湧現的想像內容所創作的。不過無論如何,以上的情形或多或少都和受試者本身有所投射,不過在形式和程度上有很大的差異。為了要正確讀取創作故事中所投射出的受試者的慾望和感情,首先就必須要仔細推敲受試者在創作故事時的心理狀況,如此方能做出更正確的判斷。目前有關TAT的解釋法和整理法仍因個人立場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解釋法。
聯想檢查[編輯]
首先向受試者唸出一個個像花、血、海、女等等單字,這些單字大都是能讓他們有好的聯想的單字,然後讓他們就這些單字一一回答他們的感覺。實驗證明,他們回答的方式和答案中的字眼有一定的規則性,一旦發現有偏離規則性的答案,就大致可發現潛在意識裡有病態(心理上的疙瘩)或者是精神疾病等等病例。這是聯想檢查方法主要的目的,和TAT的目的不同,但兩者的效果皆很顯著。
紐格(1875-1962)就曾挑選了一百個和日常生活的感情問題有關的單字,然後對一人進行了這樣的實驗。首先讓受試者聽幾個刺激語(例如:花),並且要求他儘可能早點將他腦中浮現的單字說出來(反應語,例如:美麗),然後實驗者分別將受試者聽到刺激語之後到他回答出反應語之間相隔的時間(反應間),以及反應語、反應方法記下來。當實驗順利進行的時候,反應時間大致會呈現一定的狀態,且能讓人容易了解刺激語和反應語之間的關係。但是當刺激語觸及到有關他心理變態的地方時,會破壞這樣的規則性,出現許許多多的特徵。其中最明顯的幾樣特徵是:
- 反應時間拉長
- 一下就把問題帶過去
- 沒有反應
- 一再重複刺激語
- 誤解刺激語
- 結巴、嘟囔、無法做出完整答案
- 回答出一個以上的單字
- 出現其他身體舉動
一旦有以上幾項特徵出現,實驗者即可知道已經觸及受試者之病處。如此的聯想檢查法因此可以較容易且迅速的將受試者心理病態的地方診斷出來,所以對心理醫生來說,即便是科學進步的現代,此方法仍是診斷時的一項重要依據。
身體和感情的謊言(詹姆斯-蘭格學說)[編輯]
1.學說內容[編輯]
1884年美國的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n James,1842-1910)發表了一篇論文『何謂情緒』,正巧和隔年丹麥的生理學家蘭格(Carl Lange,1834-1900)發表的論文極為相似。他們兩人完全不相識,確有如此相似的學說出現,後人便把此兩人之學說整理歸類為「詹姆斯-蘭格學說」。此學說中最有名的代表文句:「我們並不是因悲傷而哭泣,而是因哭泣而悲傷」他們主張:人們身體的種種變化,並不是因為情緒表現在身體機能上(情動)而出現的,而是因某些刺激,才會引起身體的種種變化,而且他們認為,那些所有內在的情緒皆為情動。所以一旦喝酒,就會引起各式各樣身體上的變化:有人醉後喜歡哭,也有些人在喝醉後會怒斥別人,也有一些人在酒醉後會一直傻笑的。他們的說法有這些實際的例證可以證明,另外也有以下的生理現象可以作為他們學說的依據。
我們的神經系統中,有可以依個人意志隨意支配的非自律神經系統,另外內臟的肌肉或者內分泌腺等等,則是意志所不能自由支配的自律神經系統。情動的場合就是自律神經系統作用的時候。例如再盛怒的時候,或者被恐懼所籠罩的時候,自然而然心跳得速度加快、血壓升高、身體各處的肌肉都會得到血液的供給。此外,呼吸的次數會增加,而且會促進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以及肝臟釋放糖分,如此將減低疲勞的程度。
2.反對詹姆斯-蘭格學說[編輯]
今日,詹姆斯-蘭格學說已被否定。1900年,英國生理學家謝靈頓(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1857-1952)以狗和貓為實驗對象,進行了一項實驗:為了使自律神經不能將其興奮訊號傳到大腦皮層組織,便在中途切斷神經,但狗和貓不但沒有發生器官上的變化,而且還一樣有情緒的出現。另外即使向人類注射腎上腺素,卻完全沒有憤怒的情緒出現,也許血糖會增加、心臟的跳動會加速,但是並沒有發生情動現象。再者,1927年,美國生理學家卡農(Walter Bradford Cannon,1871-1945)以下列五點理由對詹姆斯-蘭格學說提出批評:
- 一旦將數隻貓的交感神經全部抽取,交感神經系統所支配的身體運作功能將全部喪失。例如將無法支配內臟的血管運作、也無法分泌腎上腺素等。此時若使狗來咬這隻貓,貓會馬上發出鳴叫、兩隻耳朵往後拉、露出牙齒、前腳向上抬起做出撲打狀,這和抽取交感神經前貓在憤怒時候的行為並無差異。
- 有時在所有的情動現象都未發生時,同樣的身體變化還是會出現。例如:在生病時可說是完全沒有任何情動現象產生的時候,但卻可能像害怕或憤怒時一樣臉色發青。如此看來,因為完全不同的情動情形可能產生相同的生理變化,所以不能因為某些生理的變化而輕易斷言是何種情動狀況。
- 因為內臟細胞的反應一般都很遲鈍,所以並不會發生什麼激烈的情動現象。
- 心臟以外的內臟器官是由不隨意肌和腺體所構成。不隨意肌的反應速度最快也只能到250/1000-800/1000秒的速度,最慢可達2-4秒,另外內分泌腺體分泌的速度也很慢,所以一般而言,內臟器官的變化是相當慢的,不太容易看得出來。因此不能將變化如此之慢的內臟器官,認為是引起激烈情動現象的起源所在。
- 激烈的情動狀態才會引起的內部器官的特殊變化,有時是因為人為的因素所引起的。例如:注射腎上腺素時會引起與害怕等強烈的情動狀態時所發生的內臟器官一樣的特殊變化,因此受試者會有心跳加速、甚至全身顫抖等現象,但這些並不是發生了實際的恐懼和悲哀的情動感覺。
五、謊言的心理[編輯]
謊言是一種高級語言,具工具性功能。謊言的使用分為無意的及有意的,通常在恐懼、害怕或習慣下自動激發,主要原則是自我保護,如智慧行動、歪曲行動。
壓迫[編輯]
1.面臨危機時的舉動[編輯]
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充滿了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引發的生理慾望和社會慾望,如果慾望和環境都不太有改變,那麼我們會因習慣而對這個環境適應得很好,我們的生活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每天只需要機械性的生活就可以了。但是事實是我們居住的環境天天在改變。
從小學開始,經歷一連串求學、出社會、戀愛、結婚、生子,其中每個階段的環境都一直在改變。若突然之間環境起了急遽變化的話,那麼先前那種機械式的生活方式,就不能適應新的環境,此時必須要培養新的習慣,更要以積極的行動和作為投入新型態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狀態可以稱之為「危機」。當人類面臨危機時,採取的行動可以大致區分為「智慧行動」、「歪曲行動」、「失敗反應」:
2.智慧行動[編輯]
所謂的智慧行動,試用一種全新的行動方式去適應環境;也就是說,在面臨危機的時候,能冷靜尋求合理的解決方式來突破難關。但是人類真能採取智慧行動的人並不多,就算真的能做到,也很難有把握真的有效果。即使我們照自己所認為最合理及完美的方法去做,但有時卻一點也行不通。例如無法滿足的慾望會一直佔據我們的心頭,而且會越來越強烈,要想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加以壓制可不是件簡單的是,有可能會越弄越糟,最後生成了「緊張的狀態」。這種緊張的狀態不只會使我們感到不愉快、痛苦,甚至會使我們越來越沒辦法適應外界的一切,終將陷入一片混亂的狀態。因此除了合理的解決之外,我們還要採取各式各樣的「歪曲行動」。
3.歪曲行動[編輯]
小蟲在碰到有鋼筆間戳他的時候,就會假裝死去,一動也不動,讓攻擊者覺得牠已經死去,不需要再繼續攻擊,小蟲很有機會就可以獲得苟延殘喘的機會,這是種自然界裝死的反射現象,也是歪曲行動的一種。換句話說,藉著「說謊」來適應周遭的環境。人也有可能會有類似的行為,和小蟲一樣的道理,歇斯底里患者也會假裝自己身體不舒服,或假裝得了很多病,來達成自己的目的,這是德國心理學家庫雷契曼的想法。
這種假裝並不是有意識的行為,和本人意志無關,而是在潛意識的作用下,自然而然發展成的行為;法國學者把它稱為「半假病」。為了要逃避慾望不能被滿足的那種不快和痛苦的感覺,便假裝自己沒有那些慾望,其實是行不通的。把慾望藏在心底深處,想假裝沒這回事,這就是「壓迫」,是擬態的一種。其實一般人也可能會有這種行為,我們會為了某些目的而做出一些與事實不太相符的假裝行為,並不是故意這麼做,而可能只是因為情勢所逼,或是也沒有多餘的時間思考,看到眼前唯一一條本能的路,就是用一些虛假的行為來掩蓋真實。
4.被壓迫的慾望[編輯]
德國一位解剖學教授,在一次有關鼻腔的授課結束之後,問學生是否真的了解鼻腔的種種,全部的學生都回答:「很清楚。」教授接著說:「那真是奇怪的事,真正對鼻腔有了解的的人,在我們這個住了數十萬人的城鎮來說,以五根手指來算的話,就只能舉出一根手指兒以呢!」佛洛伊德認為那位教授所說的「一根手指頭」等與,含有「真正了解的人只有一位,就是我」這樣的意味。教授平時雖表現出一副謙遜的模樣,其實是將自己的自負心壓抑下來,不讓別人看出。然而當他看見他的學生狂妄地說自己很了解鼻腔,他那被壓抑的自負心又高漲起來,變說出了那些反駁的話,想藉機挫挫他們的銳氣,同時也彰顯自己。教授被壓抑的慾望突然之間活躍起來,擾亂他的思緒,迫不及待地一躍而出,因此他說出了誇張、不實的話,這對身為教授的他其實是不該有的行為。人們可能認為這是他不小心說出的氣話,但其實是因為他一不留神讓一直被壓抑的慾望有機會闖出來,所以才發生言詞和行為都有所誤差的情形。被壓抑的慾望一旦蠢蠢欲動,就可能以不太正常的方式一躍而出,因此人們就會一時衝動,吐露本意、寫出不該寫的東西或做出不該做的事。
反動形成[編輯]
1.反動形成的形式[編輯]
一個人的慾望十分強烈的時候,即使受到壓制,會有想突破壓制、再次展現的傾向,這個傾向可能讓當事者感到恐懼。自知自己的抑制能力快要不管用了,所以有必要以其他夠份量的事情加以抑制。對於抽菸已經上癮的人來說,如果要他們減少抽菸的量,是相當痛苦的一件事;很多人就因此把菸癮戒掉,認為這樣會比較快樂一點。繼而又想,如果能夠廣而推之,向其他人熱心的述說香菸的害處,並勸導他人戒菸的話,可能會更快樂。殊不知他自己只是一時將抽菸的慾望深深藏在心底,然後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戒掉菸癮。等到他一而再,再而三接觸到種人抽菸的場合,他那壓抑著的慾望就未必還能再繼續壓抑下去,有可能就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有了言行不一的舉動出現,說是戒菸,但受不了周遭誘惑,回頭又偷偷繼續抽起菸來—這就是一種稱之為反動形成的謊言。此外,吝嗇小氣又利己主義的人,為了防止他人知道自己那些不良的傾向,就以相當慷慨、大方的慈善家面目出現;生性殘酷喜歡虐待動物的人在人前卻表現出非常愛護動物的樣子;連殺一隻小蟲都不敢的人,卻在人前裝出威風八面、神勇無敵的樣子;腦筋死板、不知變通的人,卻自稱是道德家,對別人的一點小錯都要找碴、生氣,其實是希望自己的反社會行為能得到理解的一種反動形成。
因為壓制只不過是將慾望和情感逐出意識範圍,問題只是暫時解決。被壓制的慾望在無意識的範圍中積壓下來,然後又反動形成,再一次硬壓制下來,人們會天真的以為如此一來應該沒什麼問題了,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因為事實上一旦你一再對慾望進行壓制,我們的內心就會像承受過大壓力的鍋爐一般,終將因為再也承受不了而爆發開來,不但沒壓制住,反而到處橫行,恐怕會引發更多其他的障礙。因此我們應該將被壓制的慾望適度的解放出來,這樣不管是生理上也好,心理上也好,都將有所助益。
同一化[編輯]
1.投射和吸取[編輯]
所謂的「同一化」,是說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會採用自己所尊敬的人或親密的人的做人處事的態度和感情(吸取),而且對他人之中與自己是同一立場的人較有認同感(投射)。一個家庭之內,男孩常自然地採用父親的態度和感情方式,而女孩則會採用母親的,然後加以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人格。在成人的團體中,成員的態度和感情則會自然而然地和他們所尊敬的領導人相似。在封建是的人際關係中,同一化以下面的形式出現:即使客觀的說,自己有著不幸的遭遇,但如果真的看到與自己同一化的對方過著幸福的生活,就會主觀的覺得自己也很幸福。從「只要你能幸福,我就滿足了。」或者「主人的名譽就是我的名譽。」這些話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化的現象。另外,希特勒所率領的納粹青年團組織中,每個人的心中都抱持著「我願為希特勒」的想法,以及齊聲高喊「希特勒萬歲」的行為,可以看出他們都有同一化的特質。
2.一身一體[編輯]
沒有鬧過家庭風波、過的是和睦幸福的日子的夫妻倆,他們之間沒有秘密,不管是心理的或身體的秘密都不曾有。他們兩人的關係可說是極為透明,丈夫所受到的侮辱,妻子會感同身受,就好像是自己受到侮辱一樣;丈夫若有什麼成就,妻子也會認為就像是自己的成就似的而感到特別高興。最後妻子的死亡,則讓丈夫感到萬分悲慟。所謂的一身一體,就是指這樣的情形。有位學者說:「我們的父母和妻兒是我們的骨肉至親。如果他們死去的話,就好像失去了自己身上的某一部份,感覺非常痛苦。當他們做了某些壞事的時候,我們會為此感到羞愧;而當他們被侮辱時,我們會站在他們的立場,並為此大感憤怒。」像這樣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將父母親和妻兒視為我們自我的一部分的緣故。有種我們時常聽到的故事,年老後才傑為伴侶的老夫婦,一旦一方先去世的話,另外一個也很快的接著離開人世,這也可說是一身一體的一種例子。
3.人類的洋蔥學說[編輯]
萊賓為了更易於瞭解這樣的伴侶關係,採取的是圖解的方法。根據這種方法,將人類一層一層的加以分析,而且層和層之間有所間隔。他把這些層次分別稱為中心曾、中間層、周邊層,也就是說,把人類想成一顆像是洋蔥的東西。當我們和陌生人說話的時候,會有警戒心,因為我們無法看見對方的心裡在想些什麼。以「洋蔥學說」來說的話,這是因為人們通常以周邊層最外的一層和對方接觸,其他層則緊緊的關閉,不讓對方進入。但對方如果是朋友的話,我們則會稍加鬆懈,讓對方稍稍看見自己的內心世界;對方也會適度打開心房,讓我們進入。也就是說,我們是以周邊層的內部面貌、或者更進一步的以中間層的外側面貌來與朋友交往,對方也是同樣的情形。至於伴侶間的關係,彼此都拋開層層隔閡,以中心層的面貌坦誠相見,因此若以接觸的層面最深最廣而言,無疑是此種伴侶間的關係。而且正因為彼此都能坦誠相見,所以兩人之間呈現透明狀態,沒有所謂的秘密而彼此之間也不會有所顧忌。若把人類的中心認為是所謂的自我的話,那麼整個中心層可說就是「自我」的意念,於是有了「伴侶是我的自我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在此情況下,彼此的中心層可以說是已經互相重疊。但是若伴侶之間並不交心,彼此並不互相了解的話,他們就不會成為對方自我的一部分,頂多只能說包含在對方的自我中,但並未佔有一席之地。因此所謂的伴侶之愛,其本質就是把對方放在自我的裡面。照此想法引申下去的話,所謂的父母和子女之愛、愛校心、對鄉土之愛、對祖國之愛、對追求學問的熱愛等等都可以說是將其愛慕得對象包含進自我的中心的一種結果。
退化[編輯]
1.戀愛中的撒嬌行為[編輯]
美國心理學家馬克(Mark Rosenzweig,1922-2009)認為:一旦慾望不能被滿足的時候,就容易形成距攻擊性的行為。此時的慾求不滿,被稱之為攻擊的原理,也就是說:當慾望需求的程度越來越強的時候,或者其中的妨礙越來越大的時候,就會明顯的形成攻擊的傾向。因為很多事情的阻撓,無法達成直接攻擊的目的時,就會將矛頭對準第三者,亂發一頓脾氣,這就是一半人所說的「遷怒」行為。總之為了抒發心中的怒氣,採取了攻擊的行動。但,慾望不被滿足的結果,不只在外表會有這種攻擊性的行徑產生,另外當碰到困難時,會馬上中途放棄,精神方面可說是回復到以前那種還未完全進化的狀態。簡而言之,就是會變得像孩子似的。舉例來說,當我們戀愛的時候,一旦到了一定的時期,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即十分的信賴對方,或彼此之間有某種程度的依賴感的時候,兩人之間就會出現像孩子般的舉止行為。這在第三者看來,通常認為這是熱戀中的情侶之間必然會出先的撒嬌行為,而這樣的行為可稱之為「退化」。一旦戀愛,會將自己的內心全部奉獻給對方,在這個階段也容易出現任性、像個孩子似的問話態度、撒嬌、發牢騷、像孩子般拋開一切責任,只顧遊玩,以及亂發脾氣等等的行為。總之,兩人之間有了某種程度的心理接觸之後,彼此都已了解對方的性格,然後開始了另一個期待,因為兩人都希望這段感情有所結果,所以在求好心切的心情下,便出現了這種孩子氣的行為。不用說,在那個時候對未來的情形抱著些許的不安,才會發生對應的「退化」狀態,我們不妨可將此種兩人之間的「希望對方變什麼樣」的心理現象,看作是彼此的一種適應型態。
2.運動爆發[編輯]
運動爆發是指和動物或者小孩,也就是人類置身在恐怖氣氛時對應行動的自然行為,有以下幾項的類似點:
- 運動爆發是指對外界的刺激所形成的一種本能的、具防衛性的反應。
- 漫無目的、到處亂碰亂撞的過剩舉動
- 若以精神方面來看的話,並不是熟思的情況下所引發的舉動,而是突然變得緊張的感情狀態所引發的行為
- 並非再三思之下做出的舉動,自己的心中存在著自阻撓的事物身邊逃脫,含糊不清但強烈的慾望。
- 運動爆發對動物而言,和歇斯底里症患者一樣,都會設法達成除去障礙的目的。
- 就以上而言,運動爆發是種具有生物學上調整功能的現象。
3.裝死反射[編輯]
裝死反射也和運動爆發有一樣的功能,在很多危險的場合下,為了防衛自身安全,避免危險的發生,可以就地裝死,如此便可以逃過一劫。歇斯底里症患者在遇到同樣的事情時,也會本能地假裝身體動也不動,或裝成生病的模樣,以逃避危機。有歇斯底里症的人,會有「全面的昏迷」、「歇斯底里性的聾啞」、「歇斯底裡性的語言障礙」、「歇斯底裡性的感覺和知覺上的障礙」、「運動神經的障礙」等等情形出現。這些可以說全部都屬於退化的現象,是為了不受到傷害,身體內的防衛機能自然運作所形成的結果。
4.防衛機能[編輯]
所謂的「防衛機能」,到底在哪些條件下才會發揮作用?這個問題的答案大約可以整理成以下幾點:
- 全部的行為都是無意識的狀態下所形成的。
- 全部的行為都是為了不使自己受到傷害所發展成的。
- 防衛機能是始於有逃避的想法,然後根據本能所發展出的種種防衛行為,那些行為彼此之間都所關聯。
這也是屬於退化現象,也可說是一種逃避的行為。有時會變得像個孩子的樣子,就是因為想逃避現實的動機作祟。當無法面對自己即將受到痛苦的現實時,因為本能的激發,會有拯救自我的做法出現,而且這些作為都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自然而然激發出來的。再者,這種防衛機能是不管身體健康的人,或者精神病患者,都具有的一種本能。但因為防衛機能作用所產生出來的行為,若對本人反而有所不利,表現的方式不太合理、或對社會有所損害的情形時,我們會把這些有此種行為傾向的人稱為是有精神上的疾病,而先前一直提到的歇斯底里症患者也包含在精神疾病的範疇內。這種防衛機能的概念,對於精神醫學方面有極大的影響。此外,在臨床心理學方面若考慮到性格的概念時,防衛機能可說是其中必考慮的一環。
合理化[編輯]
1.合理化的謊言[編輯]
隨便對他人充滿敵意和恨意,不是一件好事,這樣的心理狀態會將對方給予的情感自意識中一筆抹煞,常會感覺對方對自己也是一樣的充滿敵意和憎恨。「我沒有特別討厭那個人,但他卻好像很討厭我的樣子。每次都無緣無故跟我發生爭吵,真是受不了。」像這樣把壓抑的情感和慾望轉換到他人身上,就叫做「投射」。像繼母可能會覺得那些非親生的孩子很怨恨自己;保守政黨對革新政黨的敵意投射,會令他們覺得革新政黨說不定明天就會發動暴亂。如此的敵意和恨意加以投射的結果,會使得對方對自己充滿敵意,因此若訴諸於正當的防衛態度,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如此這般為抒發心中的敵意找一個藉口。像這樣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加以認定的行為,除了「投射」這跟原因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理由,那就是把自己的行為盡量解釋得「合理化」或「正當化」。例如:即使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才會失敗,卻把原因歸咎於他人的妨礙,以及家裡種種事情的牽絆。如此想來,因為不用承認自己的缺點,也就感到格外的輕鬆愉快。
2.自我的擬態[編輯]
合理化只是有意識地為自己製造一個藉口,而不說謊騙人。所編出的理由自己也深信不疑,也可以說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自己對自己說謊。合理化和投射、反動形成、壓制一樣,可說都是自我的一種擬態現象。總而言之,人類對自已所做的事情總是盡其所能的擤出各種合乎常理的理由,使自己更能理直氣壯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由此看來我們不難了解,其中所賦予的理由將有不少並非真正的理由,而是為了自己心中的慾望和感情趨向所編造出來的。
3.對於睡眠狀態中的行為也要給予合理化的理由[編輯]
即使不瞭解真正的原因,人們還是會為自己的行為想法賦予適當的理由。在催眠術的實驗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這種現象。其實被施以催眠的人,因為其意識作用減弱的原因,才會對催眠的種種指示言聽計從的接受。在催眠術的進行當中,催眠師如果說「蝴蝶」,被催眠者可能把手帕拿起來揮一揮;如果說「好好吃的牛排」,被催眠者可能把鞋底拿起來啃。然而,在催眠術解除以後,被催眠者什麼都不記得了。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催眠術進行之前,催眠師先給予了種種等等要做的事的暗示,所以被催眠者在被催眠之後就會照著剛剛的暗示去做。而在催眠解除後,如果告知被催眠者他剛剛出現了什麼樣的舉動,他並不會知道是因為受到暗示才去做了那些事,而是會為自己找一個理由來解釋剛剛的行為,比如說他可能會說:「我剛剛把手怕拿起來揮可能是因為有隻蟲子在附近飛的緣故吧。」
社會階級心理學[編輯]
社會階級心理學是一門以社會學的角度再加上心理學的方法,探討階級如何影響社會生活,並分析階級在日常生活中所體現的種種差異的學問。舉凡社會關係、工作、休閒、生活方式、語言風格、智力、人格、態度、價值,甚至身心健康都是屬於此領域的研究範圍。社會階級展現於經濟資本、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等面相,而社會中存在階級的事實是當前社會學家爭相研究的爭點之一。而社會階級做為一個事實與分類認識社會的標尺,與心理學亦有相關聯性。
一、階級的心理[編輯]
1.不同的階級位置如何塑造不同的社會心理?[編輯]
如前所述,不同的階級位置中的行動者,以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能力為根基,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然而,不同的生命經驗代表的不僅是物質與生活上的差距,更重要的事,在不同的生命體驗裡,不同階級位置的社會行動者所擁有的機會與資源並不相同。不同的生活水準與機會,使社會行動者經歷不同的生命考驗,自然逐漸塑造出不同的社會心理。以下將以大眾文本如何具現化不同階級位置中的行動者的社會心理作為範例,並分析大眾文本這樣的呈現方式有何偏誤。
1.富人喜歡投資,窮人更愛消費;2.富人不守本分,窮人甘於現狀;3.富人享受風險,窮人害怕風險;4.富人破陳出新,窮人按部就班;5.富人抓大勢,窮人盯小利;6.富人學管理,窮人學手藝;7.富人利用光陰,窮人消磨時間;8.富人精於工計,窮人善於算計;9.富人交朋友,窮人走親戚;10.富人買保險,窮人買彩票;11.富人散發自信,窮人武裝自信;12.富人做得多,窮人說得多。(擷取自「業務講堂」,2017/03/17)
此篇大眾文本舉出的「區別」,是去脈絡化的檢討窮人的行為模式,忽略其能取得的資源,可能皆不及富人的教育程度、文化資本與社會網絡的累積。例如「愛消費」、「消磨時間」、「買彩票」,等「錯誤」的理財觀念,不一定是因為窮人比較短視或貪心,而是他們不像富人可以從社會網絡、學校、家庭教育吸收到理財資訊,不知如何透過投資「讓錢生錢」,只能期待透過中彩券脫貧。而「害怕風險」、「盯小利」、「走親戚」、「武裝自信」等「壞習慣」,也不一定是因為他們眼界、心胸狹隘。害怕風險是因為生活沒有遭遇風險的餘裕;盯小利是因為不能放過任何機會;走親戚是因為他們的社會位置沒有機會擴展社會網絡,只好珍惜僅有的人脈;而武裝自信是因為感受到社會對窮人的不友善,又對自己的生活處境感到羞恥,無法發展自信、也得不到認同的情況下,當然只能武裝。
簡而言之,「心態造就階級」的說法其實是倒因為果的,「富人」的「不守本分」、「散發自信」、「抓大勢」的心態並不是他們的致富關鍵,而是相反過來,他們的階級位置提供的機會、資源、承擔風險的能力,塑造了他們的心態。窮人亦然,他們並非因為「按部就班」或「甘於現狀」而窮,而是因為窮,因為無法取得資源、沒有向上流動的機會與能力,所以按部就班且擅於算計。
2.社會心理如何促成階級的再生產?[編輯]
所謂再生產理論,是指從20世紀60、70年代開始,一些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學者針對資本主義的學校教育展開了一系列批判性論述。二戰以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猛發展,雖然貧窮、失敗、不平等等社會問題仍舊存在,但在許多人眼中,這些完全可以通過一系列社會改革加以解決,而教育則被視為改革的最佳手段。人們普遍相信,教育不僅帶來個體的發展,而且促進經濟系統的有效運行,是改變階級分裂狀況的有效體制。每個勤奮攻讀的學生都有機會透過教育向上流動,從而使階級社會走向終結。
所有的論述中,影響最大的是薩繆·鮑爾斯(Samuel Bowles)和赫伯特·金迪斯(Herbert Gintis)的經濟再生產理論和布迪爾(P. Bourdieu)的文化再生產理論。
在鮑爾斯和金迪斯看來,學校就是一個按照外部勞動分工的要求進行再生產的機構。資本主義經濟要求把人分配到不同的合適的位置上。因此,學校的使命就在於按照勞動分工的要求,授予未來處於不同位置的人以不同的技能,並且傳遞相應的價值、規範、行為方式和性情等等。所以,工人階級的孩子會被教導守時、清潔整齊、尊重權威和服從規矩;而上層階級的孩子則被教導靈活性、思維的開放性、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等等,這些都是為使他們以後作為管理者或專家有效地工作所做的預備。通過對學校教育經歷在數量和類型上的分化,學校預備了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工作等級之中。
建立於此,再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新興中產階級出現後,它們會創造屬於自己的地位象徵,透過文化資本的累積和財富來漢來供階級及資本家階級之間做出區隔,來自中上階級的父母擁有的權力地位不乏於學校教師,他們可以介入學校教育,影響學校政策並提出有利於其子女的學習方式`,例如,多元入學方案要求子女要有多樣的且富的考試模式也對有時間、有知識的新興中產階級最有利;而勞工階級的父母人脈有限,雖然不同意學校的教育政策,但是仍然會表現出尊敬與配合的態度。這樣的權力關係也為子女所傳承,中產階級的學生在學校中勇於抵抗學校的政策並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就是用自己所擁有的能力來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政策鞏固自己的地位並傳承,而勞工階級的學生則是順從學校的教育政策走向,有此可以發現,父母親的社會階級地位藉由子女的代間傳遞進一步的影響其教育成就。
整體來說社會心理學是以社會學中所謂的衝突論來看待當代的社會階級制度,在這制度中富人、有權勢者因為掌握了資源,所以可以制定出一套對自身有利的制度,並在藉由整個制度來促進階級複製。而這群擁有資源者又以「專家、學者」的身份提出說這整個制度會這樣是因為低社會階級的人自己不努力而導致的結果,並藉此合理化這個對自身有利的權力結構。布迪爾推測,個人在童年時期已經內化出他與各層級之間的社會空間,並指引年輕人朝向他們適當的社會地位、適合於他們的行為、及對其他行為的厭惡。因為文化資本的取得,大多取決於家庭中全面、早期而潛移默化的學習,也因此,審美意向的發展大致上取決於社會出身,而非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的積累資本和經驗。無論是飲食、文化抑或藝術表演的喜好都是階級指標,這些指標會隨著世代承襲下去,強化了固有觀念中各階級的喜好。
布迪爾也將階級之間的資本差異分為以下四種:
- 經濟資本:對金錢、財產的擁有,包括動產和不動產等。
- 社會資本:群體上的資源、關係、影響與扶持的網路。布迪爾指個人或團體所擁有的社會關係總體和社會資本的獲取,需要靠關係的建立及維持、社交聯誼工作、共同嗜好等。
- 文化資本:知識的類型、技能、教育,包括他人對自己高度的期許。父母給孩子的文化資本也包瓜熟悉的教育體系、易於成功的態度及知識。 文化資本又分為三種形式:
- 內化的舉止風範,例如台風。
- 客觀的文化資產,例如骨董收藏品。
- 制度的社會性認可,例如學歷。
- 象徵資本:個人在信用、名望上有用的資源,是擁有其他三種資本後所附加的權威。
3.關於階級社會心理的研究[編輯]
在社會階級的研究中,主觀的階級分類跟客觀的階級分類不一定完全契合。主觀的階級分類是社會行動者自認的階級,客觀的階級分類則是透過微薄的職業聲望或是馬克思的聲工具有無做客觀判斷。兩者之間的差異影響了個人如何看待經濟體制,從黃毅志的研究可以讓我們看到兩者的差異:如勞工要有自我階級意識才有可能起身反抗,先要了解自己的處境才可以知道自己要爭取什麼權益。
另外,糾州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家團隊在二○○九年推測,隨著階級上升,同理心的能力將隨之減弱,因為上層階級從表情判斷他人情緒的能力不如下層階級。紐約大學的迪澤(Pia Dietze)和諾斯(Eric Knowles)則在最近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隨著階級上升,減弱的是注意力而非情緒感知能力。
他們的研究先是包裝成測試Google Glass,邀請六十一位志願受測者戴上並在接將上走路、請他們將視線焦點放在感興趣的事物上。最後留下自己的年齡、性別、種族、收入、教育水準、他們認定自己屬於何種社會階級等資料。他們發現不同社會階層對陌生人注視的次數沒有差別,但時間長短不同。中上階層的人對他人臉孔的注視時間,平均來說少了五分之一秒。為了更進一步探究,第二場實驗換成展示街景,固定八十二位受測者的頭部來監控他們雙眼的視線焦點,而這次,下層階級觀看臉部的時間又比上層階級多了1/10秒。並且,這樣的差異只存在人臉之上。最後一個實驗,他們邀請三百九十七位受試者觀看兩組六張隨機排列的圖片,先是一張臉和五個無生命、接著是同樣圖片但順序不同或抽換一張並改變排序的六張。受試者必須觀察有無被抽換、及調換的順序。這次的研究結果同樣顯示,在抽換物體圖片時沒有顯著差異,若抽換臉部照片,則下層階級表現較優異。
他們得到的結論是,下層階級比上層階級更注意他人的臉部。原因雖仍不明朗,但他倆推測,上層階級可能認為陌生人無法為他們帶來太多利益所以不會特別注意。
4.影響台灣的階級心理[編輯]
臺灣的階級研究主要的研究者是許嘉猷、蕭新煌等人,由於台灣特殊的經濟發展經驗(黑手變頭家、中小企業多等)因此跟西方國家的階級認同不太一樣;如英國多數受僱者會認為自己是工人階級,因為當時工會是由下而上的形成,因此形塑了他們下對上的反動能力;美國工會則是因為主要著重於協商薪資,勞資對立較少,工人的階級意識不太明顯。根據許嘉猷(1992)的研究,將階級區分從馬克思的生產工具有無轉換成工會是否有自主權、工作的權威等。得出的研究結果是,台灣的工人階級意識並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相較於馬克思主義的中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對立,台灣尚有小資產階級當緩衝,緩和兩者之間的對立,且要工人階級流動到小資產階級的可能性也較高,工人的團體程度自然降低。加上台灣的歷史進程,在戒嚴時期嚴格靜止工會組織的形成,也遏止了工人意識的滋長,在這方面相較於英國社會來說,英國的工會組織發展早,且是由工人自發性組成,因此有80%的工人知道自己屬於勞工階級,證明沒有組織對於形成勞工的階級意識是困難的。
此外台灣的勞工的階級意識低落或許也可以追根至中華傳統文化以及日本企業所帶來的影響
- 中華傳統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相當強調敬老尊賢,也就是說要遵從社會既有的權力結構,縱然整個制度是不合理的也不要去挑戰、反抗。因此也就造就了大多數台灣勞工是相當聽資方的話,像是在RCA工殤案的紀錄片「奇蹟背後」就有提到當時美國企業認為台灣勞工在全世界中是素質相對高而且相當聽話的。
- 日本企業:日本對於台灣的影響相當深遠,不論是日治時期所留下的企業,或是在戰後日本文化崛起的那段期間對台灣所造成的影響,而在台灣社會中經常可以聽到身邊有人是在日本企業中工作。傳統的日本企業是相當重視階級文化的,同時也是相當照顧員工的,但在台灣的企業他們只學日本企業的階級、服從文化而忽略了在那背後一間公司是多尊重、照顧自己的員工,也因此造就了台灣企業慣老闆的出現。
種族特徵描述(racial profiling)[編輯]
種族特徵描述又被稱為種族歸納、種族臉譜化、種族貌相判定。意指種族被作為一種基模的基礎,在某些情況中種族被篩選出作為判斷資訊,其他個人的屬性則被忽略。啟動種族基模相當於啟動一套種族化的檔案,這個檔案帶有偏見、歧視與刻板印象。而種族特徵描述亦可以被看作社會中族群邊界和範疇界線的劃定常用的手段便是混為一談(lumping together)和切隔(splitting)創造出群體的類同何差異,形成界線。以美國警察常被詬病對於種族的選擇性執法為例,在美國,警察執法時常以膚色(最顯見的種族特徵)來切隔出亞洲人和白人(較無危險)宇非裔及拉丁裔(犯罪率高),但劃分出兩群體的同時,勢必得將特定群體內的階級、性格等混為一談,這樣的區分可能忽略團體內的異質性或許遠比不同疃體間的差異要來得大。
Akai Gurley槍擊事件[編輯]
以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分析,該事件所牽涉到的不只「種族」,更有「階級」和「性別」等因素造成的基膜進而影響行為者的判斷。2014年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兩名員警在一棟公寓沿著燈光不足的樓梯巡邏,其中一名菜鳥員警彼得・梁(Peter Liang)在經過7樓時,被前往公寓拜訪女友的格里給驚嚇,再推開樓梯間的瞬間扣下板機,子彈被牆壁反彈後擊穿了格里的心臟,彼得也因過失殺人罪被起訴。事件發生後引起各種討論,首先,以「階級」的面向來看,雖然近年紐約市的治安有了大幅的改善,但在某些特定的區域,如該事件發生在布魯克林區的貧民區(居民多為中低階層少數族裔),紐約警察工會相關人員也稱事發那棟公寓位於「紐約最危險的住宅區」,可見人們對於該區域的想像是充滿犯罪、危險的。先前所提及,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系統一、二的思考路徑,可以嘗試模擬當時員警彼得在巡邏時,因為知道這裡是犯罪的熱點,而身為菜鳥警察,內心應該是充滿壓力的,在此情況下,認知和行為仰賴效率高但易出錯,靠著「基模」篩選資訊的系統一,受到驚嚇馬上開槍。相似的偏誤也在後續報導被印證,許多人會認為員警在這類犯罪熱點的嚴格執法是合理的。然而,事實是格里雖然有24次被捕紀錄,當天他並沒有持有武器,只是前往女友家。
再者,以「性別」面向檢視。員警誤殺民眾的新聞多半受害者是男性,嘗試解釋這類「性別」與「犯罪率」相關基模的產生,以統計數據來說,在2014年美國被捕總人數73%是男性,或許因此有「男性比較犯罪」的印象。而這可能也說明了,在事發當時中槍的是格里而非其女友的原因。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種族」的基模,即前述的「種族貌相」(Racial Profiling)。種族向來是美國最敏感的議題,此次事件發生後,也馬上被和如火如荼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連接,各地出現多起抗議又一次警察誤殺非裔美國人的事件。更細緻地思考種族貌相本身,會發現它是種族、階層、性別等基模的交織。以格里來說,身為中下階層的非裔男性,在大眾的認知裡很容易就將他和犯罪做連接。至於執法人員在認知和行動策略上,經常遇到需要快速決策的情境,不難想像其在一般大眾的系統一建構,傾向劃定某些特徵是危險的,種族往往和膚色相關,人們最被易於辨識的表徵就被拿來做分類的依據。對於後續看法的不同評論也可發現,某些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言論,會認為像格里這類有犯罪紀錄的非裔,當天不被槍殺之後還是會危害社會,反之,民權運動者則會強調,警察的執法不該因為種族而有所差別對待。
在阿里・格里槍擊案中,除了受害者的種族是一重點,員警彼得・梁的華人身分也在審判時引發爭論。在先前的警察誤殺非裔的事件中,涉案的白人警察不是被輕判,就是無罪釋放。然而,彼得在第一審視卻面臨長達15年的刑期。法院對於不同族裔的雙重標準引發大規模的網路串連、遊行和連署等倡議行動。美國在上一世代中的華裔多為一代移民,他們多仍帶有傳統儒家的價值觀,並不重視,或甚至較為壓抑西方社會所強調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爭取自身權益的價值觀。美國仍充斥對於華裔的種族歧視和偏見,但華裔抗爭不若非裔強烈,很可能可以歸因於在60年代以降,非裔族群對於民權運動的論述基礎、組織、抗爭策略等都發展的比華裔族群完全。這樣的現象,或多或少成為了大眾對於華裔族群不惹事、安分或軟弱的基模,在多次有關警察種族偏見的執法,選擇對被告為華裔的案件來運作平息群眾怒氣,符合政治正確的殺雞儆猴,後續引發的大規模華裔社群串連,是始料未及的。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對於事實或情境的理解上,常會因為各種基模而作出不全然客觀的判斷。但另一個危險的現象是,如前述假新聞中提到的「社群直覺模式」,道德的判斷往往是「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在我們因為基模篩選出帶有偏見的事實後,經常又在不自覺中思考如何合理化直覺,而非嘗試推翻它。人的認知模式如此,造成在做出評斷時,只願意看見自己想看見的事實,且一步步強化這樣的印象,社會上不平等如種族、階級的偏見也因此一再被強化。
情緒勒索(Emotion Blackmail)[編輯]
一、何謂情緒勒索?[編輯]
情緒勒索是所有宰制行動中一種最有利的形式,身邊周遭的好友與親人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我們。所有勒索的中心就是基本的威脅恐嚇,它會以許多不同的面貌出現。通常情緒勒索者和被情緒勒索者之所以關係能夠成立,是因為彼此間有一定的親密成分為基礎,甚至掌握對方的秘密和弱點,而一但情緒勒索者無法完成某些目的時,便會利用這層親密關係迫使對方讓步。情緒勒索也許不會危害自身的生命,但是卻非常容易奪走「自我完整性」,自我價值和自我評量完全奠基於此項要素,而我們通常也使用自我完整性來辨別是非。情緒勒索最終會使人陷入隱藏情緒、有苦說不出的狀態,會質疑自己有無權利表達感受,而無法充分表達出氣憤與挫折感,所有感受都以痛苦的形式表達,受情緒勒索的壓迫者會轉為以身體和心理的不適,來取代直接說出感受的方式。
二、情緒勒索的六項致命特徵:要求、抵擋、壓力、威脅、順從、舊事重演。[編輯]
會發生情緒勒索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極端手段——控制。一但不斷受到「控制」手段的支配,使我們對情緒勒索者有求必應,不得不犧牲自我欲求及人格時,就會變成情緒勒索。
- 要求(Demand ):情緒勒索者通常會把自身的想法強加於他人身上,而向對方進行要求。
- 抵擋(Resistance):當情緒勒索者開始施壓時,被勒索者開始出現抵擋的行為。
- 壓力(Pressure):對被情緒勒索者施壓,情緒勒索者會開始貶低對方、對方的能力及個人價值,再來引發對方的罪惡感。
- 威脅(Threat):情緒勒索者會無條件地剝奪對方的安全感,會依此作為對方的把柄,希望亦威脅的方式順從。
- 順從(Compliance):利用特殊身份或親密關係的優勢觀點,而迫使對方順從自身的想法,若對方無法承受對方的威脅,即會被迫選擇順從。
- 舊事重演(Repetition):情緒勒索者一旦有一次成功情緒勒索的經驗,便會開始向對方要求更多,讓對方愈來愈沒有自由,最後放棄反抗,而進行下一次的情綠勒索,往往會形成:施加壓力\一方屈服。
三、勒索的四種型態: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欲擒故縱者。[編輯]
一. 施暴型 : 這類型的『情緒勒索』最易辨識,只要不順從他們,他們就會怒髮衝冠,語帶威脅或是生悶氣。『不聽我的話,就請走人』是他們的格言。其中施暴型又可分成「消極施暴型」與「積極施暴型」
- 積極施暴者:若不順從,情緒上則會馬上大發雷霆,甚至語帶威脅及不滿。
- 消極施暴者:情緒上的不滿不會直白的表現於外表,而是埋頭生悶氣。
二. 自虐型 : 這類型的人常會操縱別人,傳遞出『如果不照著他的要求去做,他將會很沮喪,甚至無法活下去』的訊息來警告他人。他們常把生活搞得一團亂,甚至會傷害自己,或採取自殺的舉動,而這些以生命來情緒勒索的人則稱其為「終極自虐者」。
三. 悲情者:他們在無法遂其所願時,常會表現出沮喪、沉默,好讓人察覺其苦處,但卻避談真正的原因,表面上好像他們很脆弱,但卻是『沉默的暴君』。
四. 欲擒故縱型:這類型的『情緒勒索』會先釋出正面的訊息,並且允諾關於愛情、親情、友情、錢財或升遷的要求,然後再告訴他人,如果不順從他們的要求,便什麼都拿不到。
四、情緒勒索的影響[編輯]
情緒勒索也許不會危害自身的生命,但是卻非常容易奪走「自我完整性」,自我價值和自我評量完全奠基於此項要素,而我們通常也使用自我完整性來辨別是非。除了會影響被人們視為重要的自我完整性外,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勒索所能影響的範圍為之廣大。
情緒勒索的特徵[編輯]
一、要求 : 勒索者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太能容許別人有絲毫的討論或改變的餘地。 二、抵抗 : 被要求的一方為保有自己的空間,剛開始往往會加以抵抗。 三、施壓 : 勒索者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便開始施壓。 四、威脅 : 勒索者經常會運用一些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恐懼、困惑與罪惡感。 五、順從 : 被勒索者為了不破壞彼此的關係,為了減輕自己的罪惡感,或是避免更糟的後果,於是改變初衷,犧牲了自己的原則或權益。 六、舊事重演 :勒索者食髓知味,會繼續運用這些手段,而被勒索者因為陷在迷霧中,而任令它一再重演。
情緒勒索的手法[編輯]
情緒勒索者到底是如何進行迷霧陣的呢?在「要求—壓力—屈服」的相處模式中,情緒勒索者又是如何將別人的利益棄之不顧?為撥開此迷霧,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常用的手法。
一. 二分法
情緒勒索者會為自己的人格特質或行為動機加上光環,讓他的行為看似十分高貴,而別人的行為卻頻頻受到質疑,甚至被他們視為污穢不堪。這樣的手法以及他們所使用的字眼,常使被勒索者的自我評價開始動搖。
二. 病態化
當情緒勒索者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時,他們常會質疑對方愛的能力,認為對方有問題。
三. 聯合陣線 當情緒勒索者「病態化策略」無法奏效時,他們就會改弦易轍,轉而籠絡其他家人或朋友,或是援引更高的權威,好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並讓對手頓感孤獨與挫敗。
四. 負面評比 「為什麼你不能像……..」,情緒勒索者常會拿另一個人作完美的標準,以彰顯對手的紕漏百出。這種負面評比,讓對手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忠實、能力有待加強,因而焦慮與罪惡感也逐漸昇高。
對自尊層面[編輯]
- 開始對自己感到失望
- 違反良知行為的惡性循環
- 情緒勒索開始產生正當性、合理性
對健康的層面[編輯]
- 心理逐漸不健康、不平衡
- 身體疼痛警訊
對親密關係層面[編輯]
- 關係開始生變
- 感情付出的限制
五、如何面對情緒勒索[編輯]
- 先認清情緒勒索出現的情境
- 俗語說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先了解自己「被情緒勒索」的情境方可對症下藥。我們可以運用五個 W 和一個 H,即 When(時間)、Where(地點)、Who(人物)、What(是什麼)、Why(為什麼),以及 How(怎麼樣),以日誌或筆記的方式紀錄生活中發生的特定事件。透過記下那時發生什麼事?有哪些深刻的感受?我們可以從一連串的回顧中觀察出自己容易在什麼情況下被情緒勒索的模式,繼而再作出改善。
- 重視自己的感受,雖然我們常會因為對方的身份可能是我們所愛的人,像是:情人、子女、兄弟姊妹,而隱忍他們的情緒勒索行為,但長期下來,這會把雙方的相處狀態逼上高壓模式,任誰都受不了,因此我們必須從一開始就著重於自己的感受,正視自己被勒索時的情緒和想法。
- 當下一次再「被情緒勒索」而感到困擾時,可以停下來想一想⋯⋯我現在有什麼感受?我喜歡這樣被對待嗎?對方的需求我願意去配合嗎?遇到「情緒勒索」的時候相信您會感到很不好受,以上的練習可以幫助您去照顧自己的需要與感受,了解自己期望被對待的方式。
- 為親密關係建立情緒界線,藉由明確的情緒來告知情緒勒索者這招對我是沒有用的,我並不是不關心、不愛你所以才不幫助你,而是因為太愛了,所以才無法看著你習慣於藉由情緒勒索來逼迫與妳關係親密的人做出你所希望他所做的事。
- 心理師周慕姿認為親密關係要擺脫「情緒勒索」的相處模式,「被情緒勒索」可以先建立屬於自己的情緒界線,以逐漸改善伴侶雙方的互動。
- 情緒勒索對於勒索人而言,是一種可以得寸進尺的行為,其實人多少都會有利用情感綁架而達成利益交換的概念,像是:小朋友若得不到大人的關注,通常會出現一些比較反常的行為,像是故意發出噪音、故意哭鬧,以獲得大人的關注;小朋友得不到玩具的時候,會透過大哭大鬧,讓爸媽感到心疼,或是透過賴在大賣場的地板上耍賴,讓爸媽感到為難與羞恥,藉此得到買玩具的機會。但這些現象隨著年紀的增長,小朋友的心智年齡略為成熟以後,此現象便會改善。不過,大多數嚴重的情緒勒索是出自已經成熟的大人,在無意之間發現某項很難獲得的情感或金援等事物,能透過情感的綁架而取得,進而一而再、再而三採用同樣的手段去獲得。此時,若是被勒索人選擇隱忍,通常這樣的生活只會不斷重複上演,甚至頻率變多、程度加劇,對勒索人本身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長期處於被情緒勒索情況下,要懂得求救或自救,透過不同的方法,嘗試解套。
第一步 | 停止對話、轉移情緒、離開現場,目的:為自己製造可以緩衝情緒的空間。 |
第二步 | 覺察自己的情緒、了解剛剛發生什麼事、喜歡或不喜歡、適應或不適應,目的:練習照顧自己的不舒服感。 |
第三步 | 擬定因應策略、練習應用 目的:了解「情緒勒索」的行為動機,在照顧自己權益與感受的情緒下再次與「情緒勒索者」溝通,才能試圖找出解套的方式。 |
資料來源:杜玉蓉(譯)(民 106)。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 (原作者:Susan Forward&Donna Frazier)。臺北市:究竟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7)
周慕姿(民 106)。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臺北市:寶瓶文化。
社會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應用[編輯]
現代社會中,人類與自然的距離逐漸增加,而科技發展也帶來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使得與心理壓力有關的疾病的發病率快速提高,這個問題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的高度重視,於是運用了有關理論研究了社會心理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一、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編輯]
科學研究表明,在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預防中,社會心理因素和遺傳、生化、免疫等因素同等重要;換言之,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社會心理的因素會使人產生心理緊張的狀態,從而引起疾病的產生。以下將列舉幾個與疾病相關的重要社會心理因素:
- 生活中的挫折:如喪偶、離婚、失去親人、家庭衝突、獨居、遠離家鄉等生活變化都對健康產生影響。
- 緊張的工作:科學的發展將人類帶入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訊息量的急遽生長使人應接不暇,大大提高了工作者緊張情緒。此外,由於自動化程度逐漸提高,在根本改善勞動條件之餘,使工作者的工作內容變得單調而緊張,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且許多研究表明,這類工作也讓人容易緊張、焦慮,甚至帶來許多病症。
- 現代化的城市生活:生活步調的加快使得人類傳統的生活模式被改變,鄰里之間的人際關係逐漸淡薄,這種情況帶給城市居民很大的心理壓力,且相較於農村更容易罹患精神疾病。另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和都市化的發展,許多人從原先寬廣、安靜的區域遷入擁擠、喧鬧的環境,這使人需要花更大的努力去適應環境,而較容易產生緊張狀態。
二、如何消除緊張狀態[編輯]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社會因素之所以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大多是因為這些因素導致了心理緊張,至於要如何減緩這種緊張則是此處想處理的課題。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許多通過身體內部狀況與條件的精神控制來進行治療的方式,以下將介紹三種能減緩緊張狀態及其影響的三種技術。
- 生物反饋:我們可以透過生物反饋來改變身體的生理功能。許多電子儀器能夠測量並記錄身體的功能,且可以透過一些容易觀察的信號如閃光或震動來表現身體內部活動的訊息,而當我們能接收到這些訊息時,我們就能夠控制我們身體的內部過程。例如,若心臟以輕鬆的速率跳動時能達到當光的閃爍,我們就能學會如何保持這種心跳速率,減少緊張的時刻。
- 凝神:指將身體與精神完全放鬆後,每天反覆地以固定頻率默念某個單詞,有減輕壓力。研究結果表明,凝神對於生理功能方面有持續性的重要變化,即在凝神期間,身體的能量能重新恢復和儲存,可以抵消緊張狀態的影響。
- 意念:指將意識集中於某個現實或幻想的物體,而在過程中忽視了所有其他的思維和感覺。意念具有鎮靜的效果,能將減緩身體運動過程,不僅夠預防緊張帶來的生理損害,也能用在損害發生後的治療。
e世代心理學[編輯]
網際網路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普遍存於日常中我們所能想像的任何人類活動上,其爆炸性的發展快速造就了一種新環境,對人們造成潛在的影響,在這個環境中,人們的表現與互動既熟悉又相當陌生,有時它的影響似乎相當的正向,但有時我們又可能看到一些不好的影響或在網路上做出在其他環境中絕對不會做的事而反悔;同時網際網路使用者也能夠影響別人或者被他人塑造,進而改變自己的知覺與行為,更挑戰有關自我、關係、社會、文化,甚至意識的舊有思維方式。如前述,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形成一種全新的環境,其中的行為與運作依然十分複雜難以簡而言之,因此實有必要作系統性的分析和了解。以下即為網際網路使用的心理學的相關內容:
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使人們對其產生一種依賴性,這當然是一種趨勢,其發展之快速與多變令人著迷又恐慌,正因為其相當新穎又成長快速,研究者在各個領域開始研究網際網路,最初那種認為網際網路是非正式媒體的想法也逐漸改變中。
網際網路的環境[編輯]
研究網際網路中的行為是非常複雜的,它經由電腦、鍵盤等作為媒介。我們有無數的方法能夠探索網際網路、進入網際網路的環境,呈現我們自己,並與他人互動,它是一種經驗的混合,我們需要一些特殊用語,用以畫分網際網路的環境,網際網路的環境也因此分了好幾種。有些環境雖然彼此間有互相重疊之處但是大致而言每一種環境都具備其特殊基本特徵,當我們親自體驗時,就可以很容易的了解各種環境間的差異,比如全球資訊網、電子郵件、非同步討論談、同步聊天、MUD、後設世界、結合互動影音等。網路上封閉性討論社群容易使負向行為創造出惡性循環,例如當有人在網路上使用情緒化挑釁語言將使很多人不敢在網路世界表達意見,造成寒蟬效應,網路調查指出在時代雜誌表達意見的作者大多不願意討論特定主題如墮胎、同婚等,因為害怕網路情緒化挑釁文字的攻擊,但加州大學的研究也指出在臉書的使用者如果接收到的是正向行為描述,那麼他就有增加10%的機會在他臉書後續寫正面資訊。
網際網路科技的影響與使用者的權利[編輯]
由傳播科技的歷史以及網際網路的發展,到今天如此無止境地如魔術般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假如我們不要用狂文描述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或是它的史無前例的特質,我們思考一下它對我們的影響,進而加以分析,通常這種分析可以歸為三個較廣的面向。第一是落入科技決定論的標題下;第二是分析科技發展的歷史背景;第三是看人們如何使用科技。
- 科技決定論:從科技決定論的觀點來看網際網路,我們假定科技影響人類各種型態的活動,科技的改變造成會眾大的改變,每種科技有其特質指導社會的改變。事實上,任一社會都會被當時的科技所定義,科技也有難以相信的力量去塑造人類的行為社會結構。以這種觀點去研究網際網路,可能導致我們聲稱現在是一數位社會,我們的思考方式、行為,以及互動被通訊使用的網路數位科技所控制,科技中的某些字或片語進入我們的語彙中,重塑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極端科技決定論者認為科技已無法控制,人類的科技發明其本身有一任性的、自我決定的特質,在目前科技在其演化中以達到這個點,它在被轉變與進步中,人是無法具有決定性的介入的,而網際網路目前正是如此。科技決定論沒有考慮社會環境,實際上,科技本身假定使用即製造環境。
- 科技發展的歷史背景:第二種影響模式針對科技發展與使用的意識形態環境,研究者們研究科技時均採這種取向,他們認為科技不是憑空而降,有其個別的社會與特殊的理由,科技一但被應用,有其與社會的複雜關係,它影響也被所使用的社會、科技,與政治環境所影響。以這種取向來看網際網路,被視為是科技發展歷史中的參與者,而不是一不速之客。
- 人們如何使用科技:第三種分析傳播科技的影響是從使用與滿意方面著手,這種取向常為心理學者所取用,試圖重新介紹人類控制科技世界。使用與滿意是不接受科技依其特性來定義社會,而是採用人們可選擇使用或不使用科技,甚至要適應自己的需求,這種審視科技與社會關係的方式,首先以人類使用否與需要否為探索,然後再看是否滿意。以此觀之,認為這種取向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聲稱科技是一有用的工具,增加人們互動的量與種類。
雖然三方面的分析可能是分開的,我們常常將其合併,特別是當所談的新科技複雜如網際網路。當然科技決定論似乎有它的道理,我們常稱此歷史時期的青少年是處在數位社會的e世代;此外正如一開始所談傳播科技歷史與網際網路發展是有其時代背景與意識形態環境的;再依據學者所言科技進入大眾生活通常分成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選擇使用,第二階段是發展對科技的依賴性,此與第三點科技的影響有相同的意義,人們使用科技,宜從選擇是否使用與滿意度而定。
網際網路是一年輕的科技,我們對它如何影響個人與社會已如上述三個較廣的面相所述,我們對它的特徵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也是相當的陌生,有待進一步研究。根據網際網路科技影響的第三點,我們能夠選擇它來用或是不用,以及其滿意否而定,比起電視與電話,我們更有權力去影響這種科技,因為我們集創造者、製作人,與使用者於一身。例如為了使電視媒體成熟發展,我們的行動主要表現在是否開機,或看什麼節目,也聯絡電視台或報紙編輯,但我們能做的是如此無力,相較於網際網路,就可以發現在網際網路中我們能做的太多了,相關的監督與控制責任,是所有使用者責無旁貸的。
網路世界的匿名性和化名性、非面對面的溝通、缺乏主導的行為規範促使情緒化的挑釁語言可以隨意的表達,藉此激怒或打擊意見不同的他者,從這樣的過程中得到個人的滿足感並且吸引許多死忠追隨者,也強化擴大同溫層的範圍,使的任何一個使用者可以組織動員其他人追隨他的言論,當追隨者有百萬、千萬時,個人將可以發揮極大的影響力。黃厚銘(2000)的研究提出網路社會的匿名性,尤其強調化名性,匿名性只是將實體外表和部分舉止藏匿起來不被看到破綻,化名性則使網路使用者更積極地創造出一種符合其他人期待也同時符合自己需要的角色,缺點的隱藏使其能自由自在表現出想表現的自我,因此許多人喜歡使用網路進行社會互動甚至衍伸出成癮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網路的化名性雖可讓使用者感到相對自在,但在匿名討論過程中仍要遵守適當的語言規則。
電腦網路的上癮[編輯]
從1980年代起,因應電腦的開始大量使用及網際網路走入日常生活的設立,電腦網路上癮穩提的探討才開始有較學術性的研究進行。由早期的個案報導及問卷調查證據,到近年來用較具說服性的統計方法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可以讓大家一起來思索對電腦網路上癮的特徵是否與藥物上癮者相同呢?
英國學者 Mark Griffiths即以判斷藥癮症狀的四項依據作基礎,提出電腦網路上癮的內涵與之亦有類似的情形。換言之,電腦網路使用者會持續性的增加使用次數或上網的時間以得到某種程度的滿足感,這點便符合前述藥癮歷程中的耐藥現象。另外,電腦網路使用者也常常出現必須依賴特定的電腦網路或其相關的產品服務,而且無法輕易的終止這種依賴關係,依但這種關係生變或停止都可能形成渾身不對勁的不適感受,這和前述藥癮再發的症狀有關。此外,Mark Griffiths也提到若綜合軟硬體所形成的刺激具有件凸顯奇特的鮮明度時,電腦網路使用者較易重複使用進而頻繁使用乃至上癮症狀出現。有關刺激顯明度與上癮的互動關係,從藥理的常識中應可容易了解到藥物本身的劑量就是反映這種刺激顯明度的基礎,它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劑量水準才足以引發個體對藥效所造成上癮慾望的體感。因此,此一上癮特徵對藥物及電腦網路兩項目是相通的。而Griffiths所提及的電腦網路使用者的心情改變與負向的衝突,亦是研判上癮與否的重要依據。這兩項特徵就不是心理藥理學基礎研究所著重的主要焦點,但卻是精神醫學或是臨床心理學所較關注探討上癮行為的重要議題。有關心情的改變係指個案本身自主性的感受經驗不定時的出現,而衝突指個案與其周遭環境的人事時地等等均形成無法協調的衝突摩擦。後者尤其是在人際關係的層面,過度依賴電腦網路的使用者,常常因個案與電腦網路相處時間較長,導致個案與他人的關係變成冷漠或忽略的局面,上述心情改變預付向衝突的特徵,在藥物上癮者也是歷歷可見。一旦藥癮時間拖長後,個案的日常情緒會隨著服藥而改變,其與周遭的人際關係與生活互動當然也就格格不入無法相容。
英國學者 Mark Griffiths即以判斷藥癮症狀的四項依據作基礎,提出電腦網路上癮的內涵與之亦有類似的情形。換言之,電腦網路使用者會持續性的增加使用次數或上網的時間以得到某種程度的滿足感,這點便符合前述藥癮歷程中的耐藥現象。另外,電腦網路使用者也常常出現必須依賴特定的電腦網路或其相關的產品服務,而且無法輕易的終止這種依賴關係,依但這種關係生變或停止都可能形成渾身不對勁的不適感受,這和前述藥癮再發的症狀有關。此外,Mark Griffiths也提到若綜合軟硬體所形成的刺激具有件凸顯奇特的鮮明度時,電腦網路使用者較易重複使用進而頻繁使用乃至上癮症狀出現。有關刺激顯明度與上癮的互動關係,從藥理的常識中應可容易了解到藥物本身的劑量就是反映這種刺激顯明度的基礎,它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劑量水準才足以引發個體對藥效所造成上癮慾望的體感。因此,此一上癮特徵對藥物及電腦網路兩項目是相通的。而Griffiths所提及的電腦網路使用者的心情改變與負向的衝突,亦是研判上癮與否的重要依據。這兩項特徵就不是心理藥理學基礎研究所著重的主要焦點,但卻是精神醫學或是臨床心理學所較關注探討上癮行為的重要議題。有關心情的改變係指個案本身自主性的感受經驗不定時的出現,而衝突指個案與其周遭環境的人事時地等等均形成無法協調的衝突摩擦。後者尤其是在人際關係的層面,過度依賴電腦網路的使用者,常常因個案與電腦網路相處時間較長,導致個案與他人的關係變成冷漠或忽略的局面,上述心情改變預付向衝突的特徵,在藥物上癮者也是歷歷可見。一旦藥癮時間拖長後,個案的日常情緒會隨著服藥而改變,其與周遭的人際關係與生活互動當然也就格格不入無法相容。
綜合上述個體服用藥物或使用電腦網路的行為而言,上癮的一些特徵在彼此間是可互通的。另外,再就藥物本身在個體內形成藥效的啟動快慢而言,它是決定這種藥物是否具有上癮性質的先決條件之一,這點似乎也可以用來研判電腦網路的產品本身即所提供的內容是否會讓人形成依賴而上癮。我們也可以這一個觀點來檢視一個重複性或經常性使用電腦網路的個案的上癮歷程是否會發生。任何電腦網路產品隨著版本的更新,其實就是在改變其人機的介面距離。與新版本的產品,愈能夠容易的操作以方便使用者迅速解決其問題或完成其階段性的目標。如此的條件正是前述有關藥效啟動與藥癮的關係寫照,也就是愈易操作的軟硬體或愈快速提供服務的網路資訊當然就愈吸引人們使用,在重複使用的歷程中前述增強的效果便逐漸介入人機當中,當作從依賴使用進而形成過度使用得上癮條件。反之,若一種舊版本的電腦網路產品或服務其不易操作或速度慢的因素當然就不會讓人們去依賴使用之了,更遑論上癮了。另外在電腦網路產品或服務提供快速的使用感受發生在個體之前,這些電腦網路相關產品的及時可用性或是易取性亦與促成上癮與否有相關。
何人是電腦網路上癮者[編輯]
在1980年初其當電腦開始普及各行各業與網路開始興起時,就有少數研究在1980年後期提報個案報導式的發現所謂非常態或病態的過度使用電腦網路者。這些研究大多指出這類上癮的人是男性且屬高科技產業,這點可能與電腦網路在1980年代時期使用者的行業或式專業背景有很大的關係。這個限制以及個案性別上的報導,都致使這類個案研究資料較無法達到客觀退論到底電腦網路上癮者是何種人的問題。
隨著電腦網路在1990年代後大量興起,使用者擴及全球與年齡層擴大自然使這類研究的受式對象之樣本增加不少,自然的這類上癮或過度依賴的問題也較明顯的浮現在人類社群中,這也導致關於電腦網路上癮的研究在1990年後才有用畢較科學化方法探討這類問題的報告出現。首先出現了針對性別的探討,當較大量的樣本被收集分析後,性別在電腦網路上癮就不再占有明顯效果了,即這類上癮者並非屬特定的男或女之性別。由於目前仍缺乏一種族購客觀診斷上癮問題的問卷,因此採用不同診斷問卷所取得的受試亦會因不同的研究而有所不同,這都會造成在同一類研究為何會有不一致研究結果出現的現象。如果再考慮地區及文化的差異因素,這類研究結果的不一致獲相一點可能就更明顯了。尤其是雯戶差異本來就是對人格特質的重要影響因素,人格特質又是行為表徵的內在機制之一,因此收集特定地區或文化之環境中電腦網路上癮的資料,將式這類研究未來一種可行之研究方向,對此一些專家已著手進行,待資料建立後,甚至可再進一步做跨國或跨文化的比較,如此應可幫助我們更了解電腦網路上癮者。
假如我們現今已承認電腦網路上癮的事實存在,那到底哪些人或式具有哪一些性格的人有發展成這種個案的傾向?這類的問題未來在心理病理學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這種探討性格導向的研究在很多種心理病理的症狀都受到很廣泛的採用。當然有關電腦網路上癮的這類資料還是很少,但一些澳洲學者指出會對電腦網路形成過度使用或上癮的人,在其分析的性格項目中低自尊及追求感官體驗兩項是明確的。高自尊的個體大都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援,而具較易從現實生活中肯定自我價值或存在的意義;低自尊性格者容易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要求或不愛面對環境的挑戰及人際交往,一但有機會使用電腦網路且具某種熟悉度後,便很容易發展成過度此用或非常態的上癮症候。至於另外一種追求感官體驗的性格,它係指這類個案非常喜好追求新的感官體驗,他們使用電腦網路產品的目的在於藉由操作終將自己處在開拓前所未有的新感受,這種感受很類似上癮藥物引發的快感,或其他一般感受征服了某種不可能的任務所獲得之感受體驗。電腦網路產品隨時都在更新內容,這正提供這類使用者可以經常性去體驗將新產品迅速的操控上手所帶來的愉悅感。這種歷程的愉悅感官體驗成癮者,在其他類似群體中亦可見。通常這類人物的性格也都較具衝動或任性的特質,不論其所上癮的參與活動是何種。
結語[編輯]
就藥物上癮行為觀點來看電腦網路使用行為,從過度依賴使用延伸至病態的上癮者的確是具有一般「癮」的特性。電腦提供人們更有效率的達到各種目標或解決問題,當這種需求在電腦網路使用行為出現候而得到滿足,個體依賴電腦網路使用的傾向就愈來愈明顯,對電腦網路行為上癮的症候就逐漸表現,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會受到影響,周遭環境間的互動支援關係便受負面的干擾。但因為人的性格是多樣化的,加以電腦網路的內容更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人格會容易發展出對特定的電腦網路使用上癮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
網路犯罪[編輯]
每一項科技文明的產生都或多或少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每一次社會的轉型意味著新的進步,也帶來新的問題。電腦的誕生使得人類文明大跨步地向前飛躍,而網路的普及使得各地的訊息的以迅速地流通與交換,人類正式邁向一個圈新的資訊時代。人們利用網路或的資訊,傳送訊息收發信件,建立金融管道,買賣交易,由於網路的便捷與迅 速,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在人們對網路的需求與依賴逐步增 加而漸至密不可分的同時,相對的也帶來另一層的風險與問題。
犯罪在從人類開始群居以來就一直是不斷伴隨人類文明發展與演變的社會現象之一,有些犯罪型式,例如暴力,跨過文明的演變而無多少變化(只就暴力作為一種犯罪的型式而言),頂多在使用器具上有些改良;有些是依附在逐漸複雜化的生活方式及制度之下而跟著轉化衍生的,例如詐欺、投機圖利。千百年來人類歷經生活方式的多次改革與轉變,然而人性的本質卻沒有多少變化。在這樣的假設命題之下,多數的犯罪型式雖然歷經文明的躍遷 與演變,都是衍生自人本身的習性與弱點,有跡可循;我們很難說有一種類型的犯罪全然是因一項科技文明或一項社會制度而生的,在大部分的情況是,一項科技或制度增加、減少或修飾了某些犯罪的可能性或使其以另一種風貌呈現出來,而依然殘留著原來的特性。這樣的命題並非排除任何新犯罪型式產生的可能性,因為有一種情況是,新環境的產生使得人某些原本無從發揮的習性有了揮灑的空間,而突現出來成為新的犯罪型式。
在網路犯罪這個眩目及駭人的主題之下,有多少的成分, 犯罪型式的延伸?而又有多少的成分,是因為網路這個新的虛擬世界的誕生而誘發出來的新的犯罪型式?這裡的討論焦點不在於犯罪手法本身,犯罪手法必然是隨著文明演進而千變萬化的;也不在於這樣的一種索能為網路犯罪的防治與偵辦提供實用性的貢獻--不過我們仍舊相信這樣的了解是必要的--這裡想討論的是,網路空間對於犯罪行為有著什麼樣的影響性?
何謂網路犯罪[編輯]
何謂網路犯罪?廣義言之,任何和網路有關而有危害他人的行為皆屬之。然而,這樣一種的定義方式,對於我們對網路犯罪的了解並無多大幫助。但我們也無法以太狹義的方式去定義它,例如:介定擅自侵入別人電腦任意刪改,或竊取資料以圖利自己為網路犯罪,因為網路犯罪的範圍實在太大,若是利用網路公然侮辱、傷害別人,也可能構成網路犯罪,如此簡易而直接的分法過於窄化,將無法包含所有網路犯罪的類型。有學者認為所謂網路犯罪並非指某一特定之犯罪行為之類型,而是對於網路活動涉及犯罪行為之一種犯罪方式或現象的描述。這樣一種定義上的困難,來自於如前所述的,網路對生活型態的影響是全面的,在某些時候,它所扮演的角色僅是提供快速便捷的管道,而非完全指犯罪本身,網路只是讓舊有的犯罪「升級」,成為一種手法;在另一種情況下,網路空間本身創造出了從前沒有的機會與可能性,讓新的犯罪類型萌生。因此,本文的立場不打算對於網路犯罪予以一字面上的嚴格的定義,而採列舉各種網路犯罪的類型型,描述其實際行為,探討網路在這此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
網路犯罪的類型[編輯]
法務部歸納電腦網路犯罪可分為三大類,包括第一類以電腦網路為犯罪客體,非法侵入他人電腦破壞系統、篡改資料、攔截他人傳輸資料及散布病毒等行為開載他人傳輸資料及散布病毒等行為;第二類以電腦網路為犯罪工具,傳遞色情、販毒犯罪資料及利用網路洗錢等;第三類把電腦網路做為犯罪場所,經營色情賭博網站、散布謠言等。
若我們粗略地以前文所指稱的網路對犯罪行為所可能產生的兩種影響來區分,大致上可說,以網路為犯罪客體的網路犯罪,較屬於一種新的犯罪類型;而以網路為犯罪工具或犯罪場所的網路犯罪,較屬於舊式犯罪類刑的延伸。作成這樣的區分,將有助於我們對於網路犯罪者的心態有更明確的探討方向。對於舊型犯罪的衍生而言,我們需要考慮的是網路空間的特性,對於這些原有的犯罪行為扮演一種什麼樣的加重角色;對於新型犯罪的突現而言,則需要考慮的是網路創造出了什麼樣的空間特性與機會,催生一群這樣的犯罪族群。
一、舊型犯罪的延伸[編輯]
現在讓我們分別對這兩種情況加以探討。為何視以網路為犯罪工具或犯罪場所為舊型犯罪的延伸呢?所謂以網路為犯罪工具,指的是利用網路作為廣告、媒介、聯絡、通信、傳訊之工具。例如利用網路傳遞以電磁記錄儲存之國防、商業機密資訊,或利用網路線上交易或進行轉帳,或利用網路寄發電子郵件恐嚇,或刊登敗賣盜版光碟、猥褻光碟之廣告,或以加密電子郵件傳遞毒品交易之訊息,或冒名詐騙等等。所謂以網路為犯罪場所,指的是利用虛擬的網路空間作為犯罪的「實行區」,由於網路具有開放、傳播的特性,所以一般而言,這種犯罪符合刑法「公然」、「散布」之要件,例如開設色情、賭博網站,或利用網路散布謠言,妨害他人名譽等等。以網路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言,前者網路是作為秘密傳送訊息的工具,真正的犯罪行為是在傳送的兩端發生,網路在此和電話或是郵件所扮演的角色相同,犯罪行為的本質並不因此而變化。而後者以網路為犯罪場所,猶如在一交通便利人聲匯集的地段張貼大字報,公開散發違法或不實訊息,網路是作為公然散布訊息的工具。在這兩種犯罪類型,網路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發送訊息,但犯罪行為的本質,則是古已有之,只是網路構成一更方便快速的溝通工具而已。
因此當我們考慮網路對人的犯罪行為的影響時,可以以加乘性的效果考慮之,亦即原有的犯罪傾向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影響而增加。這當中最重要的是網路的兩個特性,一是快速便利,二是匿名性。網路提供一方便及不易追蹤的工具,自是容易被有心犯罪的人所利用;至於匿名性的影響,從社會心理學中對去個人化的研究中得知,匿名狀態會導引個人對自我及他人的知覺產生特殊的改變,此種知覺降低了抑制行為的正常閾限,或許也可以說在匿名性的狀態下人們會變回本能的我,將人性最根本的一部分直接的顯露,因此使人敢於表現平常被壓制不顯的行為,如歡呼、悲切、熱愛的強烈情緒感覺,及憤怒、敵視、偷竊等反社會行為。網路具有影響力之處不僅在於易被利用,其所創造出的龐大且能自由來去的匿名空間特性,才是影響犯罪可能性提高的直接因素。
二、新型犯罪的突現[編輯]
網路有無「原罪」?以上幾種網路犯罪的行為,其中包含:詐欺、誹謗、非法交易等元素,在缺乏網路的情況之下一樣可以實行,並非E世代所獨有,就像我們在剛才說的,網路只是提供一個媒介,讓舊有的犯罪形式升級,成為一種新的手法。若說有什麼是因網路空間所獨有的犯罪型式,則似乎以網路為犯罪客體這一類別為最可能之候選人。所謂以網路為犯罪客體所以,即直接以電腦網路為侵入、攻擊、破壞的對象,包括:非法入侵他人電腦破壞系統、篡改資料、攔截他人傳輸資料及散播病毒等行為,這幾種方式經常被交互運用。網路入侵為此行為的最大特色,即無權而有意地進入他人的電腦系統,熱衷於網路入侵的人也被稱為駭客(Hacker)。他們通常利用系統安全防護上的漏洞,或以入侵程式取得系統統的安全密碼,進入系統而取得最高權限,即擁有目標主機的最高控制權,因此得以任意讀取或刪改資料。乍看之下。這類型的行為就如同闖空門小偷或間諜,竊取有價值或機密資料,然而,駭客的行為和傳統的偷竊等行為,已有本質上的不同,固然入侵有部分是為了圖利等動機,然而,純粹的駭客行為為成功侵入別人電腦,不帶有圖利或侵害他人動機而言。
有學者將駭客區分為五種類型:即
- 侵入者/純粹駭客(intruders/backer)
- 內賊(insiders)
- 犯罪者(criminals)
- 商業間 (industial espionage)
- 國外入侵(foreign intelligence agents)
其中,最大的區分在於,以挑戰性、刺激性為主要動機的侵入者/純粹駭客有較嚴重犯罪動機的其他四種類型的區別。侵入者/純粹駭客是最顯眼的一型,因為他們會在同儕或群體中主動尋求辨認,並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種專屬於駭客的次文化,彼此使用同通的語言並討論共同有興趣的話題,交換技術,分享心得。有學者認為駭客一詞的原始意義意指「電腦專家」,引述1994年的《新駭客字典》當中對駭客所下的定義為:「沈醉於探索可程序化系統的細節,以及如何誇耀其能力,亦即一群醉心於程式,甚至到了強迫程度的人。」來自大陸的一則報導指出,駭客到30歲以後,普遍會轉向「道」,從事網路安全工作,這是一個國內外通行的規律。美國排名前三位的網路安全公司(像是美國麥迪安網路安全公司,Mandiant Corporation),其創始人都是原來有名的駭客。駭客(純粹駭客)主要的動機是展示誇耀自己的能力,在當中挑戰自我在電腦技術上的程度,並獲得興奮與成就感。有趣的是,棄暗投明的轉變,除了經濟因素之外,在技術上是因為「侵入」已經不再能帶來滿足與挑戰性,因此轉而投入更「高段」的安全防護工作。在當中,似乎缺少一種我們名之為「犯罪意識」的成分,亦即,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違反規範的。
學者整理有關電腦犯罪者的文獻也指出:電腦犯罪者甚犯罪年齡介於18與35歲之間,大部分為男性,犯罪者皆十分聰明、 高動機性、具冒險性、充滿企圖心,並願意接受新挑戰。犯罪者心態有出於自由意志之電腦冒險,或只是並通之電腦竊盜或故意打擊資料庫之人。前者年齡通常在21歲以下、聰明,且侵入電腦無特定目的,亦無由侵入電腦得利或損害電腦之意圖,其所為出於好玩之成份居多。而後者則多有取得財產或利益的意圖。
若無電腦網路的存在,則駭客將無從產生,這是本文特別將駭客行為視為從網路空間裡突現出來的一種新型犯罪的主要理由。從駭客的原始動機而言,是否可視為犯罪行為其實有待商議,不過當成功入侵電腦系統之後,對方的生殺大權都操之在手,所謂的純粹駭客是否會因此混入圖利或報復等念頭,此種可能性卻無法排除。駭客行為多從年輕時冒險性、挑戰性出發,隨著年齡的增長,此種行為會如何轉變,會「棄暗投明」,或者成為專職的犯罪者,這中間的改變歷程及影響因曾是未解的問題。
小結[編輯]
本文為,網路對犯罪行為的影響其實包含兩大類別,一是使得原先的舊型犯罪獲得「轉型」及「升級」,並經由其創造出的龐大匿名空間而吸引出潛在的犯罪者。另一種則是原生於電腦網路,即一群專精於電腦程式,好奇、追求挑戰性,喜歡藉由入侵電腦來展示自我能力的人,其在入侵的過程裡發現附帶的權力性及獲利性的可能,而轉變成犯罪者。當探討網路犯罪的時候,可以從這兩條路徑加以考慮。
網路中的情緒化言論[編輯]
在網路中使用情緒化挑釁語言將會造成極嚴重且具體的傷害,因有些言論具有威脅性甚至威脅生命而使其他人害怕,造成許多人越來越不敢在網路上發表意見,形成寒蟬效應。2014年美國的民意調查指18歲到24歲的網樂使用者中有70%的人指出他們曾在網路上有被騷擾的經驗;26%的女性有在網路上被密集跟蹤的經驗。另外一份研究則指出有5%的網路使用者自己認定自己是網路挑釁者,這些人具有自戀、威權主義、精神疾病症狀、虐待狂等特質,但他們不一定為我們所認知的低階級成員或職業聲望低的成員,在當中有不少人在真實社會中是符合社會期待的人。 而背後的原因可以追究至當代社會因為強調理性、尊重而使得每個人都長時間生活在高度社會化的情境下,但由於現今社會中較以往的社會生活步調更快、距離自然更遠,因此這就造就一部分的人無法適當的釋放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匿名的網路空間便會使得這些人呈現出本我。這也就是為何有些高社經地位的人依舊可能在網路上發表一些不符合他既定印象的內容。
同溫層(echo chamber)[編輯]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一書指出,搜尋引擎愈來愈像單向鏡,一方面忠實反映你的興趣,但與此同時躲在鏡子後面的演算法觀察你的行為;也就是說,搜尋引擎的結果愈趨個人化,就像是Facebook、Instagram的演算法讓我們看到的動態時報貼文不再是以時間為軸線,而是以「我」作為中心,向外發散我可能會有興趣,或是比較常看常追蹤常按讚的貼文, 依此排序出現在我的動態牆上。進而,形塑出了一個無形的同溫層(文中稱「友善的世界」),一個極度隱晦的同溫層;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建構了一個想像的共同體(以為大家都是這樣想),進而當這個同溫層被戳爆的時候(像是當我們發現原來自己的想法其實才是少數),我們便會覺得很挫折(例如你發現其實很多人並不反對核能發電);就像是文後所提及有關作者發現自己在臉書上保守派的朋友消失了一樣,我們在網路世界(臉書)愈趨同質化。 當然同溫層效應並不只出現在臉書上,現在網路上的網路媒體越來越多,但讀者每日的時間有限,因此大多數人會去尋找一個自己所信任的網路媒體去閱讀,但任何文章的寫作者都或多或少會將一些個人立場融入在自己的文章中,因此當自己在選擇一個至數個信賴的網路媒體時無形下便造就了自己的同溫層。同時同溫層也出現在年輕人中較為流行的社群媒體——ig,在ig上面讀者會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追蹤、閱讀,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會造就自己的同溫層。
知人知心不知面 談網路人際關係[編輯]
自從1991年,網際網路開放國際間極高速資訊交通後,大家都預期人類的整個生活型態將發生革命性的改變,包括人際關係。當人類社會從農業生計型態轉向工商生計型態時,也會產生一次人際關係型態的大變動即所謂的都會化的人際疏離與淡漠。資訊革命又會帶來怎麼樣的人際關係變化?這應該是社會心理學家得大探其貌的新生研究處女地。
當前大學生使用電腦主要從事的項目以網際網路居首。上網最常進行的活動以休閒資訊、交友聊天與通訊等與人際有關的項目為主。學者探討大學生在網路中發展人際親密關係與情感支持的情況。研究結果發現「虛擬人際關係」網路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是人際網路的擴大,其過程發展與實際人際情感關係相似,較多與異性交往,也會有自我表白、分享、了解等親密關係與情感互動,但也有想像與期待落差的情形。筆者試著從既有有關真實生活世界中人際關係的研究與理論,及從日常生活中所得關於網路交友的軼聞訊息來解析前述研究所發現之現象背後的社會心理學意涵。
和別人交流在網路世代已從傳統在辦公室、社團、教室、餐廳、公車捷運等公共空間轉換到先配對篩選再往來,以當代親密關係為例,異性戀團體中透過網路配對平台尋找伴侶的比例從5%再2010年快速的增加到22%,也就是說因為曾為同學關係或經由親友介紹而建立的親密關係大幅下降;而網路平台對於同性戀的伴侶配對更有顯著的影響,1993年的0%在2010年大幅提升到68%。除此之外,透過網路平台配對的夫妻較不會離婚且對於彼此的滿意度也比較高,最主要的理由在於在網路平台上可以設定自己喜歡的特質並經過篩選,挑選過後使得雙方在變成夫妻後更加滿意對方。
網路人際關係之後的社群媒體平台
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RSPH)分析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YouTube、Instagram、Snapchat等5大社群媒體,對1479位來自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的14歲到24歲年輕社群媒體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影響。結果顯示,圖文分享平台Instagram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造成最不良的影響,讓使用者感到憂鬱、焦慮和孤單且影響睡眠等。只有影音分享平台YouTube會對使用者產生積極正向的回饋。
高達91%的年輕人使用社群媒體,其中六分之一的年輕人曾感到焦慮和沮喪,過度依賴及使用社群媒體導致年輕人過去25年來,感到前述兩種悲傷情緒的比率大增70%。此外,社群媒體成癮的情況比酒精和藥物濫用更嚴重。台灣衛生福利部日前跟進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但「社群媒體成癮」(social media addiction)目前尚未被視為疾病。儘管如此,已有許多機構和心理醫師開始研究社群成癮問題並提供相關「治療」,協助重度成癮者回歸正常生活。
更有70%的年輕人表示,曾遭受網路霸凌(cyber bully),其中高達91%的受害者求助無門,其中又有37%的人認為自己經常受到網路霸凌。網路霸凌的情況在臉書上最常發生,高出其它社群平台的一倍。霸凌受害者可能感到沮喪、焦慮、受創、孤單,繼而影響學業表現,甚至改變睡眠及飲食習慣。社群媒體使用者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症狀是指害怕漏追蹤朋友的動態。許多人都有過FOMO的感受,但對部分難以調適的人會造成情緒上的影響。比FOMO更嚴重的是「社會攀比心理」(social comparison),意指對他人貼出的美好生活產生忌妒和比較的心態,但往往忽略這幾張精挑細選的照片背後,或許是近百張失敗或拍醜的照片。
相貌心理學[編輯]
1960年,美國第一次開放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辯論會。那時是在任的副總統尼克森與未會有國際外交事務經驗的參議員甘迺迪角逐白宮寶座。結果甘迺迪以些微的差距獲勝。根據調查,看電視的民眾,對甘迺迪流出的評價高於尼克森,但是只看新聞轉載內容的民眾卻對尼克森有較好的評價。尼克森的政治閱歷與見識優於政治歷練有限的甘迺迪,文筆之見,言之有物,視野宏觀且析理深入,但是尼克森的平庸形貌與疲老倦容在電視試鏡中,無法與英俊有勁的甘迺迪匹比。雖然道德家訓誡我們人不可貌相,但「英雄難過美人關」是人性之所難免。亞里斯多德也說:「外表比一封介紹信更具有推薦力。」外在吸引力在人際關係發展的初期所扮演的重要性,一再得到實徵研究的支持。
我們日常的用語美好、醜惡就清楚地反映了人們對外在美(physical atraction)所存有的刻板印象,每當電視新聞畫面出現眉清目秀的犯罪者,不難聽到這樣的感嘆:「可惜一表人才」。美醜是外在的表象,好惡是內在的心理屬性,但是若無進一步的訊息資料,人們往往會根據一個人外在的美與醜而推論他內在的好與惡。
有學者在一實驗研究中,驗證了人們對於外在美的偏好及由美產生的月暈效果(halo-efect)。實驗者將外表看來吸引人與不吸引 人的小孩子相片,呈現給一群大學女生看,告訴他們相片中的小孩子做 了一些不應該、甚至殘忍的行為,如把一隻貓的尾巴砸斷了。然後要她 們描述她們對相片中小孩子的印象。對長得漂亮的小孩,受試者表示懷 疑該小孩有惡作劇的不良本性,試圖為小孩子的不當行為做合理化的解 釋。對長得不漂亮的小孩,受試者傾向於認為他是適應不良、心理異常 的小孩。這些受試者的判斷,顯示了「美就是好」的月暈效果(halo -effect)。
也有學者安排了一項電腦舞會,參與者不能自帶舞伴,由研究者為他們安排舞伴。舞會結束後詢問男士們,他們喜不喜歡他們的舞伴?願不願意再約會他們的舞件?分析影響男士之喜歡他們的舞伴及願意與之約會的因素,發現女方的人格特質與智慧並不是他們考慮的因素,外表是唯一決定的因素。
在選擇異性交往的對象中,對方的外在吸引力對男性的影響大於對女性的影響
有幾項調查都一致地顯示男士們把外在的吸引力當作選擇約會伴侶的重要條件,而女士對男性伴侶的選擇比較重視智慧。
從前述的研究,可見外貌對第一印象具有相當份量的影響,但是對於長期的人際關係並沒有持久的效用。一方面,人際之間長期關係的維持,依賴於多種因素,如態度相似與需求互補,另一方面人有感覺適應(sensory adaptation)的現象;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本香,美人朝夕相處,久也不見其美了。因此如果只憑外在的吸引力選擇結婚的伴侶,而沒有考慮其他有利於維持長久關係的因素,其婚姻關係協調可想而知。網路的人際關係雖以態度相似為進階,卻因出現程序順位不合人的自然心態,要建立持久感情並不容易。
一般人際關係的發展歷程,始於外在印象的形成,進而進行淺層到訊息的溝通,在溝通中領略彼此態度的相似程度,若彼此志同道合,則引向深度的相互自我揭露,而產生心靈契合的感覺。網路上的人際關係發展,略過「面試」的第一關卡,直接進入「談得來或談不來」的考驗。一般的月暈效果是由外在的美醜誘發內在好壞特質的歸因判斷,而網路的情況是逆向的月暈效果,由態度相似與心靈契合的相知,建構對方隊朦朧不清,但合己心意的概括形影。若最後所見之人與臆測的朦朧影像不合,必然產生「紅鬍子效應」。雖然沒有做過調查研究,推想透過網路發展發展情感性關係,產生紅鬍子效應的機率很高。造成這種效應的原因,除了前述外貌心理學的作崇外,另有二個影響的因素。第一個因素是網路無法提供反映一個全人的線索,因此無法形成與真人接近的印象。第二個助長因素是,在網路上尋找感情歸屬的人,有其生活型態或性格上陷阱。
此外相貌心理學也與種族議題有關,像是前文中提到的當看到一個眉清目秀的犯罪者會認為真可惜,但看到一個長相醜陋之人便會認為其犯罪也不意外。同樣的道理也可用在不同種族上,當我們在半夜的路上看到一個台灣人時會比較放心,比較不會去擔心說會不會被他搶劫之類的,但在深夜的夜晚看到一個勞工裝扮的東南亞移工時我們卻會不自覺地提高警覺性。
網路上印象形成的失落線索[編輯]
要交信得過的朋友,需要知面、知人又知心,亦即不只知道對方的長相,這個長相並不惹我討厭,更需要了解對方的性格,及內在的心理狀態。這種內在性的東西,很大部份透過非語言的訊息而流洩出來,如兩人互動時,視線的角度、眼神的專注、表情的愉悅或嚴肅、身體的張力、手腳的開放或封閉、姿態、音調的高低、說話時咬字的清晰度及速度等等。換句話說,真要了解一個人的性格,需要一段時間的察言觀色。但是透過電腦傳遞過來的訊息,只有語意的內容,而沒有可察的言外之音及可觀的神情氣色姿態,因此無法建構接近全人的實質印象。在訊息不完整的情況下,人的想像力有了發揮的空間,而想像出來的人當然與真人有相當的距離,除非被想像的對象,碰巧有符合美好想像的多項條件。這議題因為可看性很高,因此有數部影視作品是與之相關的,像是<電子情書>的女主角梅格萊恩,在網路上認識了男主角湯姆漢克,視之為知心朋友。在現實生活中,她也認識了從事出版業的大財團小開湯姆漢克(她不知道這兩個人是同一個人)。在真實世界中,她恨透了這個財大勢強的小老闆,覺得他只求事業發展的利潤開拓,根本無視於社區文化精神的維護,是一個不值得尊重的人。在網路上,她向她的網路知心朋友--湯姆漢克,把她討厭的湯姆漢克罵得狗血淋頭。無獨有偶,Netflix推出的<Sierra Burgess Is a Loser>同樣講述網路交友與愛情的情境下,人的想像與現實的互動如何不斷的對話、修正,並且將虛擬網路的認識與理解帶入現實社會。
相見不如不見[編輯]
第二個問題,什麼樣的人容易陷進網路情感?成長於資訊時代的人,都有上網的必然性,但現實生活中空虛寂寞的人會情不自禁地將感情投注在網路上談得來的人。通常會感到空虛寂寞的人,個性比較內向、害羞,他們或不善於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技巧,或只重心靈契合的親密關係,而不重社交性的親合關係。網路的作用的匿名性與隱蔽具有助長自我揭露的作用。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顫,現在手機、電腦上的交友網站都非常多元,例如:OkCupid、愛情公寓、緣圈、Pairs派愛族⋯⋯,提供這些比較害羞、渴望網路關係的人全新的交往平台,有匿名性的選擇,也有公開透明的可能,他們可能會見面,也可能不會,但正如標題所說,似乎相見不如不見,網路世界僅是提供他們寄託情感的一種方式。
根據自我揭露的研究,人可能對兩種人做深度自我揭露,一是認為不可能再見面的天涯相逢陌生人,一是知己。前者之露在於彼此之間的匿名性,不必擔心他/她會把話傳到自己現實人際網路中的人;向他/她吐露一番自己的心思,就如同隔著門簾向神父告解,回收一吐為快的紓解效果;或者在一次天涯旅程中,向一逢水相遇的過客,天南地北地自白一番,最後一句「It is very pleasant to talk with you」,接著「bye bye」永不再見。知己之露則是基於信任。網路上的交談對象,其匿名性更高於天涯相逢者,而且又加了一層隱蔽性,因此能夠讓人產生更濃厚的信任感,對其做深度自我揭露,進而墜入這樣的情感網,當雙方都能夠很快速且深入地彼此了解,感情加深速度更是可以想像。網路交友的媒介體到目前為止,限於文字,其性質基本上與筆友之交相同,但是比起前網路時代的筆友之交,及只見一次面的萍水相遇,網路溝通具有促進感情的的雙重酵素--速態度與連續性。可以預期,網路交友會是21世紀的普遍交友型態之一。
會在網路上放進感情的人,推想有一般人際關係的負面性,如:形貌不佳,或個性內向、害羞、退縮。對這種人來說,透過網路擁有一份知己般的感情,未嘗不是美事一樁。但是切記避免發生紅鬍子效應的見面誘惑。因為網路上的照片不一定真實,網路上的表達不一定符合現實,從網路上想像的情人,雖然模模糊糊,卻幾乎是完美的,有幾個人的真實自我能吻合對方的完美框框,何況雙方面都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像時,更是難上加難,因此附諸實際的相見,很可能也是關係結束的時候。關係結束失望或者難免,但推想網上文字交之關係的結束,比起實際交往一段時間再結束,不致於產生太大的傷害,到底實際付出的,只是坐在電腦 桌前在鍵盤上敲敲打打而已,因此,也比較容易拿得起放得下。
結論[編輯]
前面所述都是針對親密關係而言。兩性之間情到深處而不想與見面,應是少數,但是紅鬍子效應的高度可能性,或許計提醒我們網路並非尋求親密關係的良好媒介。然而,網路卻是獲得知識之交的良好媒介。對人而言,親密感情固然重要,友誼也同等重要,尤其是建立在知識交流上的友誼,既能持久,也能幫助自我成長。
網路遊戲心理學[編輯]
《遊戲改變世界,讓現實更美好!》指出, (1) 心流 「在這樣高度結構化、自我激勵的艱苦工作中,我們有規律地實現人類幸福的最高形式:緊張、樂觀地投入周遭世界」,而玩遊戲正是這樣的過程,在玩遊戲的時候人們得以拋下煩惱,而又誠如該書指出的,想成為遊戲裡的專業人士,你不必像要成為小提琴家一樣需要花費好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訓練,你只需要幾個月,甚至也不用,便可以在一個遊戲中成為箇中翹楚,而這產生的心流/回報也是挺可觀的;因此,快又有心流的遊戲,讓人們一頭栽入耽溺其中。 (2) 玩家之悔 此外,本書亦提及「玩家之悔」的現象,我們有時候過度投入的話,是會造成這個現象的,所以有遊戲業者設計出休息獎勵制度,讓我們暫時休息一下恢復情緒,以便再次進入的時候不會過於疲勞,又可以享受著下一次的心流。 (3) 網路遊戲的其他可能 作者希望可以讓遊戲成為「現實的替代品」、「遊戲可以解決現實生活」、「遊戲提高民主參與度」(舉例來說,魔獸世界的中國伺服器與台服的問題,遊戲並非與現實生活全然地斷裂,而是充滿張力,玩家都是帶著一些既有的知識、既有的意識形態進入遊戲的,沒有人在玩遊戲前是張白紙,而遊戲也提供了玩家一個重新思考、價值觀重整的機會)。
西方超自然現象與心理學[編輯]
思想控制[編輯]
在提及思想控制之前,我們要先看看一個有關一個德國的數學老師在退休生活後所作的有趣表演,那個時候演化論方出現不久,他認為如果可以藉由教育,讓動物與人一樣聰明,那人類與動物就可以互相欣賞彼此的智慧,繼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所以他買了一匹馬,開始訓練他,並且在訓練有成之後開始進行表演,內容是有關於一隻馬在他的教導之下可以回答簡單的數學、樂理問題等等。在中間的過程姑且不論,簡單來說,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這匹馬答題的能力其實是根據周遭的人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所透露出的正確答案來回答,意思就是說,這位天真的德國老師一直以來都沒有教導出一匹懂得算數、懂得樂理的馬匹,而是透過自己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身體語言,讓馬匹回答出自己心中所設想好、本來就知道的答案。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理學研究常常發生的一般原則,也就是實驗者們常常會無意間透露出自己想要的實驗結果給受試者,繼而讓實驗結果偏向自己的偏好,同樣的現象可以在另外一個心理學家做的實驗中發現,這位心理學家讓老師們先知道哪些學生智商比較高(雖然實際上是隨機選樣),而實驗結果是那些被認定為高智商的學生(雖然實際上是隨機選樣)的確也拿到比較高的分數。而人類這類型的心理現象若是被一些有心人士所利用,那便是我們常常說的催眠,更有甚者,會導致邪教的誕生。而在這裡舉美國的吉姆‧瓊斯(Jim Jones)所創立的邪教「人民聖殿教」作為例子,瓊斯在他自創的宗教作為領袖巔峰時期,帶領信眾前往南美洲的蓋亞那,在那裡建立了一座「瓊斯鎮」,那是一座位在南美洲,號稱實行共產主義而教主瓊斯享有極大特權的小鎮。然而最後他所創立的宗教卻讓信眾們喝下參有氰化物的果汁,釀成了悲慘的集體自殺事件。這起事件是美國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以前,史上非天災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悲劇,而其驚世駭俗的程度,甚至和九一一事件比起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瓊斯為什麼可以讓那麼多人願意為他而死呢?下列有許多他所使用的思想控制上的技巧。
- 得寸進尺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研究,在美國的某一區,一群研究人員假扮成熱心的義工,挨家挨戶的訪問並調查是否住家願意在自家庭院內豎立「小心駕駛」的標語,然而因為那告示既大又粗糙,所以被很多人所拒絕,而這時候,研究人員找上另外一組住家,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在庭院豎立較小的標語,而這被很多人所接受,兩周後,研究人員再度訪問,此時原先的龐大標語的接受度足足有75%,這就是所謂得寸進尺的技巧,在反社會人格的患者行為中也是常被發現,所以瓊斯一開始先說服信眾小額捐款,隨著時間慢慢增加,要求的尺度越來越大,最後便是進展到慢慢控制信眾的心靈。
- 從眾心態
眾所皆知,人類往往都有從眾心態,儘管一開始可能與自身所期望的不同,但為了不讓自己陷入少數的劣勢而順應他人,人類還是會接受自己不同意的事物。瓊斯鼓勵告密者,若有人對他提出質疑,便會公開羞辱懲罰,他也故意拆開可能會彼此分享資訊的團體,像是家庭、夫妻,而這種排除異議的技巧也在那場集體自殺的悲劇中所留下的錄音帶裡完整呈現,在瓊斯要求大家赴死時,有一位母親主張嬰兒應該活下來,然而瓊斯卻是迅速地宣稱自己的想法,並且鼓吹他人發表有利自己的意見,讓人類的從眾心態發揮效用。
- 行為和信念
瓊斯固然還有使用其他技巧,像是在自導自演的情況下彰顯神蹟,不過那便是屬於騙術的部分,在此暫且不提,在這裡要說的是有關人類「自我辯護」的心理,像是:美國大學的兄弟會,常常有些令人難堪的入會儀式,軍隊裡對於菜鳥往往是不友善的等等,就算這些要求是不合理的,但是只要經歷了這個過程,這個團體好像就會真的接納你成為他們的一份子,對你稱兄道弟,而你獲得了同樣的機會去對待新的加入者,而正因為這個過程是非常難堪、不合理的,顯得後來的接納是那麼的可貴,與後來同樣對待菜鳥的方式是一種老練、老大哥的權利,所以受到這麼對待的人會說服自己,這個團體是值得加入的,先前受到的委屈都不算什麼,瓊斯也運用相通的伎倆,來實現自己創立邪教的目標。
而除了邪教之外,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有關催眠洗腦的案例,時常出現而又往往沒有成真的便是末日預言了。光是近年來出現過的世界末日預言就不少,我們暫且舉幾個例子來回想一下人們對於世界末日預言的反應,以及後續世界末日並沒有實現後,所做出的行為與應對方式,例如:一位美國牧師哈羅德·康平(Harold Egbert Camping)曾經預言2011年5月21日會發生世上少有的毀滅型大地震,而神會帶領世界上百分之三的的人們進入天堂。並在五個月後,也就是10月21日,世界會終結,世界末日會到來,但後來,非但5月21日沒有大地震發生而造成世界毀滅性的災害,也沒有百分之三個人真的上天堂這種事情發生,想當然爾,10月21號世界末日更是沒有實現,哈羅德·康平遂將預言提及的5月21日解釋為「精神上的最後審判」,說明那並非世界末日,而實際的世界末日日期更改為在2011年10月21日。或許以現在的看法看起來十分荒謬,但其實哈羅德·康平早在這個預言的幾年前,就做過無數相關的世界末日預言,而且一個都沒有實現,反而為他迎來了諾貝爾搞笑獎的得主光環,有些諷刺,但人們真的不會相信嗎?
臺灣就曾經出現過世界末日的預言,是由一位南投的王老師(本名王超弘)提出「五一一世界末日」的說法,並宣傳可以向他購買由貨櫃改裝而成的房屋避難,當時竟然真有人信以為真,跑到南投縣埔里鎮向王老師購買貨櫃屋準備在世界末日避難,後來世界末日當然沒有發生,貨櫃屋也成為沒有人要的廢棄物,令人不勝唏噓。而我們暫且不提末日預言在失敗之前的宣傳手法,倘若我們把焦點放在末日預言失敗後的幾天,可以觀察到奇妙的人類心理。我們都以為在預言落空後,那些被欺瞞的信眾會失望地離開,但其實人類善於自圓其說,經歷過一次失敗的末日預言以後,這群信眾們反而會試圖去說服更多人相信世界末日的真實性,藉由說服別人,來彰顯自己的理念是正確的,這與上述自我辯護的心理不謀而合。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些心理現象只需要特別注意自己是否加入邪教就能輕易避免,但其實這種心理狀態普遍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像是直銷人員常常得寸進尺,並且善用人的自我辯護的心理,政治人員善用人的從眾心態等等。若生活中我們能多加注意,注意到人類的這些心理弱點和特性,便可以在其他人有意或者無意的試圖利用這些心理作用時,讓他們的伎倆失效。
預言[編輯]
不論是古今中外,預言這件事情都有其歷史,甚至可以說是演變成每個文化下的各自習俗,聖經中有提到,古埃及法老夢見七頭瘦弱的牛隻從河中走出來,吃掉七頭肥牛,約瑟把這個夢境解析為連續七個豐收年之後會有七個荒年;中國古代殷商時代的人們會將龜殼丟入火中觀其龜裂開的紋路以占卜天命,把預言結果甲骨文刻在龜殼上,或是把預言文字刻在金屬器皿上,以作紀錄。每個文化都有各自預言的方法,而其中算得上所有文化都有的共通技巧便是所謂「解夢」了,像是:懷孕的母親會覺得自己先前做夢夢到孩子是屬於胎夢,夢到充滿粉紅色的畫面代表腹中的孩子是女兒,夢到充滿藍色的畫面則代表腹中胎兒是男孩;很多人認為夢見大樹是代表枝葉繁茂,家運興隆,家族容易發生好事,尤其有關子孫滿堂,能夠添丁添旺。雖然有些人會在做惡夢之後,獲得「沒有關係,夢通常是相反的。」這樣的安慰,而實際上,歷史上也有不少案例表明有些人的夢境,確實非常吻合未來發生的事,但人類真的有能力預知未來嗎?說穿了,這其實只是一種倖存者誤差(survivorship bias),何謂倖存者誤差呢?在這裡舉一個有名的案例當作例子,在二戰時,美軍對於該對機尾還是機翼添加防護這一點有兩派說法,軍方認為因為就統計數字而言,機尾的彈孔較少,所以應該加強機翼,但學者認為應該加強機尾,因為機尾中彈較少只是一種假象,實際上是機尾中彈的戰機較無法安全返航,這便是一種倖存者誤差。倖存者誤差的起因在於:我們在觀察事情時,往往不能看見全面,反而是從看見的片段資訊中拼湊結果,所導致的認知誤差,常常使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言歸正傳,倖存者誤差的事實就是,只有那些剛好符合現實情節的夢會恰巧被大眾記得。人類天生比較會做有關負面情節的夢,而其中發生的事自然是無奇不有,諸如:雪崩、恐怖攻擊、火災等等,但這種夢境被記得的情況是稀少的,對於正常人而言,可能只要過了幾天,再恐怖的夢境也會被拋之在腦後——除非在夢境出現後的幾天,現實世界的確又發生了類似,同質性很高的事件。
我們或許常常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某一刻我們正在經歷的場景、對話、事件似曾相識,好像過去曾經發生過一樣,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被稱作「既視感」(也譯為「幻覺記憶」,原自法語「Déjà vu」或「paramnésie」)。有些人甚至會覺得這是人類在潛意識中有預知未來的能力,然而既視感其實也是一種倖存者誤差。實際上,我們做過的夢多不勝數,而且很容易不被我們放在心上,自然遺忘了,而只有那些與現實狀態剛好符合的夢,會在那個時刻被從潛意識中喚醒,使我們對這些夢有深刻的印象。我們要關注的焦點是,為什麼人類具有這種自動聯想的能力呢?其實原理是很簡單的,在我們的祖先還尚未擁有智慧,依然在荒野中生存時,當我們聽到背後的樹叢突然傳來沙沙聲響,無論我們是認為那裏有一隻飢餓的野獸正在準備發起狩獵的攻擊,還是有一個邪厲的魔鬼正準備作祟害人,都會讓我們作出反應,閃避危險,這些結果總比我們輕忽警訊,覺得那只是單純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還要好多了。俗諺有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便類似於這個道理。自動聯想的能力說穿了就是能使人類在原始社會中明哲保身。其實這種能力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被運用著,我們常常會在與他人的對話之中去聯想、思索話語之外隱含的意象,這種能力的確也能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生存,舊調重彈的一件事情是:我們最需要的是認知到人類有這種自動聯想的能力,繼而避免讓一些有心人士利用它為非作歹,僅此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發現了這篇網誌的留言板,在這留點什麼吧(っ´ω`c)